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宁国格外美丽,晨起,鸟声脆,空气新;入夜,街灯明,霓虹闪;新区老城处处绿树成荫,四季鲜花飘香,30多个造型各异的街心游园,精巧别致的滨河长廊、气势宏伟的世纪广场、浑然天成的体育中心、三津大桥……森林覆盖率高达74.2%,城市绿地总面积463.5公顷,绿化覆盖率3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5平方米,构筑了“城在林中建,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投资洼地,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山区小市,简直比我们的家乡还要美!”浙商徐忠良一连用了“五个一流”道出了外地人眼中的宁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市以生态文明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优化经济结构,努力追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亮点频现,2000年以来,连续七次在安徽县域经济运行综合考核中位居榜首,成为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市等称号,今年又一举摘得“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县市”和“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三项桂冠。纵观宁国经济社会的每一步发展,无不显示出宁国敢为人先、敢想敢干、勇争一流的思想和豪迈气魄,无不揭示着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领先这一主题。宣城市委常委、宁国市委书记黄东升说:“一着领先,只能一步领先;观念领先,才能步步领先。这是活力宁国的力量所在、魅力所在。只有敢于在抢抓机遇上先人一步,敢于在体制创新上快人一拍,敢于在工作措施上高人一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在县域发展竞争中勇立潮头,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快步前进。”
统筹发展 让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快
几年前,一心想洗净脚泥当个“城里人”的农民王志福离开家乡,跑到城市去打工。然而现在,他安心地留在村子里,当起了“夏霖农家乐”的老板。
“我当时走到村口,根本认不出回家的路。”王志福说,“破烂的农房、泥泞的村路不见了,眼前是一片片的花海,宽阔的水泥路,络绎不绝的旅游者,感觉不是回到了农村,倒像是进了大都市的某个区域。”现在,王志福留在家乡当起了导游,向游人介绍这个比城市还漂亮的小山村。而他所在的夏霖村,也从昔日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许多城里人都渴望居住的好地方。
“城里人下乡休闲,乡下人进城生活”,王志福家乡发生的巨变,是宁国市推进“三化”进程(二元结构一元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生活文明化)的一个缩影。这场在全省县市中率先提出的改革,使宁国的城乡浑然一体,让30万农民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仓有余粮,家有闲钱,富裕起来的宁国农民盼望共享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兼顾生产、生活与生态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生态市的指标考量。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近年来,从“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新农村长效机制的建立,到“村企共建”模式的成功探索并在全省广泛推广,宁国农村的整体格局正在发生迅速的改变。
科技文化活动中心、户户通、自来水厂……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五星集团先后投入220万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效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互动。在五星集团的感召下,全市民营企业家纷纷向家乡伸出援助之手!卓尔、飞达、莹辉、双丰、恩龙、詹氏等140家企业与乡村建立了联系帮扶关系,帮扶资金达到2600多万元。
农企增效,农民增收。宁国市把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发展森林食品、木竹加工、畜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在延伸产业链和扩大规模上下功夫,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2007年,宁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35元,位居全省县(市)前列。
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乡镇工业集中区为基础、再就业工业园和科技孵化中心等若干特色小区为补充的工业经济载体网络,全市有近10万农民穿上“工装”,在园区里当上产业工人。2007年完成增加值30.1亿元,实现利税11.8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88%和90%。
作为山区市的宁国,还围绕“外抓大联网、内抓大配套”,大力发展道路交通,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高城乡之间的空间通达性。公路密度由九十年代初的0.37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现在的0.63公里/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0.8%提升到现在的4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全市城镇总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百户拥有电话达到195部以上,城乡人均住房面积28平方米。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