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一来,洗脚穿鞋”,一句乡间流行语,道出了皖南花鼓戏在皖南乡村的魅力。想象昔日花鼓戏一来,老乡们哪怕正在田里忙着,也会丢下手中的活,洗脚换鞋,争着去一睹为快的情景。如今,皖南花鼓戏在乡间的演出又是怎样的场景呢?
新春之际,得知麒麟村(宣州区古泉镇)唱大戏,记者立即驱车赶去。
演戏在村子的山上,戏台前满是翘首的乡民,更多的是憨厚的老人,还有快活的孩子。一阵鞭炮过后,锣鼓起来,演出开始。
开场加演两段杂技表演,过后,才是花鼓戏传统剧目《杨宗保招亲》亮相,精彩的装扮、地道的表演、熟悉的唱腔,看得台下老人们的满脸欢喜。之后,《穆桂英挂帅》的精彩舞蹈和武打更是吸引人眼球。
穆桂英扮相秀美典雅,武戏潇洒,唱腔动人。“捧印”一场,增添了穆桂英、寇准和佘太君的内心戏,三人极具感染力的对唱,很是感染人。随着旗幡猎猎,马蹄疾驶,兵戈交进,前仆后继的精彩武戏表演,台下观众大呼过瘾。
宣城市青年花鼓戏剧团的领头人潘弟松,是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他多年走南闯北,坚持在乡间田头演出花鼓戏。他告诉记者,30多年来,他从戏迷到演员,后组建起这个班子,常年在苏浙皖一带演出。多年来演出作品也屡屡获奖,传统剧《乌金记》曾荣获宣城皖南花鼓戏调演一等奖;历史剧《吕布戏貂蝉》荣获民间剧团戏剧调演一等奖,2008年传统戏《绣荷包》还被评为首届安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优秀剧目展演十大特色节目之一呢。潘团长告诉记者,他们每年要演出近500场, 今年正月初二,他就带着班子应邀到高淳县大月村。他们演出的《两国驸马》、《女驸马》、《皇帝媒》等剧目很受当地人喜欢。
潘弟松感慨,如今老百姓看戏也是“看菜吃饭”。要生存下去,就要适应时代需要。除了需要创编一批反映现实的皖南花鼓戏现代生活小戏,还得适应市场。因此,黄梅戏也成了他们的重要演出剧目,加演杂技也是必备项目。
皖南花鼓戏和许多传统文化一样,源于“草根”,因乡间而兴,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的花鼓调,流行于皖东南宣州、广德、宁国、郎溪和苏南、浙北等地,是我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19世纪末,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的灯曲随移民传入皖南,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并接受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的艺术影响,历经百年演化、发展,形成乡土色彩鲜明,覆盖皖苏浙三省周边地区近千万人口的地方剧种。
皖南花鼓戏曾一度兴盛,又一度衰落。“花鼓一来,冼脚穿鞋”,昔日给乡间百姓带来无数乐趣的皖南花鼓戏,能否将那种温馨和快乐,在乡村百姓的心头一直延续下去?望着台下那些老戏迷的眼神,心中不由祈盼: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花鼓戏的百年精彩能够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