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郎溪舞蹈“跳五猖”:江南明珠待生辉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11-18 17:48

    2007年,源自古典民间祭祀、娱乐性舞蹈的郎溪县“跳五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有的民俗文化魅力而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跳五猖”又被国家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跳五猖”源自祠山庙会上,祭祀治水先贤张渤的民间艺术形式。

    祠山庙会是东南沿海地区纪念治水先贤张渤,而兴起的官民共祭形式的庙会。其中,以广德最为隆重。祭祀、文化、经贸活动都参与其中,是千百年来当地人民最重要的一项信仰、文化与经济的群体性活动。郎溪县梅渚镇周家村、定埠等地在举行祠山庙会时,《跳五猖》是重要也是最热闹的节目,是祭祀有“江南大禹”之称的治水先贤张渤的祭仪。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庙会日,定埠镇都要表演规模盛大的古典民间舞蹈“跳五猖”,前往观赏者络绎不绝。 “五猖”代表五方、五色的神,另有判官、土地爷、和尚等副神。表演中敲锣打鼓,长唢呐响彻云霄。 《跳五猖》的创立者将中国古代五行学说成功、形象地运用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上,具有深厚人文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跳五猖”,在中国民间舞蹈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原始舞蹈的雏形,以信仰习俗,审美心理和对未来企盼的情感出发,凭借兵器,手舞足蹈来表达民众的美好企求,是汉民族民间保存完好的傩舞。

    大禹治水的传说在中国传承数千年,已演化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禹功盖于世,为天下百姓造福,其业绩逸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广德祠山信仰中的张渤,因其在东南沿海一带率众治水,造福百姓,后世称他是“禹后第一人”、“江南大禹”、“治水英雄”。宣城地区属于古越族的支系部族,经千百年来先民们与大自然拼搏奋斗的结果,终于把江南这块土地改造成中国最富裕的地方之一。但艰苦拼搏奋斗的过程,自始至终是与治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张渤以治水和开发江南有功而显名于世。他在江南一带,疏通江河,征服洪水,做出了卓越贡献,开发了自浙江长兴贯通广德,经东亭,通无量溪到桐汭河,再经郎川、沟通南漪湖,直达长江的“圣渎河”,开辟了杭嘉湖舟行长江的内河水系。据传,当年张渤为了治水,变卖家产,倾其所有,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圣渎河”工程半途而废。张渤也永远安息于广德横山。公元748年,唐朝天宝七年,敕封横山为祠山,世代祭祀。自此,祠山就成了张渤的代名词,后来民间又在祠山后面加上了菩萨、大帝的尊称。从此张渤就由人成神,正式走上神坛,成为祠山菩萨、祠山大帝。自唐至清先后有18位帝王对张渤进行了封禅。对张渤敕封朝代之久,封号之多,在中国传统的所有神仙中,实为罕见。

    广德县城郊横山,自从有了治水英雄张渤,因而成了文化名山。西汉末,广德人尊崇怀念他的德泽,在山上建起了四进院落的祠山大殿,修缮了张渤墓,历朝历代这里既是道家的洞天福地,又是佛家的功德道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达官贵人和百姓,有的前来朝觐,有的前来观光,在祠山写下100多首诗词与楹联流传至今,朱元璋曾在此除赋诗赞颂外,还称祠山为“天下英灵第一山”。岳飞抗金在广德,曾屯兵横山,留下众多遗迹。祠山上建起的庙宇和亭台楼阁遍布山峦,史书上称“祠宇之盛,甲于东南”。广德祠山殿被称为“天下第一香火”。同时,在苏、浙、皖、赣、闽数省,也建有数千余座祠山庙宇,但一致公认广德祠山殿为“天下第一祖庙”。

    祠山文化是西汉末年以来,以安徽广德县横山为中心,遍及江淮和东南沿海地区,由缅怀治水英雄张渤关爱民众、弥灾捍患、勇于献身的精神而形成的官民共祝的祭祀文化。祠山文化源远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内容是关于张渤治水的神话传说、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祭祀形式、民间文艺、商贸活动等等。虽发源于安徽广德,但影响遍及大江南北。两千多年来,“祠山文化”之所以影响广大,深入人心,因为它反映了江南百姓治理水患、化害为利的期望,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科学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先民勇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