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加大推进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大力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才能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宁国市教体局负责人如是说。近年来,宁国市通过“建班子、强队伍、筹经费、结对子”等途径和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积极支持薄弱学校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一类标准实验室的建设,霞西、中溪、方塘三所初中通过了宣城市一类标准化实验室的评估验收。继续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对“农远”应用人员进行培训、评比,表彰了十三所“农远”应用先进学校、十五名先进个人。教研部门深入到农村薄弱学校开展教学视导工作,提高薄弱学校教科研水平,指导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城乡间、校际间的教育教学交流,创设城市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的良好氛围。不断加大骨干教师对农村教育的引领、示范、帮扶作用。在第一届骨干教师讲师团的基础上,又组建了第二届骨干教师讲师团,两届讲师团分工明确,根据支教计划分头进驻农村学校进行面对面的帮扶、指导。鼓励城关教师下乡支教,安排新招聘的4名高中教师、1名“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对城乡教师借用行为进行规范,实现了城乡教师的短期、有序、合理调剂。继续冻结城关学校从农村学校选调教师,冻结各街道学校进人。除校长交流调动外,全年横向调动教师人数仅为19人,外地调入农村学校青年教师2人。
继续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合理配置、规范管理”的原则,继续调整中小学布局。梅林小学并入梅林初中,成立一贯制学校,我市现已成立了六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过农村中小学合并,实现中小学资源共享,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进而拓展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扩大义务教育学校的人口覆盖范围,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