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旌德县“1234”工作法全面提升农村垃圾处理全覆盖工作水平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10-22 23:11

  自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该县始终把农村垃圾处理全覆盖工作作为关系群众福祉的民心工程来抓,以“构建一个体系、抓好两个保障、明确三个重点、建立四个机制”为主线,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该县共投入资金1650余万元,农村垃圾处理全覆盖运行水平不断提升,全面进入常态化、规范化运行阶段。  
  构建一个体系,确保责任落实。专门成立了农村清洁工程推进组,先后召开了2次动员大会、2次调度会、1次现场会和2次拉网式检查、抽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调度、督查、协调解决问题,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迅速入轨。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工作推进机制,一些乡镇、村还创新建立了约谈机制、评比机制和互查机制,切实把责任落实到最基层,迅速掀起了农村垃圾处理全覆盖工作热潮。  
  抓好两个保障,确保支撑有力。一是抓好财力保障。出台了《旌德县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加大了环卫设施投入力度,无害化焚烧炉由县财政全额购买,垃圾池由县财政每座补助1000元,其他环卫设施采购费用按县级财政80%、乡镇财政20%的比例承担。落实了农村垃圾处理经费,县财政按农村人口每人20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乡镇、村分别按不低于10元、6元的标准筹集资金。二是抓好人力保障。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群众积极有序地参与农村垃圾处理全覆盖工作,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多次开展集中清扫活动,发动群众2万多人次,清理垃圾死角500余处、河道 220公里 ,处理积存垃圾3300余吨。蔡家桥镇朱旺村朱先锋等10名在外人士回家过中秋节,看到家乡变化巨大,整洁美丽,感慨万分。他们主动找到村干部,每人捐款3万元用于美好乡村建设,共融资30多万元。  
  明确三个重点,确保有序推进。一是强化人员队伍管理。加强保洁员、城乡执法队员、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责任心。加强对保洁员的监督考核,采取基本工资与绩效考核挂钩方式计酬,对责任意识薄弱、工作消极应付的保洁员,及时做出调整。同时,落实人身保障措施,为每名保洁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二是提高工作运行标准。确定了农村清洁工程“三保三无”目标,即:每条河流保清澈,每条道路保清洁,每户庭院保整洁,村庄可视范围内无卫生死角、无散落垃圾、无杂草弃物。为将目标落到实处,该县坚持对日常工作一线调度、一线督查,到点到位,不留死角,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现场解决问题。三是加强群众教育引导。该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各乡镇村干部和理事会成员分户包干,逐户上门宣传发动,面对面动员农户参与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通过宣传,村民环卫意识明显提高,改变了乱扔乱倒的习惯,做到垃圾分类袋装、定点投放,良好习惯逐步形成。  
  建立四个机制,确保长效运行。一是建立了督查考核机制。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纳入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制定了《旌德县农村垃圾垃圾处理全覆盖考核办法》,设置农村垃圾保洁统一标准,实行绩效考评机制,完善“以奖代补”办法。二是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实行一周一报告一巡查、半月一调度一督查、一月一抽查一通报、年终一考核一评比,并组织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互查,做到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三是建立了工作奖惩机制。设立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单项考核奖,年终对前三名的乡镇分别奖励5万、4万和3万元,并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不达标的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四是建立了工作创新机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的垃圾处理运作模式,不断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垃圾处理无害化、常态化、规范化运作水平。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