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北门改造 别让江南名邑失去根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3-20 17:17

 

吴生荣/文图

  具有1600年历史、素有“江南名邑”、“自古诗人地”(太守诗人谢脁,李白七次来此)、“梅花遍地开”(梅,指梅尧臣、梅文鼎、梅清等本地梅氏)的安徽宣城,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2处国家级文保,6处省级文保,35处县级文保。早在旧石器文化时期境内水阳江两岸就有古人类活动的踪迹。2008 年的新春刚过,这个安徽唯一一个既与江苏相邻又和浙江接壤的皖南古城——北门要改造了,而且是真的要彻底的改造了。人们惊喜地看到宣城市政府已经做出了北门全面改造的具体行动。北门改造面积之大、涉及的人群之广、投入的资金之多,可以说是宣城市区城建史上前所没有的规模。

  这是好事,确实是这座城市老北门人盼望已久的好事。尽管也有不少的人持反对的态度,甚至有少数人摇旗呐喊说“不”,但众多的居民百姓认为,有宣城市和宣州区两级政府的爱民、亲民政策,北门的居民们,他们完全没有理由不相信,北门的明天、他们世代居住在北门居民的明天,日子一定会更好!你看看那低矮的棚户,仰望那屋顶的碎瓦吧,出入那阴暗潮湿的房间,还有那连夏季南来热烈而干燥风也吹不醒的深巷子啊,你说,这不改造还行吗?百姓利益无小事,“北门需要立马改造”,这决不是哪些少数人举双手赞同的事。走访许多居民,听到不少呼声:“北门是我们宣城这座千年古城幸存的‘根’,她有我们宣城历史文化的‘魂’,这一潜在的巨额的精神文化遗产千万不能丢失啊!”

  熟悉这个江南小城的认都知道,如今的所谓宣城北门,是指市区的宣州城北一带,泛指民族路——中山路一线以北,宛溪河以西,环城北路以东,北门工业干道沿线的不规则的三角区域。不要小看这一带,在宣城的历史上,这一区域曾是宣州重要的交通、工商、手工业中心,也是历代名人寓居的地方。北门现在是目前宣城这个江南名邑唯一有点历史感的区域,她还保留着一些朴素的环境,澄江路上还能看到徽派建筑的影子,排门店铺的式样依稀记忆着她过去的繁华,路边的梧桐绿荫如盖,这样的宁静与景致在宣城市区的其他路段已经难以能看到了。

  北门是古宣州的水路要冲,街市从三眼井一直延伸到闸子口,约1600多米长。可以说北门作为宣城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虽然时过境迁,破败不堪,但其蕴藏的历史文化还是相当丰富的。如月城、文星楼、杨泗将军庙、詹家祠堂、文天祥衣冠冢、江西会馆、孙家大院、薛家大屋、凤凰山小九华庙、百年宣城师范等,这些历史遗迹都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每一处遗迹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至今,还有诸如纳布鞋、做米糖、照像画影、雕碑刻文、焊锅锡壶等手工艺作坊,在这里都随处可见,这里有宣城这座城市太多的记忆!

  这是她的荣耀吗?还是说明她曾经拥有的辉煌,但有一点确实是大家不争的事实,宣城北门已经远远地落后于整个城区的建设步伐了。当然,造成城北落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历史机遇的错失、道路交通的严重制约、洪水的破坏、没有充分挖掘城北的各种资源以及人的主客观因素等等。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经撰文说,近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据业内专家预测,到2010 年,我国城市户籍人口比例会上升到50%左右,这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都是前所没有的事。作为现代化程度的衡量指标之一,城市化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当前我们许多正处于强烈发展激情中的城市,包括众多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历史性城市,在大举扩张、整齐规划中,渐渐失出了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区别,失出了自己固有的文化特征,也失出了自己的“根”和“魂”。殊不知,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是意味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如果仅仅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城市的文化价值,必将极大地影响“文化城市”的生存,属于“文化城市”重要载体的文化遗产就会无疑受到威胁,传统文化和特色的消失也就势在必然了。

  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了解过去的一千年,就是更好地建设今后的五百年。”失去记忆的城市无论如何都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城市。保存我们城市的记忆、历史延续,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应该是我们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宣城有个叫“草原雄鹰”的网民在谈起北门老城改造时说,一座城市除了要拥有偌大的广场和现代的高楼之外,更要有自己深刻的文化内涵,比方青石板老街、粗大的梧桐、古朴的民居等等,都可以和应该予以保存。作为一名老宣城人,我们常说,宣城自古诗人地,谁谁谁到过宣城,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