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6-02 11:00

宣城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实践与思考——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探究 

孙金平

第825期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历届党委、政府在准确把握宣城市情的基础上做出的战略决策,进入新时代,继续坚持贯彻这一策略,久久为功,对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总结宣城历届党委、政府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基本经验,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对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不无裨益。考察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程,其大抵经历了自由发展、主动融入、互动发展三个历史阶段。

一、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力量和国家政策的双重作用下,长三角地区突飞猛进,成为我国经济规模最大,经济活力、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最为突出的核心区域。宣城与沪苏浙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人脉相通、发展相依,经济互补性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

(一)自由发展阶段(1982年—2000年)

1982年4月,宣城行署与上海纺织局签订《关于纺织补偿贸易和技术帮促问题的协议》。1986年5月,宣城与南京就加强两地横向经济联系进行会谈,签署了《宣城地区与南京市代表团会谈备忘录》。

90年代初,中央作出开发上海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发挥宣城区位优势,当好呼应浦东开发的“二传手”,1990年7月,宣城地委、行署出台《关于参与皖江、浦东开发的意见》,强调要抓住机遇,强化自身,发挥优势,迎接辐射。

90年代中期以后,宣城与沪苏浙的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地委、行署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名牌战略,培育和完善宣城农产品与沪苏浙对接的市场体系,建立覆盖沪苏浙市场的营销网络,积极参与沪苏浙各种形式的贸易洽谈和展销,一批具有宣城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如宣州“华阳香菇”“南漪湖水产品”“宁国山核桃”“皖南黄鸡”“皖南高山名优茶”等,享誉沪苏浙市场。尤其是1997年9月,宣广高速建成通车,极大缩短了宣城与沪苏浙地区的空间距离,宣城与沪苏浙地区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

截止2000年底,全市已有近200家企业与沪苏浙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每年通过沪苏浙口岸出口的贸易额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70%以上,此外,劳动力流向沪苏浙的数量也逐年递增。另一方面,沪苏浙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开始流入宣城。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至2000年底,全市与沪苏浙地区签订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达200多个,引进资金20多亿元。

这是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特点是,伴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主体之间自主自发的合作日益密切,并由企业自发行为逐步向企业自发与政府的间接引导相结合。但这一时期的合作更多是企业间具体的经济往来,还没有上升到政府的战略层面。

(二)主动融入阶段(2001年—2009年)

2001年12月17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 加快宣城经济发展的决定》,着力从思想观念、发展环境、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和工作作风上与苏浙沪对接。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坚持融入苏浙沪经济圈不动摇,坚持推进工业化不动摇,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坚持发展民营经济不动摇的工作指导方针。2004年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一主两翼”(“以新型工业为主体、以效益农业和特色旅游业为两翼”)经济发展战略的决定,进一步深化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战略。随后,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和大力推进东向发展的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全省奋力崛起中争先进位和争当全省东向发展排头兵的目标要求,作出《关于在全省奋力崛起中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的决定》,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推进融入战略的深入实施。

2009年2月20日,我市与合肥、芜湖、马鞍山等9个城市被列入安徽省设立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宣城按照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提出争当示范区建设先行区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出把宣城建设成为皖东南新兴文化生态型中心城市、苏浙皖边界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区、面向长三角的“三基地一枢纽”(新型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基地、交通物流枢纽),使融入战略增添了新内涵,获得了新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32.8亿元,相比2000年的152亿元,增长1.8倍;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10亿元到2009年的60.4亿元,增长6倍。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市委、市政府把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到重大战略决策强力推进,主阵地是各工业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抓手是主要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主动接受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分工,这一阶段,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工业经济规模明显提升,经济效益显著增强。

(三)互动发展阶段(2010年—)

2010年,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宣城市被确定为“一主两翼”中的一翼,在产业培育、土地使用、区划调整、户籍改革等方面赋予了诸多优先权,为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2013年8月,宣城加入南京都市圈,使得宣城与南京都市圈城市间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201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宣城下辖的泾县、旌德、绩溪为核心区,这不仅为宣城做大做强面向苏浙沪的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重大机遇,而且也为宣城实现最终成为苏浙沪后花园和度假休闲基地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保证。2015年9月,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提出把宣城建设成“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确定了打造现代产业之城、打造综合枢纽之城、打造山水生态之城、打造平安幸福之城四项重点任务。

