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宣州发展征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宣州上下奋力拼搏、全面实现“弯道超越”的五年。
五年来,面对巨大的发展压力和风云变幻的外部形势,宣州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扬敢走新路、敢破难题、敢担重任的精神,超常规谋划,不断拓展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大潮中迅速展翼、奋力崛起。
奋力突破重围 谋求科学发展之策
2006年,是宣州发展处于困难交织、任务繁重、强力改革的关键年份。重压之下,区委、区政府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凝心聚力、加速崛起的“利器”和“法宝”,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工贸强区”和“强镇发展”两大战略,谋求振兴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之策,在全区上下极力营造大干快上、矢志拼搏、敢于超越的思想舆论氛围。
宣州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区,“工业短腿”现象始终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区委、区政府连续多年出台了工业强区“一号文件”、“3个2000万”支持加快经济开发区、乡镇分区及特色园区建设的“决定”,出台了“4.22”组团招商方案、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另外,还先后开展了招商引资质量年、工业园区建设年、发展环境优化年、银企对接月等专项活动,成立了区投资服务中心,强化企业与项目对接,搭建政银企互利共赢平台,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形成“人往宣州走、钱往宣州投、事在宣州办”的大好局面,奋力奏响“工贸强区”最强音。
没有乡镇的大发展,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大跨越。宣州区稳步推行区乡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扩权强镇试点镇发展,采取政策扶持、放权搞活和“一镇一策”办法,全面激发乡镇发展活力,促进镇域经济实力整体提升。2010年,全区所有乡镇办事处财政收入均超800万元,其中孙埠镇超2亿元,狸桥镇等4个乡镇办事处分别逾6000万元。乡镇经济的蓄势腾飞、强劲增长,成为拉动宣州经济快速起跳的重要引擎,撑起了区域经济的“半壁江山”。
优化产业结构 夯实转型发展之基
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工业是强区之柱,农业是稳农之本,旅游业是富民之策。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实际,强力推进“工贸强区”进程。2006年之初,在敬亭山北麓、宣水公路旁规划建设了占地27.5平方公里的开发新平台——宣州经济开发区。经过几批拓荒者的披荆斩棘、开疆拓土,如今这里已成为众多投资者创业求富、“点石成金”的梦想之地!创办五年来,完成“五通一平”建设总投入达7亿元,形成“八纵五横”循环市政道路网32.33公里,引进各类企业123家,协议引资额125.6亿元,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8.1亿元。“十一五”,宣州区按照打造“活力园区”、“精品园区”、“生态园区”的功能定位,建成了“两区十园多带”,2010年新增企业166家,承接产业转移之势风正劲足、借力扬帆。
全区上下实行招商总动员,围绕重点产业招大商、错位发展定准位、全程跟踪服好务、提挡升级壮实力,形成了以华峰重工、乾坤回转支承等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以玉环汽摩配科技工业园为依托的汽摩配件业,以精方药业、华利化工等为引领的医药化工业,以新嘉乐、婉饰琳等为龙头的轻纺服装业,以早川电子、佳因特电器等为带动的电子信息业,块状经济、集群效应正逐步显现。“十一五”,全区共引进市外资金125.8亿元,进出口总额累计达2.5亿美元。
如何为弱质的农业产业“强筋壮骨”?区委、区政府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的财政资金用于实施“强龙工程”,重奖和扶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品牌,积极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畜禽水产养殖、林特产品加工、粮油加工转化三大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0家,“一村一品”专业村72个,种养专业合作社162家,土地流转面积16.6万亩,烟叶种植5.7万亩。在此基础上,宣州区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2010年省、区用于新农村建设奖补资金达到3743.44万元,各类新农村示范项目达到662个,呈现“连点成线、以线带面、扩面提标、整体推进”的星火燎原之势。
宣州区充分整合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内在潜力,积极打造以白马山庄、大豪生态园等为代表的假日休闲游,以水东老街、龙泉洞等为代表的乡村生态游,以狸桥新四军二支队旧址、孙埠江家场等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游,提升人气,聚集财气,扩大影响。据统计,“十一五”,全区接待过境游客464.38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4.56亿元。
实施民生工程 奏响和谐发展强音
针对民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强度大的实际,从2007年开始,宣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