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且看郎溪“招商人”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3-22 16:41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郎溪现象”,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的主角是人,是那些长年奔波在招商一线、为招商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招商人”!

  郎溪招商人,岗位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下海”又“上岸”——祝局

  被称为“祝局”的祝栋,是我们的故事里,第一位出场的主角。

  他现在的头衔是郎溪县招商局副局长。之前,他是在常州成功创业的郎溪人;再往前,他是郎溪梅渚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

  “下海”又“上岸”,祝栋这十来年“折腾”得厉害。

  1996年,祝栋决定停薪留职“下海”做生意。父亲与弟弟那时已在常州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自信也能闯出一片天地。

  确实,下了商海,他如鱼得水,到2006年,已在常州、无锡各有两个贸易公司、还在重庆开了一间小厂。这期间,他把家从郎溪搬到了常州,“生活比较舒适,算是小有成就。”

  如果没有一个意外的邀请,祝栋大有可能继续过着安逸殷实的小日子。但在2006年,创业满十年的他,人生拐了一个弯。

  说起来,这还是他自己“惹”来的事。他是个热心人,郎溪只要到常州开展招商活动,他总是忙前忙后地帮忙张罗。几次下来,这个在常州“很有门路”的郎溪人,进入了县领导的视野。时任县长郑明才向他发出了邀请,“我们计划在常州设立一个招商办事处,你门路广,就兼任办事处主任吧。”

  他说,当时并没多想,抱着顺带做做看的心思,便应承了下来。

  就这样,商人祝栋从“海”里上了“岸”。上了岸才发现,“招商哪能顺带做做?招商根本就是要全心全意,全力投入。”

  走马上任之初,他扛着“招商”的牌子,在常州老关系户那里跑了一圈,“招商和经商可不是一码事!跟人家谈生意谈不成可以掉头就走;招商引资,却没有这么自在。”开头的那一段时间,他四处奔波,四处碰壁。

  面对碰壁,已骑上“马”的祝栋,没有打退堂鼓,“我就不信,我招不到商!”要干就豁出去干!他把自己的几个公司都交给朋友打理,一门心思搞招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当年他就成了县里的招商状元,还拿到了7万元奖金。面子账很好看,一算经济账,自己做的是个赔本买卖。这一年常州办事处招商的费用花了15万,他自个儿贴了整整8万。

  对爱面子的祝栋来说,赔本还是小事。

  有一件事到现在他还耿耿于怀。“2006年底,我和常州的‘河马塑胶’谈妥了,他们决定来投资,双方约定周六在郎溪签协议。”这是一个大项目,已正式向县领导汇报,结果签约的前一晚,那边打电话来,说因为资金问题不来投资了。“那一刻我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从兴奋的最高点,跌落到谷底。”

  这样的事,在祝栋的招商生涯中,可不止一次。

  2007年。他开始与常州市武进区东华村党支部书记、金马机械董事长杨国伟接触。他明白,东华是电器制造业基地,如果把杨董说动了,这可是一个大手笔。

  这一接触就是3年半。先看看、再谈谈、然后有点眉目了。“2010年5月28日,杨国伟和我们签了两个项目,一个是村里的‘东华科技园’,另一个是他自己投资2.8亿元的金马机械,说好7天以内交纳履约金。”

  祝栋以为,这下是板上钉钉了,谁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7天过去,履约金还没打过来,我急了,天天上门去盯去催。”到第10天,杨国伟打来电话:“你们提供的账号不会错吧?”这个电话,让他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后来杨董说,是我们的不放弃,让他最终选择了郎溪。”

  6年下来,这个曾“下海”的祝局,在“岸”上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郎溪“常州工业园”已有189个项目签约,其中“东华科技园”就有110个项目签约。

  如今他这个副局长可是重任在肩。他不仅要负责把签约的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还要负责着“常州工业园”里所有的外资项目。问他今后的目标,他不假思索地说:“招商,全心全意招大商!因为我天生就是招商人!”

  记者画外音:祝栋是极好的采访对象,见面自来熟,谈起自己的经历坦率又真诚。

  感觉得到,他是个把面子账、成就感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人。记者问祝局图的是什么?他笑笑说,我图的就是一句话:这人为郎溪招商还真干了不少实事呢。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