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建市十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推进投资拉动战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划出一道强劲上扬的线条,呈现加速度增长的势头。从2001年的36.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30.4亿元,加上今年上半年的212亿元,十多年来,我市投资总量累计达2800余亿元,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高速增长的投资中,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工业投资成为推动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建市以来,在“工业强市”、“园区经济”等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工业投资比重不断提高,由“短腿”到“主导”,全市工业投资额由2001年的7.4亿元攀升到2010年的387.6亿元,增速比全部投资快13.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也由2001年20.3%提高到2010年的53.1%。同时,第一产业在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推动下,也改变了以往的低迷状态,逐渐兴旺起来,2010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4.7亿元,比2001年增长50倍,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产业在传统的交通运输和商贸餐饮业的基础上,注重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也得到了稳步推进,但相比之下,显得速度不够快。十年来,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01年的1.8:31.9:66.3,调整为2010年的3.4:64.7:31.9,二产比重明显上升。
在投资主体上,由国有经济为主,转向多元化发展,进而由民间投资占主导。随着投融资体制的深入改革,以及招商引资的大力推进,民间投资比重逐步上升。2010年,全市城镇投资中民间投资368.4亿元,占城镇投资比重达到64.3%,比2001年上升24.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我市投资的主要力量。与此相应,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占比由2001年的59.1%下降到2010年的34.6%;外商投资所占比重低,为1%左右。投资增长机制正在由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自主选择,投资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十年来,全市房地产市场由起步发展逐渐走向成熟。2001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仅有54家,完成投资5.8亿元,到2010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到210家,完成投资82.2亿元,十年累计完成投资337.5亿元。特别是2007年以后,全市房地产开发出现新一轮发展势头,2007至2010年共完成投资266亿元,占十年投资总量的79.1%。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群众居住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房屋建筑面积达29.5平方米,比2001年增加了11.8平方米。
随着投资的不断注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经过十年来的投资建设,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由2001年的4171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1956公里。相继建成318国道宣州南环段高速公路、广祠高速公路和芜宣高速,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2公里;先后完成了宣南路、宣宁路、广宁路、宣泾路、宣港路、千秋关隧道等一大批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8平方公里扩展到43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43.3%,比2001年提高14.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