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宣城 和谐城建
讲述人:陈睿(宣城市职业教育中心高级教师)
我们的家乡宣城正以她的各个特色(如文房四宝、旅游、土特产、山水等)较快地闻名,并作为经济发展承接区越来越发挥其特征性作用。以和谐发展的眼光看,良好的机遇令皖东南儿女对宣城的城市建设着实向往不已。
街道——“城市的脸”,应该建设得宽阔、洁净、便捷,设施俱全,人行道、车道、天桥、地下道各得其所,大街小巷绿化普及,地上地下管线网络以至少超前30年的规划预设,交叉处或弯道恰当地布满“城市的眼睛”——公共区域监控。由城市中心辐射出去的形式最好是大半径的环状道路,这样既可以层层保护“城市的化石”——古老的城区和特色街道,又能展示“城市的新年轮”——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房屋——“城市的骨骼”,要建设得坚固、安全、绿色化、智能化、节能、区域功能分布合理,宜居、宜健康、宜教化。建议从年龄、从产业层面等角度建设各种成片房屋,尤其要为老年人和儿童生活、医疗、学习提供方便。建房要有规划性、预见性,不重复修建、少破土重修。
交通——“城市的脚”,最好四通八达,在现有基础上,可以考虑开发长短水道、建设立体高架路、观光轻轨和小型机场等,使当地的特色广为布散,也能带动各县市及郊区建设。
标牌、电子屏——“城市的首饰”,是具有宣城特色的文明亮点,自当醒目、规范、美观、高雅。能否发动广大市民献计献策,选用最恰当的文字、图案和视频,以展现宣城浓缩的精华和社会进步历程。
地处毓秀的皖南,必须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