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四通一平”无缝对接长三角

宣城:四通一平无缝对接长三角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4-06 19:20

  近年来,宣城市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不断加大由内向外的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项目争取和承接产业转移对接平台的建设力度,为实现皖江之翼率先展翅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路: 经过努力,该市的 “四铁五高”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进入国家规划。合福高铁已开工、皖赣铁路扩能和黄杭高铁即将开工,商杭高铁等开工建设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宣城至宁国、宁国至绩溪、绩溪至黄山、芜湖至雁翅高等级公路均已开工,溧阳至广德高速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作为皖江城市带东向第一城的宣城,“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的交通枢纽位置日益显现,与长三角的同城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宣城人实现朝辞皖南彩云间,千里华夏一日游的愿景指日可待。

  ——通水:宣城是皖江城市带中水能最大的城市,也是水资源最丰沛、水系最多的城市之一。全市年均径流量90.86亿立方米,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拥有9条河流,22条航道,299公里的通航里程,10个内河港口, 2200艘船舶,载重134万吨,运能位列全省第三。被誊为该市通江达海和城市防洪的两大工程,一是已开工的跨流域工程芜申运河宣城段,二是正在开展项目前期的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这两大工程完工后,宣城的通航能力将由现在的500吨级提高到1000吨级以上。

  ——通电:宣城电网从上世纪安徽末端小电网跃成为全省资产规模第二的骨干网。“十一五”期间,按照电源多元化,电网现代化的思路,宣城电力建设累计投入70多亿元,新建燃煤大电厂1座、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5套;新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 220千伏变电站8座、110千伏变电站21座、35千伏变电站64座,形成了以国投宣城电厂、大唐陈村水电、港口湾水电为电源支撑点,以500千伏为骨干,220千伏和110千伏为基础的坚强网架。2009年宁国、绩溪、广德率先进入全省“电气化县”行列。2010年全市计划再投资14.85亿元,建成投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2个;新建、扩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9个,筹建500千伏广德变电站。如今,宣城电网不仅担负“西电东送”, 和华东电网的电源补充调节,同时还担负着全省电网黑启动应急任务。“十一五”末,宣城有望成为全省第一个拥有三座500千伏变电站的城市。

  ——通气: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已经建成投产,川气东送工程干线9个分输站,有两个设在宣城。按照规划西气东输第三支线有可能经过宣州、宁国、郎溪、广德等县市。目前宣城市本级的分输口管网已经建设完毕,中压管道60公里,低压管道70公里已建成,管网覆盖市区及开发区,已经具备向城区和开发区各类用户供气的条件。

  在抓好承接要素配置的同时,举全市之力精心打造对接平台。对接平台包括开发区和园区,政府投融资和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在开发区和园区建设上。依托全市现有4个省级开发区和4个省级筹建开发区,按照建设集中区、组团发展、带状开发的总体思路加紧运作。其中,皖东南集中区以宣城经济开发区和宣州经济开发区为基础,拓展区间,形成新区。主要承接: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机电制造、建材原材料、医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物流等产业,并有重点的发展光电、光气、新医药、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投融资建设上。适时成立了市金融办(上市办),全市已经大体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地方银行金融机构、证券、保险、小贷公司等多层次机构并存、功能互补的金融市场体系。2009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3.43亿,比年初增加80.64亿,同比增长39.76%,创历史新高。在软环境建设上。通过机关效能建设、“网络互动”和行政审批“一设立、两集中、三到位”等改革举措,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无缝对接令产业转移项目纷至沓来。2009年该市新签省外投资项目1142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345亿元,增长59%,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一方阵。今年一季度,全市又有79个,总投资60多亿元的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作者单位:市发改委)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