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大合唱:八大整治工程齐发力

——我市创建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综述(中)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10-12 10:22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在北京工作的钱继辉回到老家西林小区探亲度假,他惊喜地发现,整个小区变新变亮了——新铺的沥青路面,整齐的停车位,漂亮的绿化带……而小区入口处原先拥挤吵闹的小摊小贩不见了,到处都显得那么整洁。他说:“看到家里的老人住得这样舒心,我们在外的子女也宽心啦!”

西林小区是城区215个变了模样的小区中的一个。

其实,改变的不仅是小区,而是整个城市。

自今年4月份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再动员大会之后,八个专项整治同步推进:从生活小区到大街小巷,从集贸市场到城区河道,从交通秩序到市民素质……一曲气势恢宏的文明创建大合唱在全城奏响。

醒目的变迁:

小区、街巷、河道……焕然一新

走进僻静的邮电大院小区,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浓荫下,宽敞、洁净的大院,石桌、石凳、停车场……一派舒适、宜居的氛围扑面而来。

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是居民口中的“垃圾大院”。余结胜老人回忆仅仅两个月前的景况:“那里有一座约一层楼高的垃圾山,居民丢弃的破床、坐便器、装潢材料,什么都有,晚上也不敢出门,黑魆魆的,冷不丁从垃圾堆里窜出一条猫,会吓你一跳,夏天还有蛇……”小区地处市汽车站对面,到处都是垃圾,杂草丛生,旁边废弃的半座楼,竟成了流浪汉聚居的地方。

社区驻点干部朱爱农介绍整治的情况:垃圾足足拉了40多车,前后半个月才完成,还动用了挖掘机。垃圾清除后,便进行整治施工,地面全部硬化,小区南侧原来垃圾山的地方变成了宽敞的停车场,原来长草种菜的地方建起了两个花圃,沿小区外围则砌上了围墙。

整治的那段日子,居民们就像过节一样高兴,大家送茶递水、帮这忙那。创建带来了大院居民的好日子,余老说:“现在大家喜气洋洋,精神头都旺了!”

邮电大院的前后变化,在215帧老旧小区整治的影像之一。

这项整治,遍及了城区几乎每个角落,改变了昔日脏乱差的环境。日日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无不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在沁园小区,新铺了路面,更新了绿化,施划了停车位,原来淤泥堆积的麻园塘成了漂着浮萍的景观塘。在九州庄园小区,小区南边的空地曾经又脏又乱,有菜地、有棚子、有厕所,现在变成崭新的大停车场,入口的三角形空地正在建设三角花园。在敬亭苑小区,这个“省级文明社区”又升级了,成片的菜园被清除,更新了2万平方米的草皮,更换了全部健身器材……

老旧小区整治,是八项整治中让居民感受最明显的。整治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内容多达十几项。尽管各小区有所不同,有几项是所有小区的规定动作:对老旧小区统一清理化粪池、疏通下水道,清理乱搭乱建、乱披乱挂,硬化道路,补种绿化。城东社区党总支书记青玉美说:“花屋新村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下水道从来没有疏通过,经常堵,这回把四十多条巷道彻底疏通一遍,解决了多少年未曾解决的问题。”

泥河是穿城东而过的一条河道,提起泥河正在发生的改变,方大姐和沿河住居的邻居们,不由得喜笑颜开:政府做了一件大好事!方明翠大姐一直临河而居,以前朝河的窗子常年没法开,“气味臭不可闻,蚊子、苍蝇且不说,还有这么长的黑虫子往家里爬。”她用手比划着。有位住户曾用河里的黑水,浇家里的白兰花,眼看着花就枯掉了。

对泥河的整治实际上自去年10月份起就拉开了序幕,这次则加快了节奏,全线实施清淤和截污两项工程。整治在盛夏时进入高潮,挖掘机在河道里挥臂操作,成吨成吨的淤泥被运走,沿河同步铺设截污管道,截留居民的生活污水。

如今的泥河,河道疏朗宽阔,河水淙淙流淌,一派水景风光。

不仅是泥河,城区七条河流同时进行整治:城北的道叉河、城东的解放河、城西的梅溪河和三条支流河道。截污管道铺设于8月底全部完工,清淤目前也进入扫尾阶段。随着河道清淤、截污工程的实施,条条城中河呈现河道深深、河水清清的景观。

河道和老旧小区两项整治都是由市住建委牵头负责,多个部门参与。任务部署后,他们层层确定责任人,按照工期倒排时间节点,在他们手中,总有这样一份不断更新的进度表,上面标有:责任单位、每个具体项目、本周完成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每周一次,密集调度。

