2008年6月,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宣笔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老技艺成为受到保护的文化遗产只是开始,如何让几近失传的技艺流传,如何让千年宣笔继续为传统文化绽放光彩,才是需要面对的真正难题。
历史悠久的宣笔技艺
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名将蒙恬南下伐楚,途经中山(今宣城市一带),见山中兔肥毫长,又盛产竹子,遂命人逮兔取毫,以竹为管制笔,世称“蒙恬笔”。蒙恬笔亦称“秦笔”。隋开元九年,宛陵改称宣州,遂改称秦笔为宣笔。
宣笔的制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时的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所制宣笔十分精良,成为朝廷贡笔。宣笔选毫精良,毛纯耐用,刚柔适中,“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尖、圆、齐、健”四德兼备。宣笔一般按制作原料和弹性强弱分为软毫、硬毫、兼毫三大类,笔管以竹、木、牛角、瓷、象牙等为主,讲究“心圆管直”。历代涌现了诸葛高、诸葛渐、吕大渊等制笔能手。至元代,由于战争频繁,大量宣州笔工南流至湖州,湖笔继起。1949年以后,宣笔的生产记忆得到恢复和发展。以泾县宣笔厂“三兔牌”宣笔,宣州“张苏制笔”为代表的宣笔深受吴作人、刘海粟、李可染等书画家们的喜爱和赞誉,所制宣笔行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及东南亚、西欧、北美等地。
跨过申遗的“门槛”
说起宣笔的申遗过程,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范瓦夏颇有感触。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宣城的文房四宝产业一直很有知名度,宣纸更是让宣城名扬海内外。但宣笔却一直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手艺,常常被称为毛笔的“始祖”;另一方面传承上的断断续续,削弱了其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湖笔,也逐渐取代了宣笔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并于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宣纸申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范瓦夏就有了为宣笔“申遗”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第二批才开始申报。由于湖笔成功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宣笔的“申遗”构成了很大的阻碍。但范瓦夏以自己对宣笔的了解,将宣笔的“申遗”重点确定为宣笔的制作技艺。至今还是全手工制作的宣笔制作技艺,是宣笔“申遗”的最大优势。宣州区溪口镇的张苏制笔和泾县宣笔厂,是宣笔制作的两大重要传承。但随着张苏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泾县宣笔厂能够掌握全面制笔技术的传承人也越来越少,宣笔制作技艺这一文化遗产面临濒危的状态。
范瓦夏积极组织宣州区和泾县两地,准备宣笔相关申报材料,首先申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有关专家对宣笔的申报一开始并不乐观,但到现场实地参观后,手工制作的工艺让专家惊叹。2007年,宣笔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推荐申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入选。
五十年的制笔厂
6月15日上午,当记者驱车来到位于泾县城西南方向约16公里处的泾县宣笔厂时,绿树掩映下的厂门并不显眼,但“安徽省泾县宣笔厂”几个大字却很是吸引人的眼球,原来是出自书画大师吴作人之手。
在总经理伍森严和生产技术厂长佘征军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生产车间,参观制作宣笔的全过程。虽然是工厂的规模式生产,但每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同家庭作坊式制笔相比,宣笔厂只是在分工上更加精细。
佘征军向记者介绍,宣笔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笔料、水盆、制笔杆、装套、修笔、镶嵌、刻字、检验包装等工种,其中水盆是最为复杂而关键的工种。水盆又称水作工,分为理毛、切毫、整毫、兼寸、整寸、合寸、圆笔、盖笔、上盘、晒笔头、扎笔等十几道操作过程。将整理、配料好的各种动物的毛,制作成“柳叶状”的宣笔笔头,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