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立民族个性的重要标志,其所承载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的根,是维护一个国家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自2006年开展“非遗”普查工作以来,我市“非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个普查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的保护。如何传承和保护“非遗”?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
目前,宣城市的“非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首次国家级申报时我市宣纸制作技艺文本成为全国申报的范本,受到国家文化部等有关领导、专家的好评。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整个普查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渊源的见证,也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开发和保护工作量大。在现有工作人员中,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摄录、照相、记谱、文字撰写、音像资料及电子文档制作人员相当匮乏,给非物质遗产的进一步挖掘带来难度。
其次,普查设备手段落后。在此次普查过程中,由于缺少先进的摄录设备,导致出现文字材料多,图像、声音资料少的现象,仅有的一些音像资料是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时留下的。
另外,后续保护经费紧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在前期开展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地方政府虽投入了部分经费,但仍然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几年来,我市在“非遗”申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如何进一步加以保护和传承,这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才能使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市文化局“非遗”办公室主任范瓦夏告诉记者,2008年6月16日至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二届会议在总部法国巴黎召开,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实施细则,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申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范瓦夏向记者解释说:“前者可以理解为更多地侧重于一种荣誉性的称号,彰显‘非遗’的重要性,把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遗产上升为全人类的遗产;后者则更多地强调拯救,保护申报列入名录的项目,这对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有意义。而且根据新规定,从今年开始,申报工作每年举行一次,数量不再受限制。”
2009年,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35项申请,其中与我市相关的“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徽墨制作技艺入选申报,可见我市“非遗”项目的价值所在,由此带来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念和保护意识都将是巨大影响。
延续珍贵的文化记忆
宣城文化底蕴丰厚,全市共收集“非遗”线索近千条,面对如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瓦夏、乔润满、杨玉屏、伍森严等几位与“非遗”有关的人士分别为“非遗”传承及保护出谋划策。
范瓦夏说,“非遗”保护与传承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原生态完整地实施保护。他举例说,1949年以来对传统戏曲、地方戏曲的不断改造,结果是使相当大一部分戏目、曲目、演技、道具从此失传,加之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外来文化以及现代传媒的影响,不仅加剧了传统戏剧的危机,而且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表现形式不同,创造方式有别,因而要坚持针对性原则,科学甄别,分类保护。对于如何传承与保护,我觉得首先是要营造和提供适宜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条件,如建立徽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非遗’传习所(基地)等。其次是要重视对民间表演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此外还要以现代传媒手段记录并广泛展示。”
而今年81岁的皖南花鼓戏老艺人乔润满则认为:“一个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只有保护了这些人,‘非遗’传承才有保障,这些人更乐于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后来人,因此,保护工作要从传承人抓起,不能把师傅传过来的手艺带到坟墓。传统唱腔要结合时代来改变,既要传承,又要反省。”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