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徽省财政收入实现132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8%;全省财政支出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年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622.8亿元,增长30.5%;财政收支均实现三年翻一番。
财政工作关乎国计民生。在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安徽财政取得如此可喜成绩,实属不易。而这,与安徽财政一贯坚持的工作思路——“坚持科学理财,促进安徽跨越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求专:不撒“胡椒面”集力办大事
目光回溯到2008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安徽省财政收支仍然逆势飘红:增长幅度约30%,与2005年相比,收支三年均翻了一番,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达33.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位。财政“蛋糕”做大了,如何分好这块大“蛋糕”,是平均分配、还是有效用活?
“财政资金不能撒‘胡椒面’,东一点西一点,得集中起来办大事,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安徽省财政厅厅长陈先森说,提高理财能力,一方面要讲究生财之道、聚财之方,不断做大财政蛋糕总量;另一方面,要切实分好蛋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2008年10月份,安徽省财政拿出2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就是一个实例。据介绍,其中用于建设担保机构国有资本金的15亿元,就能够起到放大3到5倍的效应,也就是说,能带动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五六十亿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不撒“胡椒面”,一个“漏斗”向下,也体现在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上。“上面一盆水,下面毛毛雨。”一直以来我国支农资金因投入分散、管理交叉,使用效率低下,“跑冒滴漏”问题突出。2005年,安徽省财政部门探索支农资金整合模式,在金寨县进行了一场触动部门利益的“整合”试点。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区,是集革命老区、库区、山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个县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多,有中央和省市财政部门下达的资金,也有农口主管部门直接下拨的资金,还有几个部门共同下达的资金。过去支农资金以“条条”管理为主,主管部门在安排支农资金时从部门角度考虑的多,项目交叉和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吃项目”和挤占挪用现象屡见不鲜。一位地方交通部门负责人说,以前每修一条路,从管理人员到审批局长,人人都能从项目经费中申请开支补贴,有的部门还把专项经费挪作办公经费。
针对这些问题,2005年,金寨县在全省率先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探索财政资金“打捆”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金寨试点积累的经验对探索以县为主整合支农资金的有效途径、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模式,都具有重要的先行示范意义”,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广寿认为。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已在安徽全省铺开。
求快:建立资金通达“绿色通道”
“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爆发性增长的新兴产业和规模巨大的支柱产业的引进开辟‘绿色通道’,在资金支持上一事一议,特事特办。”2009年3月,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在做客人民网谈“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安徽的崛起”时曾如此表示。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对各类资金建立下达的“绿色通道”,目前已成安徽科学理财的一个显著特色。
据安徽省财政厅厅长陈先森介绍,2008年年底,国家新增1000亿元投资,安徽争取扩大内需投资项目资金45.31亿元,建设项目涉及水利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工程、廉租房、高速公路等社会事业等六大类共30个大项。除铁路建设、农网改造、食品质量检测体系等项目投资由国家部委直接下达外,省财政均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中央安排的扩大内需投资资金拨付到位。
“像三鹿奶粉事件的受害者,绝大部分是农村儿童,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孩子又急需治疗,怎么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开辟资金绿色通道,在第一时间将财政垫付资金拨付至接诊医疗机构。并且,我们和其他相关部门商量好,先治病后结算,医院不得拒绝患儿。”陈先森说,在各级人大批准预算以后,财政部门要抓紧落实,切实提高执行力,没有任何理由久拖不决,久拖不下,切实改变资金拨付慢的局面。
陈先森介绍,目前,财政体制有些方面已经不适应当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财政改革的任务很重。农村综合改革、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转移支付改革、预算超收收入的使用改革、财力和事权的匹配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等等,都是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财政要坚持服务至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解放思想,主动理财,拓宽理财思路,提高理财能力,创新理财方式,积极为部门、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早在2008年10月份,安徽省财政厅就派出17个调研小组,由厅领导带队,赴全省17个市开展“深入企业、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调研活动,主动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走访了全省17个市的40多个县、60家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70余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