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一大早,天空飘着毛毛细雨,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宣州区水东镇,一路上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停地催促着驾驶员师傅,希望车子能够行驶地更快些,因为在那里,一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仪式即将上演......
五颜六色的荷灯随波逐流,俨然成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热热闹闹去游街
游街的队伍“浩浩荡荡”,光是挑着灯笼的就是好几十人,这还不包括一路紧随观看的群众。当然,这样的场面自然少不了摄影爱好者们,这种活动永远都是他们的“宠儿”,用相机捕捉记录生活的美好是他们执著的追求。
领头的举旗手是一位约有六十岁光景的老妇人,记者留心观察发现,队伍中挑着担子、手捧灯笼的多以老年人和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居多。年老者挑着装满灯笼的担子,年幼的手捧灯笼,沿着整个老街游走了一大圈,个个依然精神抖擞,丝毫没有半点疲倦的景象。
大家敲锣打鼓,沿街一路前行,每到一处,街边的居民都会停歇手中的活儿,赶赴这场热闹的“民俗仪式”,毕竟机会很难得,一年甚至几年才会举办一次。老人们爱看这样的民俗仪式,因为她们多半还能明白这其中的内涵。临街的一位小朋友看着小伙伴们都跟着队伍游玩,就吵嚷着也要妈妈抱着一同前去。可能对于他们这一代来说,这场仪式吸引他们的地方也只是“热闹”本身,至于祖辈们为什么会举行这样的活动,他们也许已经不能说出个一二三了。
“狼吞虎咽”吃斋饭
假如到水东只是单纯地为了观看放荷灯这一民俗,并不曾吃到当地为这场仪式精心准备的斋饭,那可是一大憾事。
7月27日上午11时许,游街的队伍结束了游街行程,便到当地的杨泗庙吃斋饭。这样的“壮观”场面是从来不曾体验到的,虽然吃的都是斋饭,但大家就如同在吃山珍海味一般,一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也就在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了“抢食”的乐趣。吃的是大锅饭,负责当天庙里事务的主事人员会把每张饭桌上的菜都摆放好,至于米饭,就用脸盆装好摆在固定的位置,斋客们自己去盛。无论你是“何许人也”,每位斋客都要“自食其力”。这时也是最考验你速度的时候,因为吃斋饭的人比较多,如若你速度稍慢,就“抢”不到碗筷,那你也就只好干坐着“傻等”其他斋客吃完饭再吃了。
这里可不同于家里,吃完斋饭,自己的碗筷要自己负责清洗,因为碗筷有限,再加上吃斋饭的人又很多,有时甚至你还在吃饭的时候就有人在你后面排着长队,等候你的“碗筷”,吃饭也成了“赶场子”,大家都“狼吞虎咽”,有同事笑称:“民以食为天,遇到吃饭问题,文人也都不顾风度了。”
你争我抢吃斋饭
高高兴兴放荷灯
当天下午,天空中的雨越下越大,原定于当晚7时30分的放荷灯计划,大家也都在担心晚上还能不能照常进行。似乎是“天公不作美”,我们也只能默默祈祷。
下午5时许,降雨有所减弱,为了能够照常放灯,原定于七点半放荷灯的计划临时改到六点半。大家“火急火燎”吃完斋饭,便赶赴杨泗庙附近的河流。虽然离放荷灯还有一段时间,虽然天空依然飘着细雨,但河岸两旁早早地就聚满了人。
为了保证观灯人群的安全,维护观灯现场的秩序,负责这次放灯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几天前就在河边架起了篱笆墙,作为观灯人群的“防火墙”。此外,当天还安排了治安人员以及“治安小分队”,专门负责现场秩序的维护工作。
放走“一帆风顺”,祈祷来年运气一帆风顺。
雨依然还在下着,有点越下越大的味道,可河岸两旁等待观灯的人们没有一个人离开,大家依旧撑着雨伞,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五颜六色,煞是好看,河面就是他们的聚焦点。当晚6时30分,放荷灯准时开始,一直安静等待的人群也“不安分”起来,大家都积极“寻觅”,探索最佳的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