十八达巷是宣城有名的老巷子,退休干部高世才是这里的老住户,也目睹了巷子的变迁。以前,这里是菜地、棚子、柴堆,老高家也有一块菜地,路旁一层烂尾楼,上面搭起了洗澡的棚子,还有厕所、菜地。现在,入目是洁净的巷道、簇新的水泥路面、漂亮的文化墙,昔日的乱象不见了踪影。老高说,当时听说市里搞文明创建,好哇。他第一个拆掉了自家的菜地,大家也跟着一起拆。

十八达巷的变迁,来自背街后巷专项整治。作为这次文明创建的内容之一,城区134条背街后巷全部得到治理。从宛溪河边杂物乱堆、煤炉冒烟的龙首路,到闹市区占道经营、路面污垢的法制路,到城北乱搭乱建、泥巴土路的集贤路,无不换上洁净的容颜。

负责这项整治的城管局负责人介绍,对背街后巷的整治,涉及道路硬化、绿化、给排水、立面美化等11个方面的内容,共督办具体事项700余件,经过5、6、7三个月的集中行动,整治于7月底全部结束。

文明创建犹如一股席卷污垢的清新浪潮,所到之处,小区整洁了,道路通畅了,河水变清了。

显著的成果:

交通、店面、市场……井然有序

“解决了一批群众热切期盼的问题,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随着文明创建的推进,这样的评价越来越多。

不仅是设施条件的更新改善,也是整个秩序的整顿提升。

车辆乱停乱放、行人乱穿行、车辆乱掉头……城区交通乱像曾经不一而足。伴随盛夏而来的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实现由乱入治,短短几个月,让城区交通秩序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整治从“静态”开始。针对城区停车位不足的状况,在各条街道重新合理施划停车位、停车线,车辆入位停放,则成为市民必须遵守的新规。

具体承担整治工作的市交警支队二大队副队长吴坤晖介绍,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先后对机动车和把式车辆乱停乱放行为进行了两次集中处罚,实现了强行入轨,强制行动进而转变为广大市民自觉的习惯,城区车辆停放由此变得井然有序。

如今,无论在哪条街道,放眼望去,无论是机动车,还是电瓶车、摩托车等把式车辆,一律在标线内整齐排放。在大型商场八佰伴门前,成排的把式车辆车头朝外、整齐划一,用吴队长的话说,已成为城区一“景”。

在城区道路路口,现在总能看到制作的“小交警”,醒目地打着手势:把式车辆,由此通行。街道隔离栅栏的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的统一施划,使城区交通状况明显改观,在“动态”整治中,随后又实现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车畅其流。

为促成新的交通秩序,不仅交警全员上路,公安、交警机关工作人员,来自市直、区直单位的志愿者,也走上街头,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帮助指挥交通。各个路口,身着各色服装、手拿小旗的交通指挥者,成为自夏至秋的一道风景。

这是一次向积年陋习的破除战,旧的习惯逐渐消失,新的秩序正在形成。

9月29日晚,市城管局市容监察支队又一次组织全员上路,分六组进行综合执法,对渣土车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这既是渣土运输专项整治的一次活动,也是例行的常规行动。对渣土车、混凝土车等重型车辆,由交警和城管部门联手进行管理,不仅严格执行密闭、清洗等规定,而且定时间、定线路、定车次在城区通行。

 自上月起,城区又推行交管新政,实行停车收费。这一市场化调节的做法立竿见影:提高了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城区车辆拥堵状况由此明显缓解,市民无处停车的烦恼渐成过去——交通秩序由整顿向制度演进。

走进城区中心菜市场,一个个白色的柜台、整齐的摊位、干净的地面,这个城区最大的菜市场,完全变了模样。市场外也是整治一新,曾经搭起大棚、堆放杂物的场地,变成了大停车场,入口处,把式车辆、三轮车按划定的线一路排放——焕然一新的中心菜市场是市场专项整治的一个样板。

城区各个市场的秩序得到了大整顿,西林东苑菜市场外部占道经营摊点全部取缔,城南市场外围占道经营被集中清理,轻贸商城出店经营现象得到整顿。

敬亭路是城区著名的美食街,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小餐饮示范街道。来到这条街,人们会发现,沿街洗菜、出店搭建不见了,街道比以前敞亮齐整了。走进每家店内,都显得干净整洁,在醒目位置,还会看到统一式样的公示牌,上面有:健康证、餐饮服务许可证、安全等级、举报投诉电话等,这既是经营者的承诺,也是管理的新标准。

在小餐饮专项整治中,对城区1027户小餐饮,按照制定方案、确定标准、审核发证、联合整治等步骤进行,其中一项工作是,对6763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体检,46名未通过体检人员实行调离。整治中,对小餐饮的就餐安全和环境卫生作出统一规范。以往,每到夜晚,西门口烧烤一条街便是烟气缭绕,在这次整治中,一律由炭烤改为电烤,减少了对市面的污染。这项整治还延伸到国省道沿线的金坝、孙埠、寒亭等集镇。

