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言论)书记带头大走访:在制度建设上求突破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10-26 23:41

  去年以来,各地探索建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制度,如千名干部下基层、“驻村夜访”、“入户听诉”等,应该认真总结,在大走访中进一步完善,真正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推进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和良好局面。

  离开有效的制度保障,群众工作就有可能流于形式。如今,基层群众对干部下乡进村有高兴的也有不满意的。这取决于干部是否真走访、走访后是否有实效。当前,仍然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下乡层层陪同,前呼后拥,“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或者习惯于走访老典型、看望老先进,回避矛盾和问题,甚至出现陪吃陪喝、游山玩水等负面现象,群众抱怨“事没办多少,排场倒不小”、“没见办事、只见架势”。要杜绝此类不良现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必不可少。

  走访不能扰民,重在惜民力、察民情。大走访中,要严肃纪律,严格要求,一律轻车简从,杜绝迎来送往,不搞特殊化,不给基层和群众添麻烦、增负担,这是最基本的,更要多到矛盾多、条件差、困难大的地方真“走”实“访”,到群众家里去,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促膝谈心的过程中了解需求,在沟通思想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走访不是“走秀”,重在访民意、解民忧。只有深入走访,细致调研,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祁门、铜陵等地推行“民情日记”,组织干部下乡走访,掌握每家每户难事,研究对策帮助解决,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大走访要突出一个“实”字,注重一个“深”字,以制度保障,避免走过场,特别要到困难多、问题多、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为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要蹲点调研、“解剖麻雀”,以点带面,动手撰写有情况、有分析、有见解的调研报告,从个性问题找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不仅帮助解决群众的个别实际,更要抓住群众普遍反映的难题,从政策层面找到解决的办法,把调研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

  走访不能“一阵风”,重在长期坚持,一以贯之。走访之后,有必要建立为民办实事承诺公示制、督查督办制度。对在下基层走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逐一分解交办,畅通基层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建立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机制,保证老百姓能走得进门、说得上话、办得成事。要以大走访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信访联席会议和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约访、包案包点等制度,集中化解一批时间跨度长、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办理一批案情复杂、久拖未决的信访积案,真正“走”出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好状态,“访”出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好氛围,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基层百姓问需问计问民生。近日,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三运、省委副书记孙金龙轻车简从,分别深入霍山、五河、长丰农村大走访,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带了一个好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更深厚的感情,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把这件大事抓好,把这件好事办实,并着力在制度建设上求突破,努力实现群众工作上水平、解决问题见行动、转变作风有成效、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