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大梁,又名大樑,1909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旌德县南关乡(今版书乡)龙川村一户农民家庭。梅大梁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被捕牺牲,是旌德党史上入党年龄最小、牺牲时最年轻的党员烈士。
梅大梁3岁丧父,兄弟二人由母亲抚养成人。哥哥梅大栋,1924年1月在安源工人子弟学校入党,皖南地区党组织的创始人。梅大梁自幼聪慧勤劳,是母亲做家务的好帮手。梅母教子严格,温和善良,通情达理,乐于助人,常常周济贫苦乡邻。耳濡目染之下,母亲的高尚品质,让梅大梁自小就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梅大梁6岁就读于本村私塾,12岁考入县城凫山小学。192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宣城省立第四师范。这时,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青年领袖恽代英、萧楚女正先后在宣师执教,倡导社会改革,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使宣师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皖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各种进步学生社团如“新少年社”、“互治学会”、“觉社”、“我社”等雨后春笋般出现。梅大梁受到恽代英、萧楚女和同在宣师求学的哥哥梅大栋进步思想的影响,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积极参与 “革新教育”的学潮,结果被校方开除。
1923年,梅大梁转入休宁县万安师范就读。他勤学好问,成绩优良。万安师范学校当局克扣学生伙食费,引起学潮。梅大梁被推选为学生代表,与校方谈判,要求改善学生生活待遇。校方一面与学生妥协,制止学潮;一面对“闹事”学生进行惩罚,开除学生运动骨干,梅大梁也被勒令退学。
1924年,梅大梁回家务农,更加真切地接触到农村实际,体验贫苦农民的艰苦生活。1925年10月,在安源路矿从事工人运动的哥哥梅大栋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17岁的梅大梁投身革命,协助哥哥创办农民补习学校,并担任教师。兄弟俩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教青年农民读《平民千字课本》,以此为掩护,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宣传人人要读书识字的道理,揭露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的社会不公平的原因,说明要改变这种不合理制度,只有起来革命,做到耕者有其田。他们还教唱自编的《农夫四季歌》、《革命歌》等。很快,唱这些歌的人多了起来,不仅校内学员会唱,校外农民也会唱。歌词中的革命道理对广大群众影响很深,深受农民欢迎,先后有40多个进步青年农民到夜校参加学习。11月,梅大栋、曹宣天(农民夜校的另一位负责人)遵照上级指示,决定在夜校学员中吸收进步青年入党,成立“中共旌德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支部”,梅大栋、曹宣天为支部负责人,直属中共中央局领导。17岁的梅大梁成为该支部最早的党员之一。当月25日,梅大栋利用城里办“庙会”的机会,带领40多名夜校学员,举着镰刀斧头图案的红旗,到县城进行宣传,沿途高呼“马列主义万岁!”、“列宁精神不死”等口号,高唱“革命歌”。梅大梁在城隍庙前当众演说,鼓动民众起来革命。
党支部的这一活动在旌德山城激起极大的反响,引起了政府当局和地方豪绅的警觉。当地士绅密报县府,说梅村有“彩色”、“赤化”了。1926年3月,县府知事黎在符颁布“如今后再有私自集会集社者,依法拿办”的告示,查封了补习学校。党组织活动被迫转移,在旌德县城开办“辅仁书店”,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出售《资本论》、《共产党员宣言》、《唯物史观》、《孤军》等革命书刊,影响和教育了一批青年。随着革命理论的传播,旌德党组织得到发展壮大,党员很快发展到30多人。同时,梅大栋通过同学关系,在东乡仕川村创办了一所农民夜校,介绍梅大梁到校任教。仕川村位于旌德、绩溪、宁国三县交界的偏僻山区,远离县城,交通闭塞,文化落后。梅大梁吃住在农家,与群众打成一片,白天在小学教农民子弟读书识字,晚上在夜校教贫苦农民学习文化。他自编《平民识字课本》,一面教农民识字,一面向他们宣传反封建、求解放的道理。春末,在夜校学员中发展了11名中共党员,成立仕川支部。当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革命时期,11名党员根据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均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并于6月14日(农历端阳节)组建国民党仕川独立区分部,这是旌德县第一个国民党组织,梅大梁任执行委员。不久,全县建立了4个区党部,仕川改为第二区党部。国民党旌德县党部成立后,梅大梁是党部领导成员。在梅大梁的领导下,仕川村组织了农民自卫军、农民协会和妇女协会等群众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1926年夏末,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秘书长、中共党员柯庆施到旌德巡视工作,他亲赴仕川村了解农运情况,与梅大梁一起商讨党的工作。10月,北伐军攻占武昌,梅大栋调往湖北,任团省委秘书。不久,梅大梁接梅大栋通知,被派往武昌大学政治系学习,担任该校共青团支部书记。
1927年3月,梅大梁调湖北省委干部学校学习,聆听了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毛泽东等人讲课。“四一二”政变后,干部学校学员举行“讨蒋”请愿活动,梅大梁是活动骨干。6月,梅大梁离开干校,仍回武昌大学从事团的工作,并投身工人运动。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武汉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学校团组织遭破坏,梅大梁离校回旌,重返仕川小学任教。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旌德县地方反动势力对革命群众疯狂镇压,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半个月内关押拘捕了80多人,各种群众组织均遭破坏。5月16日,为反抗反动政府的镇压,旌德党组织毅然发起武装攻城暴动,因组织仓促,暴动失败,起义总指挥王庭甫被杀害,党组织也遭破坏,暂时停止了活动。8月,中共旌德特支在西乡成立,梅大梁任特支委员,秘密恢复三都、仕川等地的党组织,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8年4月,吕宝璋接任旌德县长,成立“清党委员会”,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派特务江植之任“党务整理委员”。旌德县教育局反动局长江养吾勾结江植之、吕宝璋,疯狂迫害进步知识分子。为了回击反动势力的进攻,提振群众信心,同月,中共旌德特支在西乡下洋村召开了中共旌德县党义研究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全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在下洋、三都、仕川等地建立分会,开展以反动教育局长江养吾为主要攻击目标的斗争,以教育界为突破口,发起“倒江运动”,散发传单,上书省厅,要求撤换其局长职务。梅大梁作为三都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决定梅大梁负责仕川教育分会。会后,梅大梁组织旌德东乡各小学教师,开展对反动教育局长江养吾的斗争。
1928年11月18日,江植之、吕宝章、江养吾等人狼狈为奸,下令镇压小学教师“暴动”,逮捕了梅大栋、梅大梁。反动县长吕宝璋亲自带领行动队去仕川小学逮捕梅大梁,从他住处搜出一些革命书籍,并以此为据,认为梅大梁是旌德仕川暴动的“主谋”,将他与梅大栋同时判处死刑。12月2日,梅大栋越狱逃走。12月10日,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以“策化小学教师暴动”的罪名,将梅大梁杀害在城东水冈门外。梅大梁牺牲时,年仅19岁。
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梅大梁为革命烈士,向烈士家属颁发了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署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