环卫秩序的规范,也是这次创建的一项收获。过去,城区环卫多头管理,五花八门。同一个地方,主干道、次干道、小街小巷、小区等分属不同的机构管,经常互相扯皮,以至在一条街的结合部,经常出现“你往这边扫、我往那边扫”的奇怪现象。在这次整治中,多网并一网,城区环卫全部交给宣州区环卫处,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

市城管局一位负责同志对于这次文明创建如是说:部门联动,集中攻坚,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的问题,而这正是此前哪一个部门所不能做到的。同时在整治中,建立了一批长效化的制度,理顺环卫体制、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城管服务站等,都是其中重要成果。可以肯定,以后的城市管理要顺畅多了。

无声的蝶变:

文明素质在养成,文明氛围在形成

如果说,在这次文明创建中,硬件上,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观,那么软件上,市民文明素质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提到文明创建,无论是从事创建工作的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这样认为:归根到底,还是市民文明素质的培育,是城市文明氛围的形成。

今年炎热的夏天,在城东社区,每周三举办一次“道德讲堂”,普通的家庭主妇、摆摊的经营户,还有中小学生,都走进这个课堂,接受文明礼仪、道德法规等方面的教育。讲堂的内容是丰富的:请来市法制办人员上法规课,请来宣城宾馆的工作人员上礼仪课,当然也请来了市文明办的负责人,给大家讲文明创建的道理。

开办“道德讲堂”,是每个社区的规定动作,也将成为今后的日常课程。9月26日,宣州区“道德讲堂总堂”开讲,讲堂上,对首届五位“宣州好人”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10月10日,市道德讲堂总堂第二讲开讲,在《公民道德歌》的宏亮歌声里,在国学经典《中庸》的齐声诵读中,大家又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

10月1日这天,“宣城好人馆”正式开馆,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市民群众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十一”长假期间,吸引了4000余群众前来观看。

在八项整治中,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像春风化雨一样,改变着人们的心灵。夜晚,由少儿、青年、妇女等表演的文明创建文艺演出,在各个社区巡演,吸引着夏夜纳凉的人们聚集观看,小手拉大手,大家手牵手,一起在文明的路上往前走。在火热的夏日,许多小区都闪现着“红袖章”的身影,这些由大爷、大妈等普通市民组成的志愿者,有的入户做违章拆迁的思想工作,有的在劝导各种不文明的行为,每个社区都建有长长的“功劳薄”、“荣誉薄”,记录着居民参与文明创建的一点一滴。在社区宣传栏、街头广告牌、各类新闻媒体上,“文明”也许是今年以来最醒目的中心词,关于文明和文明创建,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传递着正能量,吹送着文明风。

宣州区是文明创建的主战场,不仅意味着任务的完成,“宣州区的广大干部在文明创建中,精气神都提升了。”宣州区创建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在宣州区举行的清洁机关评比中,第一次还有“不清洁”出现,第二次就没有了。在每个机关单位,都设有文明创建宣传栏、仪表镜,办公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整齐,楼道上摆上了装点的盆景,处处显现清新的文明气息。

在市区联动中,市直机关干部与区直机关干部一道,在联点共建的社区投入火热的工作。“联点共建小分队帮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对泥河沿岸居民进行保洁宣传,上门发放卫生责任书,还协调一家企业出资为九州庄园修建了水泥路,做了不少我们难以做到的事。”城东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说。

投身文明创建的干部们,不仅完成了工作任务,自身的文明素质也在身体力行中得到提升。一位市委宣传部驻昭亭社区联点共建的女干部,一位宣州区商务局在商之都路口志愿执勤的女干部,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共同心声:一开始,只是当作任务来完成,后来认识不同了,通过自己的工作,改变了一部分人的行为,把闯红灯的行人劝解回头,感到很有价值。

广大市民群众在文明创建中,文明素养也同步得到提高。在沁园小区,一位被拆掉二十多年违章搭建的居民说:现在小区面貌真的变好了,你们拆了我的房子,我还要感谢你们,今后社区工作我第一个支持!在法制路上,一位户主在整治中,二话不说把经营的台球桌降价处理,自己承担损失,没讲任何条件。十八达巷的一位居民,说出了很多市民的心里话:政府想搞文明,我们也想搞文明,求之不得,我们欢迎!

在中心菜市场,改变的不仅是外观,市场内首次进行星级文明户的评选,现在,首批5个五星经营户、6个四星经营户,高高地挂出了小红旗,这也成为经营户们新的追求目标。

在这场上下呼应、除旧布新、改善民生的创建大合唱中,文明,已然成为宣城市民的共同追求,也必将成为城市新的符号。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