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北楼远景
新照片:谢朓楼前的府山广场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出出身贵族,最初作南齐诸王幕下的参军、功曹、文学等官职,曾得隋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的赏识,后来为明帝掌中出诏诰,于明帝建武年间(494--496)出任宣城太守时,在郡治之北,陵阳山顶建造一室,自取名曰“高斋”。他在任期间,理事、生活于此。曾作《高斋视事》诗曰:“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暖暖江村见,离离海树山。披衣就清盂,凭轩方秉笔……”又作有《高斋闲望》、《后斋回望》等诗篇。
唐初,宣邑人为怀谢守,于“高斋”旧址,新建一楼。因其位于郡治之北,取名“北楼”,又因北楼建成时,敬亭山已经扬名,登此楼向北可眺望敬亭山,遂又俗称“北望楼”。唐李白曾多次来宣城,登此楼凭吊,赋诗篇抒怀。其中《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由于李诗的广为传诵,楼名遂又被称为“谢公楼”、“谢朓楼”。从此,楼基周围,先后建有条风、清暑、迎春、观风、双溪、怀谢等亭阁。这些亭阁低围北楼而建,将北楼衬托得更加宏伟壮观。历代文人名士,慕名前来登楼观赏者络绎不绝,赋诗题咏者难以计数。仅据清光绪县志的此楼诗文就有130多篇。
唐代白居易,于贞元十五年(799),随其长兄白幼文寓居宣城时,曾因临场作谢朓楼观感《窗中列远岫》一诗,被当时的宣歙观察使崔衍,破例举荐其赴京应试,得中第四名进士。他身入仕途后,却难忘宣城谢朓楼,直到晚年《郡斋》诗曰:“……无复新诗题壁上,虚教远岫列窗间,…….再喜宣城章句动,飞斛遥贺敬亭山。”
唐咸通末年(874)御史中丞兼宣州刺史独孤霖,将北楼改建,他题名为“叠嶂楼”,并为其作记。明嘉靖年间(1540年左右)知府方逢时予以重修,并复名“高斋”,也作有记。清康熙四十年(1701)知府许延武重新修葺。清光绪年初知府鲁一贞重修一新。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楼尚完好。
据健在老人回忆:北楼为上下两层,上圆下方,全木结构,顶盖琉璃筒瓦,四边飞檐翅角。上层题额为“叠嶂楼”,围沿建有木栏杆,下层题额为“谢朓楼”,四方均置屏风门。楼基四周立有历代诗文碑刻和修楼碑记。
惋惜的是,这座千古胜迹的名楼,悠久文化的见证,于1937年冬,遭到日本侵略军的飞机狂轰滥炸,毁为废墟。
解放后,为纪念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教育后人,早在1952掂,当时的宣城行署决定在谢朓楼的遗址处建立了宣城烈士陵园,建烈士塔、纪念亭各一座。塔顶装有红五角星,塔体下面有刻有隶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浮雕,塔体下刻有碑文。翌年四月,将塔和亭扩建为烈士陵园,时至1955年3月初建成,总面积15300平方米。由于城市规划需要,烈士陵园于1966年迁址澄江办事处庙埠昭亭北端的云盘山征地57亩,新建烈士陵园。
1997年8月,在原址上重建谢朓楼和怀谢亭,使其和开元塔、敬亭山为一线之始,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该楼为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楼要上下两层,下层四周为屏风门,二层四周设有回廊、护栏、楼基四周配有仿石制围栏,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底层大门正上方悬挂着著名书法家沈鹏书写的“谢朓楼”匾额。
因南齐曾于此建有“谢朓楼”,至今高台北而西段和东段,仍保存一段约1400余年的长15.7米,高4米和长29.5米,高2.5米的破石墙壁,故命名为“谢朓楼遗址”。
1998年5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10月1日起,谢朓楼已成新建的“府山广场”显目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