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东流。八百里皖江奔腾,川流不息,过苏沪,入大海。
一句看似平常的话,在江淮大地上,安徽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写出了一个关于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故事:20余年“入长”的不懈求索、一年“泛长”语境下的积极行动。
A、扩容的泛长三角,安徽有了一席之位
有人戏称,这是一场“单相思”。从1988年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始,安徽便踏上了20年叩问长三角的艰辛历程。这20年间,苏、浙、沪走得很快,留给安徽的多是远去的背影。
时光流淌到2008年。元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字,但对于20年孜孜不倦地融入长三角“俱乐部”却仍在门外的安徽来说,却意味深长。这不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公开场合第一次提到“泛长三角”概念,而且要求安徽“积极参与”。表面上,“融入”与“参与”只是一词之差,实质上身份与地位截然不同。
一个“泛”字,舞动全局,安徽迅速行动。200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代表团正式提出《关于将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分工确定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建议》。
2008年7月,国家发改委派来以地区司司长范恒山为组长的“安徽区域发展战略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就推进安徽实现跨越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了调研报告上报国务院。”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2008年8月初,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泛长三角”也第一次出现在国务院文件中。国家有关部委和相关省市都在进行研究谋划,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
2008年8月26日至9月1日,安徽党政代表团赴苏浙沪学习考察,与两省一市就建立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并达成了共识。2009年3月和4月,江苏党政代表团和上海市政府代表团先后来安徽考察访问,就加强双方合作、推动共同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这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正在从我们的单方需求变成多方共识。”省委书记王金山表示。
事实上,取得先发优势的长三角在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面临土地、人力、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制约。目前,长三角的综合商务成本比安徽高出30%以上,扩容乃长三角发展的内在需求。
区域经济专家认为,长三角要与世界大城市群比肩,势必要寻找合适的腹地。安徽与长三角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各方面交往源远流长,经贸往来十分密切,无疑是首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