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敬亭 “江南诗山”(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来源:2015年10月04日《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叶 琦 发表时间:10-14 09:01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敬亭山茶园。

敬亭山广教寺双塔。

敬亭山脚下的水阳江。

李白诗中的敬亭山坐落于安徽省宣城市北郊的水阳江畔,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改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因南齐谢朓《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声名鹊起。而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施闰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诵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便有了“江南诗山”的美号。

车到敬亭山脚下,跨进眼帘的是两座徽派风格的石门坊,上有楚图南的题字和李白、陈毅的诗作。视线透过石门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青葱翠绿的敬亭山满目灵秀,山峦绵延,云漫雾绕,林壑幽深。

人说高山仰止,最高海拔只有324米的敬亭山不需翘首,从山脚出发,快的话一刻钟的时间便能登上山顶。没有嵯峨峥嵘的奇石怪岩、奔流直下的飞瀑,相较大山名岳,敬亭山似乎过于平凡。

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敬亭自古以来就为文人名士所偏爱,留下大量吟诵。游山时在“太白独坐楼” 片刻小憩,抿一盅“敬亭绿雪”名茶,觉灵感顿生、文思泉涌。

自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以来的1000多年间,敬亭山便成为“吟无虚日”的江南诗地。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等佳句名篇,开创了山水诗的新风。

其后,一代诗仙李白七访敬亭山。关于敬亭山,李白作诗45首,其中公元753年的《独坐敬亭山》成了千古绝唱。独坐敬亭,回首蹉跎岁月,抑是怀才不遇、知音难觅?青山与诗人独对,坐看云卷云舒,敬亭山就此在唐诗中定格。如今置身于此,仿佛能聆听一个旷世奇才和一个隐逸诗人间的心灵对语。

从此,敬亭山招来了行色匆匆的旅人——白香山来了,杜牧之来了,欧阳修来了,苏东坡来了,文天祥来了……追寻谢李、挥毫泼墨,自唐至清,300多位书画名家在此留下近千篇作品。陈毅将军也曾写过一首吟咏敬亭山的诗篇:“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在敬亭山,仍存有广教寺双塔和古照亭石坊等诸多古迹,谢公亭、太白楼、李白独坐处等古迹荡涤着历史的回忆。位于敬亭山南麓的广教寺双塔,建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东西对峙、巍峨挺秀,在夕阳的映照下倍感沧桑;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的谢朓楼,登楼可眺全山,“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李白的著名诗歌都源于此,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

同样,敬亭的佛教文化声名远播,敬亭山广教寺在历史上曾经与九华山化城寺、黄山翠峰寺、琅琊山开化寺合称安徽四大名寺,鼎盛时形成“山前山后寺连珠,寺外青山列画图”的景象。据史料记载,清代高僧石涛和尚,在敬亭山广教寺寓居近20年,与宣城画家梅清结下不解之缘,相互切磋画艺,成为中国黄山画派的两个代表性人物。至今山上仍然保留着宋代广教寺双塔、古昭亭坊、虎窥泉等历史遗存。

为适应现代人生态休闲的需要,宣扬敬亭山深厚的文化积淀,宣城市正朝着“天下诗山、国际慢城”的目标不断努力。到敬亭山,不但能听到李白与玉真公主凄美的爱情故事,同样可以领略宣酒文化的源远流长,相传这酒便是李白当年最爱的老春酒。漫步山间,满山遍野的茶林,使人心旷神怡,这里产的敬亭绿雪茶是古代贡品,清代施闰章曾咏:“敬亭雀舌争相传,手制从过谷雨天。酌向素瓷浑不变,乍疑花气扑山泉”。

为建设“国际慢城”,再现李白诗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美丽景象,近年来宣城市以建设公园城市的标准,推进“一山、一河、一湖、多园”等项目建设。敬亭山已经建设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

一条长5.36公里的宛溪河,如同一个绿色的景观轴贯穿城市南北,她北接敬亭山,南连3.6平方公里的宛陵湖,加上多个城市公园点缀在市区,形成了“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优美画卷。深入这座城市,你会感受到她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