2016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苏浙沪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目标往东看,步子靠东迈、身子朝东挤,位次向东排’,着力打造全省融入苏浙沪的桥头堡、示范区,努力把宣城建设成为苏浙沪要素资源辐射的重要承接地,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客厅’以及展示安徽发展新形象的窗口”这一科学发展思路,再次深化东向融入,为加快宣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018年4月,宣城正式加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标志长三角主要城市开始认同并吸纳宣城。2018年6月,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上海市召开,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金华市、湖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宣城市、芜湖市、合肥市9个市区为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创新发展,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这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从主动融入变为互动一体,上海、南京、杭州等一线城市从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加强与宣城等周边城市的联系,政府间的互访频次明显增多,合作发展的话题更多、事务更具体,从更高层次推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尤其是,发布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覆盖了12个合作专题,拓展到了产业合作与民生工程方面,进一步聚焦交通互联互通、环境整治联防联控、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市场开放有序等7个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项目化、可实施的工作任务,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做法

近两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委要求宣城“成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安徽排头兵”的指示,突出“向苏浙对齐,在全省争先”的工作总要求,以全面对接沪苏浙为抓手,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力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配套性、互补性、协作性不断提高,良性互动机制逐步形成,深度合作的前景不断拓宽。

(一)突出理念先行,推动思想观念等高对接。把思想观念上的等高对接作为首要任务,着力以思想先变,促进观念转变,实现行为改变。一是从观念更新入手。以沪苏浙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经验做法为参照系,在全市持续开展观念更新学习大讨论活动,着力破除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桎梏,不断结合新的要求破立并举,持续深化推进。二是从标杆方向定位。坚持“目标往东看,步子靠东迈,身子朝东挤,位次向东排”,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要素等八个方面明确了具体对接举措,分层确定追赶和赶超目标。三是从互动交流突破。建立了常态化党政对接交流、干部挂职锻炼机制。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上海市松江区、闵行区和杭州、南京、湖州市学习考察,分别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2017年,市委分两批选派55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温州市、湖州市和杭州市萧山区挂职锻炼,对接项目。闵行区、松江区和湖州市党政代表团、杭州市新塘街道先后来我市考察。南京、杭州、常州等市所辖区县分别赴宣州区、宁国市、郎溪县回访考察。

(二)突出科创合作,推动创新要素加速对接。坚持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充分利用沪苏浙人才技术平台等资源,下好创新“先手棋”。一是攀“高枝”引平台。市本级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10多家沪苏浙高校院所、科技孵化器达成合作意向。由云海大数据、天下图等沪苏浙知名信息化企业入驻的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招引近60家企业。全市9个众创空间汇聚各类创客800余人、入孵企业超过100家,一半以上来自沪苏浙。二是花“本钱”筑平台。与长三角生物功能产品研究院、东华软件等21家知名院所企业合作的总投资近100亿元的宣城宛陵科创城启动建设。县市区与沪苏浙院所企业共开展科研项目合作260多项,设立10多家科研示范基地、企业孵化器、院士工作站和人才交流中心。三是下真功聚人才。设立10亿元招引高层次人才创业专项基金,出台新形势下人才政策“30条”,实施“宛陵聚才行动”。2016年以来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0个,入选省扶持团队13个;引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220人。

(三)突出产业承接,推动产业发展融合对接。着力构建与沪苏浙高端产业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与沪苏浙产业互补协调的发展格局。一是强化精准招商,把沪苏浙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沪苏浙重点区域设立10个驻点招商办事处,主动承接项目。二是强化园区共建。全市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与沪苏浙园区签订了共建协议。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吴江经开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加快集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与杭州萧山区合作共建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扎实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示范区规划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确定首批54个合作项目。郎溪十字开发区与浙江海宁开发区合作,承接发展经编产业链,打造中国经编产业之都。郎溪开发区无锡工业园、常州工业园,广德开发区PCB产业园等一批共建园区加快建设,集群式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三是强化产业协同。参加了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积极参与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经济合作。加强旅游对接,打造“华东黄金旅游走廊”等精品线路,做到线路共推、产品互联、市场互补。2017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增幅全省第1,接待国内游客70%来自沪苏浙。

