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车员陈宏:“苦累暂不说,而且很危险”
调车员,一个特殊的职业,他们每天都在火车站改变一节节火车车辆的位移,构成了火车站一道独特的风景,陈宏就是其中一位。盛夏来临,铁路上的钢轨温度高达四十多度,陈宏和他的同事们不畏酷暑,头顶烈日坚持露天作业。
列车正在行驶,徒手抓住扶梯,危险可想而知 传正/摄
在宣城火车站调车组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调车长陈宏,他正在和几个衣着整齐的调车员进行调车前的最后准备。记者看到他们每个人都穿着厚实的衣服,腰部系着粗大的安全带,配有对讲机。“这是我们调车员的专业服装。”“这样不热吗?”“没办法,必须穿长袖,怕车皮烫伤。”
在调车组的办公室里,记者注意到墙上的黑板写着有关火车的编组等情况。每次调车前,调车组组长都会制定一个调车计划表格,并发到每个工作人员的手中。陈宏说,每次接班前,调车组都会召开一次“安全预想”,提醒调车人员相关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关于劳动安全保护。
调车工作是火车站最辛苦、危险性最高的工作。由于完全是露天作业,不论何种天气,调车人员都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而且,调车工作的随时性很强,即使是没有火车经过的时候,工作人员依然不可以离开工作岗位。陈宏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
记者到达火车站站台时,刚好有一列货车即将到达宣城站。这次调车共派出六个调车员,据陈宏介绍,每节带物车厢的重量大概80吨左右,车厢节数不同,调车所耗费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时间,有时候甚至时间更长。每次调车,陈宏作为调车长,会通过挥舞手中旗帜来指挥司机控制其行驶速度;站在车厢尾部的是调车连接员,他们在火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防止出现意外不可以系安全带,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近两个小时,记者早已汗流浃背,而调车员们仍然穿着厚实的衣服在辛苦地工作。陈宏和那些忙碌的背影,一双双朴实的眼神,让我们深深感叹,你们真的太辛苦了!
文/实习生 朱念倪 本报记者 杨竹青
送水工柯道杨:“喜欢夏天,但又害怕夏天”
在铁路邮政流通的仓库,记者见到了前来送水的柯道杨,消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正从摩托车上卸下3桶水,而他车上放着4个空桶,是刚刚从公司纯净水用户那里回收来的。柯道杨是一名普通的送水工,从事送水工作已经六年了,“我不敢说我跑遍了整个宣城,但市内至少90%的地方我都到过。”
扛着桶装水浑身都是汗,为市民送去解渴的“甘甜”竹青/摄
提起夏天送水,柯师傅说是“想夏天,但又怕夏天”。夏天的需水量最大,正是他送水最忙的时候。每天一般要送五六十桶水,高峰期的时候要送八十多桶水。以每桶水40斤的重量计算,柯道杨说自己在最忙的时候一天累计扛过3200斤的重量。每天早上7点上班,一直到下午6点下班,一天的忙碌,只要有居民打电话送水,柯师傅就不得休息。每天中午,他也就简单地在街头快餐店吃份盒饭打发。
柯师傅告诉记者,比起为单位送水,家庭散客送水更累人,“一般单位都有电梯,不用扛着水爬楼梯。但住宅区很少有电梯,而且叫水的多以住在四至六楼住户居多,为了送一桶水,爬五六楼是常事,我掐算过,爬得级数最多的楼梯有120多级”。
据柯师傅介绍,上午8点到11点是送水高峰期,中午下班后也是送水的小高峰,所以每天中午最热时,也是柯师傅最忙的时候,常常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便顶着烈日去送水。柯师傅说自己也曾中暑过,“有时也没办法,只能把车停下来,走到路边阴凉地休息一会,然后又接着去送水。”
虽然儿子在外打工,女儿已经毕业,但在柯师傅看来,只要自己还能干得动,都会帮儿女一把。今年47岁的他是公司送水工中年龄最长的一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干活也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了,“以前可以轻松地提两桶水上六楼,现在不行了,提水上楼的时候直喘气。”天气很热,送水很辛苦,但每次送水时,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