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正是菊黄蟹肥时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10-26 19:15

 编前: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味蕾的嘉年华。
   菊花盛开,螃蟹丰腴,“菊黄蟹”肥腴黄多,味美香浓。寻一处安静所在,邀几位性情相投的好友,一盘黄澄澄的河蟹,几碟精心调制的配料,把酒言欢,尽情品味,美味在舌尖升腾,尘世的纷纷扰扰便悄然遁去,对生活的期许恣意弥漫心头。


品蟹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用肉中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金秋十月,又到了吃螃蟹的时节。
    在我国,食蟹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汲冢周书》载:周成王时,海阳献蟹入贡,说明那时国王已将蟹列为御膳了。《周礼》中有“蟹胥”的记载,据说这是一种蟹酱。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除了蒸、炸、面拖、酒醉外,对腌制蟹也有详细介绍。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食蟹名家。明代文学家张岱与文友,每年一到十月便办蟹会,相约在午后会齐,煮蟹食之,每人六只。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嗜食螃蟹,人称“蟹仙”。每年,当螃蟹未出时,李渔就将钱储存起来,等待螃蟹上市。家人见了,都笑他“以蟹为命”,李渔也自称购蟹之钱为“买命钱”,并自言:“螃蟹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清末民初著名画家李瑞清因无钱买蟹,便画了一百幅蟹图,聊以解馋,人称“李百蟹”。
    到了晚清,苏州人别出心裁,专门制作出一整套专门用以食蟹的小工具,名为蟹八件。蟹八件包括小方桌、腰圆锤、长柄斧、长柄叉、圆头剪、镊子、钎子、小匙,分别有垫、敲、劈、叉、剪、夹、剔、盛等多种功能。螃蟹端上桌,吃蟹人把蟹放在小方桌上,用圆头剪刀逐一剪下大螯和蟹脚,将腰圆锤对着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一圈,再以长柄斧劈开背壳和肚脐,之后拿钎、镊、叉、锤,或剔或夹或叉或敲,一件件工具轮番使用。
    这是古代文人墨客的风流韵事,现代人食蟹要省事得多。我小时候是在圩区长大的,周围河网密布,水草丛生,是螃蟹们的天然栖息场所。爷爷是个渔民,靠扎箔网为生。扎箔网其实是摆迷魂阵,小鱼小虾们只要进入阵中,就休想出来。那时所得的鱼虾居多,也有大大小小的螃蟹,鱼虾当时价格高是舍不得吃的,只有卖不起价钱的螃蟹被留下来,成为孙儿们的美餐。爷爷把螃蟹洗净后,切成两半,放上酱油、黄酒、生姜等佐料,放入盆内隔水清炖,蟹中再放些刚摘下来的新鲜青毛豆子。经文火清炖,蟹中鲜味全都溶入青毛豆子中,炖熟的蟹段红黄闪亮,粒粒青毛豆碧绿相间,看上去不但十分惹眼,而且味道极佳。我们这些馋猫们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时机,常常吃得口干舌燥,四处找水喝,而脸上白一块黑一块的,像极了戏剧里的花脸。
    食蟹实际上是慢工出细活, 最好的总是留在最后。首先是吃蟹腿,腿里的肉好吃,但是不好取,食蟹腿时,应先吃掉两处关节,然后将腿里的肉吸出来。其次吃蟹钳,蟹钳的肉较多,吃起来相对也比较方便。吃蟹黄是吃蟹的高潮。掀开蟹壳,从头顶将盖打开,去蟹肺、蟹心、蟹胃和蟹肠,将蟹身往两边扳,如果是母蟹,就可以吃到味道鲜美的蟹黄了。最后才是吃蟹肉。第一次到岳母家,岳母上街买了八只大肥蟹招待我。当一锅香气扑鼻的香辣蟹端上来时,我哪知道那么多学问,随便夹一只,胡乱地大啃一气,最后把壳吃进去了,吐出得全是白生生的肉,惹得岳母妻子哈哈大笑。那一幕,至今回忆起来,还有些面红耳赤。
秋风送爽的夜晚,邀三五个知己,备上佐料,烹一锅香喷喷的螃蟹,边吃边聊,是何等畅快、何等惬意之事!                 (陈煜)


清蒸螃蟹是这样出笼的
    落英缤纷的季节,品蟹咏菊,可谓美事。俗话说吃螃蟹“九月吃公,十月吃母”,在这个适宜的时节里,大街小巷的餐馆也纷纷推出各式的螃蟹花色,而主打的则是特价的“清蒸螃蟹”。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红楼梦》里的吟蟹诗也许就是“清蒸螃蟹”的写照,其中的“嫩玉”、“红脂”,令人向往。有10余年厨师经验的曹伟靖是宣城水阳江大酒店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