(四)突出互联互通,推动对外开放联通对接。坚持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合作,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着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一是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持续开展“交通建设会战年”活动,3条高速公路与苏浙形成“逆向”同高对接。商合杭铁路、皖赣铁路扩能改造、杭黄铁路宣城境内项目加快建设,杭临绩高铁、宣镇高铁、宁宣黄高铁前期工作快速推进。芜宣机场开工建设。连接上海的芜申运河宣城段三级航道已建成,宣州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有序推进。二是完善提升开放合作大平台。建成国家级开发区2个,宣州经开区升格为省级高新区,正在积极争取设立国家级高新区。建成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成立阿里巴巴宣城*黄山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平台服务线下企业140余家,线上孵化跨境电商企业30家,带动进出口额1000余万美元。三是积极推进高效便捷大通关。宣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关、开检”。2016年5月建成全省首个公路无水港“宣城无水港”,当年我市外贸企业本地报关和采用“宣城无水港”模式进出口货物货值双双突破1亿美元。中鼎公用型保税仓库、绩溪四方保税仓库和全省首个设立在县域的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

(五)突出改革深化,推动环境建设一体对接。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补齐短板,推动我市与沪苏浙全方位对接合作。一是着力打造最优政务。学习推广上海自贸区服务企业“只说yes不说no”、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做法,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完成窗口受理无否决权、行政审批容缺受理、窗口办事“一次办结”三项改革,166项进驻市政务中心窗口权力事项实现“一次办结”,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各类政务服务事项4774项。二是着力共建美丽生态。与南京、杭州和湖州等实行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已联动保障了杭州G20峰会、南京青奥会、乌镇互联网大会等重大节庆活动。与湖州市、常州市建立跨界断面水质监测与城市内河水质监测考核通报机制。推动环境执法联动,加强跨界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突发环境事件的联合应急,建立跨界区域“联防联治联合执法”机制,严肃查处近年来发生的10起跨省非法转移固废案件。三是着力共享民生资源。加强与沪苏浙教育、医疗机构的合作,与浙江2家医院实现异地医保跨省联网直报结算。与南京军区总医院签订双拥共建关系协议,建立诊疗绿色通道,共同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三、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回顾历史,我们得出几条基本经验,需要在往后的工作中认真遵循,积极作为。

(一)保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力。实践证明,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融入沪苏浙,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是我市持续保持活力的动力源泉,更是宣城加速起跳发展的唯一捷径。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咬定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胸怀,正确认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宣城发展的长远意义,主动担当作为,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全力推进。

(二)深入推进体制机制等高对接。长三角目前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当完备,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宣城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必须持续开展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全面对标沪苏浙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敢为人先,聚焦担当,把思想大解放体现在做对、做深、做实上,真正以观念更新促进思维创新、事业革新。各级各部门都要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学习交流活动,持续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对接,全面梳理我市差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探索推行一网通办,着力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三)巩固发展与沪苏浙地区的互动交流机制。经常性开展双向互动的学习考察交流活动,巩固发展与沪苏浙常态化党政对接交流机制,选派优秀干部到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参与办公,以基础设施联通化、产业发展联动化、科技创新一体化、区域市场融合化、生态环保联控化、公共服务共享化为重点,针对推进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动协商解决办法。认真梳理对接过程中遇到体制机制问题,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利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这个平台,争取得以研究解决。

(四)逐步明晰在长三角一体进程中的角色定位。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本着互利共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原则,立足资源禀赋条件,充分运用好我市丰富的生态、文化、农业等资源,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在全域旅游、健康养生养老、红色传统文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等方面的合作共建,体现宣城特色,放大宣城优势,彰显宣城品牌。要深化省级以上开发区与沪苏浙园区结对合作,积极寻找经济协作和产业合作契合点,主动承接先进制造业,重点在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医药等产业领域开展合作。

(作者系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