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全年农村社会总产值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农业总产值7.98亿元,增长10.7%,增长幅度居全省各地市前列。其中种植业增长11.1%,林业增长8.8%,牧业增长4.5%,副业增长21%,渔业增长4.6%。粮食总产量103.95万吨,比上年增长22.6%。其他主要农产品与上年相比,烤烟、蚕茧产量分别增长1.99倍和20.2%,油料、茶叶分别下降12.2%和6.6%,水果、棉花略有增长。全年人工造林20.84万亩,四旁植树1400万株,封山育林80万亩,均超过往年。水利冬修到年底完成土石方1822万立方米,劳动积累2415万个工日。生猪饲养、存栏、出栏量和家禽饲养量、肉类产量、大牲畜存栏与上年持平或略有增长,禽蛋产量比上年增长10.2%。水产品总产量1.48万吨,比上年增长17.6%,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6.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6%,其中各种拖拉机1.87万台,增长11.1%;有效灌溉面积207.33万亩,机耕面积51.29万亩;农村用电量1.2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1.7%。
乡镇企业总产值11.44亿元,有10个企业获省“明星企业”称号,6个产品创“部优”,12个产品创“省优”。
工业。工业总产值1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8.2%,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14.5%。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36万元/人,比上年提高25.6%。全县工业可比产品成本上升20%以上。29种主要工业产品,有16种比上年增产,农药、化纤布、丝织品、三轮车、火柴增长幅度在25%以上;11种产品产量下降,电磁离合器、磷肥、台钻、生铁、啤酒等下降幅度超过10%。74个预算内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产值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销售收入4.81亿元,增长31.9%;利税总额6777万元,增长29.7%;百元产值提供利税23.6元,增长14.6%;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由上年89天减少为85天。开发新产品67个,有57个当年投入生产或试生产,其中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2个,省级新产品19个。创省级先进企业7个,有32种产品被评为“省优”,10种产品为“部优”。宁国机械工业公司、泾县宣纸厂、建华纸厂、皖南电机厂等5个企业被省命名为中型企业,地区啤酒厂为大型企业。全区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10个,利税100万元以上企业35个。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09亿元,比上年减少5070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1.55亿元,下降0.5%;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1951万元,下降32.3%。全民所有制施工项目248个,比上年减少39个;当年新开工项目110个,减少56个。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9071万元,增长20.4%(能源工业和水利建设投资分别增长82.9%和67.6%);更新改造措施投资5981万元,下降25.7%。全年建成项目148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126个。
财贸、金融。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下降5.4%。其中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2.23亿元,增长19.6%;消费品零售额12.69亿元,增长8.8%。粮食定议购入库27.3万吨,比上年增加7.5万吨。出口商品收购额8562万元,比上年增长67.7%。财政收入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工商税1.54亿元,增加3000万元;财政支出2.26亿元,增长23.6%。银行各项存款年末余额8.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3亿元;各项贷款年末余额11.85亿元,增加1.59亿元。净回笼货币5730万元,比上年多回笼7625万元。
社会事业。97个科技开发项目进展良好,其中恩肥新产品开发获全国“星火适用技术”展销会银奖。7项“星火计划”中,有2项获省级“星火奖”。全区电影放映单位387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26个(当年建成7个),电视差转台153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27.13万册)。举办了第四届《宣州之声》音乐会,大型新编历史剧《羯鼓惊天》在全省会演中获奖。全区中等专业和农职业学校30所,在校学生8409人。各类卫生机构443个(其中县以上医院21个),拥有病床561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416人(其中医生282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2‰。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安置待业人员5418人,全民所有制单位增加合同制职工1.1万人,比上年增加1713人。年末职工总数19万人,比上年增加959人;职工工资总额2.7亿元,增长9.3%;职工年人均工资1452元,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530.1元,增长10.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