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水东民俗放荷灯,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像一条涓涓细流,时断时续地在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偶然的机会,爱好摄影的何宣仲发现了这一极好的摄影素材,也渐渐被这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用一张张诗境般的图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和民俗欣赏者,更让越来越多的水东人开始了解并积极参与。
被人称为“放荷灯”这一民俗文化挖掘者的何宣仲,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加丰富水东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特色,并将这一民间文化活动延续下去。随着“六月六放荷灯”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外省市的摄影爱好者也纷纷前来。背着相机穿梭在夜晚河边热闹的人群中,何宣仲忙碌并快乐着。
在今年“六月六放荷灯”活动举行前夕,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正在忙碌筹备活动的何宣仲,了解其参与这一活动的前前后后。
“结识放荷灯其实很偶然”
记者:您是在怎样的机缘下结识了“放荷灯”?
何宣仲:2006年六月六的傍晚,我哥恰好在水阳江边拍晚霞,当他发现十多个水东镇枣乡村村民用一条小船载着几筐各种颜色的纸扎荷形灯,我哥好奇地一打听,才知道有人在江面上准备“放荷灯”!我哥当即打电话让我赶快带上相机来大河(我们都习惯称水阳江为大河)边,并说:“有人在河里放一种纸灯!”我慌忙取了相机,骑上车赶往河边,刚到杨泗庙旁边就听有人对河里喊:“来喽!来喽!”原来,我哥与庙里的当家住持协商了,等我赶来共同从不同角度来拍这种我们闻所未闻的壮观场景!
当时也发生了一些小插曲。我当时用的索尼F717相机不属单反机器,拍起大场面也很受限,快门的滞后在较暗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发挥抓拍组片,更遭糕的是:我下了车,试拍第一张时才发觉相机根本就没电!我擦着汗,自语道:“好了!拍不成喽!”当家师以及几位居士说:“没关系,我们等你充好了电再放荷灯吧。”我好感动,立即从包里拿出充电器,这时,又犯难了,在哪儿有电源充电呢?几位老者忙领我就近去了杨泗庙帮我找了个插口充上了电。趁此时,我打听到了我从未听到过的一个美妙传说!半小时后,我怀着一颗内疚的心对等候我放灯的人们反复致歉。灯,放完了,我也拍好了,在上百张图片的记忆棒里只选出了近三十张图片,因为太晚了,又没架三角架,手执拍摄几乎多半是废片……
记者:基于什么原因考虑让您想将这一活动推广出去?
何宣仲:常常有人问“今年放荷灯活动是第几届”,其实放荷灯不分几届,而是每年都有,只是这种民俗在文革前后早已没人敢去这么明摆地在水阳江中搞“迷信活动”而已。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老人自费自发地在农历六月六之前扎好荷形灯,极少量地在六月六这一天的傍晚沿江岸祭奠杨泗菩萨。
随着民俗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觉得这样的活动一定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中国的民俗活动有千万种,而水东杨泗庙的放荷灯是一道每年一次的亮丽风景,而且也属为数不多的一项民俗活动。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在皖南大地逐渐显露的这一壮观场面,个人认为这让水东镇刚刚荣殊的“历史文化名镇”这块金字招牌更具实际意义。与此同时,这项民俗活动也将对水东古镇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了解荷灯会全部都在找我”
记者:近年来,放荷灯活动规模不断扩大,为此,您做了哪些工作?
何宣仲:自从2006年我兄弟俩发现“六月六放荷灯”以来,陆续在各地摄影网站以及本市的几家著名论坛中发图片帖,全国各地对我们千年古镇枣乡有如此特别的民俗风情赞叹不已!2007年、2008年的六月六前夕,我都收到了许多来自新闻媒体、摄影家以及热爱民俗活动的网络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