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五年农业:“转型升级”正其时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9-07 17:02

  回眸“十一五”,我市农业的关键词是“转型升级”。围绕这一中心,农业发展方式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初步形成了“特色+规模+品牌”的发展格局。

  发展推动农村建设,发展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历经五年,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市广大农村万象更新,生机盎然。

  “十一五”时期,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157元增加到665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399元,走在全省前列;粮食总产由118.1万吨增加到134.5万吨,增长13.9%,年年超额完成省定指标;农业总产值由87.5亿元增加到148亿元,增长69.1%;农业增加值由53.03亿元增加到88.50亿元,增长66.89%。

  今年上半年,我市农业克服年初低温雪灾、5月份以后的旱灾和洪涝灾害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在逆势中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午季粮食实现三增,全年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增长,农产品加工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61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

  新农村建设:引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

  宁国市河沥溪街道湖南村民组,是个仅有200多人的小村子。别看村庄不大,这里的东西样样时新。煮饭是节能沼气,照明供电用太阳能,发展产业选择生态型。清新自然的“低碳风”正在湖南村徐徐吹拂。

  让人新奇的还不止这些,低碳设施已经“武装”了这里的新农家。湖南村民组组长、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会长李忠明住进了全村第一个样式美观的低碳环保样板房。外墙可保温,屋顶有太阳能板。“我们要推广和培养的就是村民的低碳意识。”李忠明的话里,闪耀着新农村里新型农民的新思想。

   据悉,把保温、节能、污水处理等一系列低碳环保设施如此全面的应用到农户家庭及庭院改造中,这在全国也尚属首例。

  和宁国市湖南村一样,在我市各地乡村,经过“十一五”新农村建设,处处呈现出山水相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景象。

  “十一五”,我市坚持以“百村十镇示范工程”为抓手,以农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共投入资金18.365亿元,实施建设项目1373个。

  “十一五”,全市449家企业先后参与“村企共建”活动,累计投入资金4384万元用于新农村示范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十一五”,全市新农村村组道路硬化1927公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61.9万人。建立垃圾焚烧炉102个,路灯9808盏,其中太阳能路灯341盏。改厕93540个,改圈58819个。建立规范化村卫生室1030个,培训乡村医生254名。修建和完善配套建设的农民书屋621个,农民休闲场所413处,体育活动场所353处。

  2011年上半年,围绕美丽和谐村庄、文化特色村和示范带建设,全市共投入资金1.53亿元,同比增长96%。特别是项目整合资金达8768.5万元,同比增长7.6倍;财政投入资金2166万元,同比增长57%。

  产业化加速: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环节,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和品牌化。我市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在全省处于先进位次,先后两届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市”。

  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围绕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我市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先后组织实施了“552”强龙工程和“十会百社”工程。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由2家增加到4家,省级龙头企业由34家增加到74家,市级龙头企业由84家增加到236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19家发展到663家,其中超亿元企业达到64家。

  主导产业结构更加明晰。全市家禽业发展已形成了集群优势,家禽养殖总量达2.2亿只,年生产苗禽8.2亿只,规模养殖占饲养总量90%以上。竹业快速崛起,开发出竹地板、竹家具、竹工艺品等系列产品,成为安徽省著名竹产区和出口基地。

  稻米年加工总量突破100万吨,成为皖南地区最大的稻米加工中心。优质粮油、林特产品、畜禽等主导产业已经凸显,实现了基地、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农产品品牌初具规模。以实施“生态宣城,绿色产品”大品牌工程为抓手,着力提升宣城农产品知名度。省级名牌(农)产品由30个增加到76个,“乡里乡亲”大米、“詹氏山核桃”、“凤达鲜鸡蛋”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连续6年在上海成功举办安徽·宣城名优农产品交易会。全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