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撤地设市以来宣城市城市建设回眸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7-10 20:34

  2001年,宣城撤地设市时,“城市”成了宣城人心中的一个梦。

  也许没有一样变化,像城市的变化这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人们在身边真切感受。

  十年,见证了一个年轻城市的成长;十岁,宣城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前行。

  新的起点

  无需多说十年前宣城的模样,渐渐远去的记忆里,是昏黄的街灯,陈旧而低矮的建筑,没有一条像样的城市道路,没有一个像样的影剧院和礼堂,更不要说休闲广场、绿地游园。“就是一个县城,而且还脏而差。”每一位市民都会这样说。

  市民最初感受城市的变化,是城中几条纵横主干道的整修,从原来坑坑凹凹、杆线如网的破旧模样,换成了道路平坦、街面整洁的新容,满街乱牵乱挂的横幅标牌等户外广告随后也消失踪影。

  很快,人们又看到了数个休闲广场的陆续出现,分布在城市各处、风格各异,每到夜晚,这里便有了欢歌笑语,市民从此有了休憩游玩的地方。

  对老城区进行改造,是城市建设迈出的第一步。

  到“十五末”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初步整理了散乱、黯淡的容颜。——这是一个开始。

  迈开大步

  大约2003年,外迁的广电大楼选址在规划中的昭亭南路上,当时,这里还是一个偏僻的荒野。但城建部门清楚,这是一个新的转折:城市向外布点,开始外拉。

   伴随“十一五”的到来,“小步慢跑”的宣城,揭开了大踏步建设的新篇章。也就是在这时,市主要负责同志就提出“能不能几年大变样?”的雄心。

   城市“二环”——水阳江大道、东部出城道——鳌峰东路延伸,让宣城市民眼前一亮。而在决策层,“宣城城市建设起步较晚,要后来居上!”“现在要做的,是拉框架,做规划,补功能。”“要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变为有多少事筹多少钱。”一个个顺应民心的坚定决策,主导了城市建设的大变迁。

   从此,在城市的东南西北,同时摆开了建设工地。——一股只争朝夕的气息回荡在古城上空。

   每年进行的项目都在十几项以上,而即将过去的2010年,开工和续建项目达40余项。市城建和规划部门,成了最忙碌的地方。

   响山路、薰化路、宣向路、宣水路次第开工建设,打开并扮靓各个方向的出城道。与水阳江大道一样,都是60米宽的城市一级干道,并且配以高品位的绿化。

   “二环”尚在建设之际,“三环”——环城大道又马不停蹄地开工建设,目前,全线42公里正在建设中。而响山路、薰化路、宣向路又继续向前延伸,直至接上环城大道。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上,共有八条出城道,与三道环线交织。

   至此,短短几年中,“三环、八射”的路网现出雏形,勾勒出神清气朗的城市轮廓。十年前,梅溪路——九州大道还是城市外围的过境公路,现在已成为城市的内环。如今,三环以内的城市面积达180平方公里。

  拉开框架,做大城市,这是迈出的第二步。

  布局谋篇

  城市建设,离不开规划的引导。市住建委一位资深工作人员,这样说到以前无序的建设:只开发了临街“一层皮”,后面的纵深却无人管,一片仅几百平方米的地方,也作为一个项目来开发,拆迁的房屋让住户自己建,杂乱无章。

   由零星的开发转向成片开发,进而由规划统领,这是看不见的又一步。

   随着城市大建设的到来,规划迅速跟进。2008年,宣城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实施,确定了到2020年的蓝图,“一城三片区”的格局由此定型。——这是一件大事。明确了“西进、北跨、东联、南控”的城市发展方向,西进:依托宣城经济开发区,跨越合杭高速,建设西部片区;北跨:跨过敬亭山,建设北部片区;东联:向东依托孙埠、双桥、宣州工业园区,拓展城市空间;南控:加快扬子鳄景区开发,建设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教育园区,保护自然生态风貌。在此期间,从2006年开始,每年投资数百万元编制城市近期规划、概念性规划、建设风貌控制规划、户外广告、停车场、绿地系统、城市景观、亮化、绿化、教育布点等100多个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使城区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同时,逐步建立了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管理、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等规范性体系。

   从此,城市建设的巨篇,有了既定的摹本。

   其实,即便在小细节中规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