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1977,我难以忘却的两次考试——我的高考我的梦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12-27 13:14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是中国当代史上一个十分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时期。其明显的分水岭就在1966年。被后来永载史册的两个震惊中外、波及神州亿万家庭的“革命运动"就发轫于此。一个就是起始于1966年5月16日以后,经历十年之久的文革;另一个就是自1968年10月后的又一个历时十年的全国17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城市知青向农村、边疆大迁徙运动。

作为1966年高中毕业的那届学生,我们应该是那两次“史无前例”运动的亲身经历者,而且很荣幸地被后来的历史冠以“老三届”的称号(统指66、67、68三届初髙中毕业生,也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主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所谓“老三届”知青中,完整学完整个高中课程,文化程度最高的,无疑就是1966届的高中毕业生。

因为,1966年5月初,我们就都已经完成了髙中学业,考完了毕业考试,进入了紧张的“复课迎接高考”阶段。谁知后来的形势发展就到了“停课闹革命”“暂停大学招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那特殊而又漫长无奈的历史时期。在历史潮流的裹袭之下,我像全国各所中学66届髙中毕业生一样,经过文革,满腔激情,听毛主席的话,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地积极投身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伟大历史运动之中,于1968年10月31日下放到本县髙湖公社和平大队。

起初,我们这些城里学生,还有芜湖、合肥和上海的知青,无论文化高低,都得从头做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生产队社员一样,学习和从事各项农活。从拔秧、插秧、耘草、割稻、掼稻、晒稻到送公粮、担塘泥、挑化肥、抓灰粪等等,所有农村生产所必须的农活,都得认真学习,细心体验,耐心实践,以获得生存的更多机遇和博得贫下中农的好评。

两年后的1970年,招工、招生(推荐)开始。政治条件第一,不讲文化程度,哪怕是小学生,或连初小都未上过的,只要是家庭成分优越,都可以招工或推荐上中专、大学。我和那些家庭情况不太好的知青一样,早早地被屏蔽在招工招生大门之外。这种歧视,并不常现于日常生活和平时与社员的相处之中,我们之间仍是那样无拘无束,仍是那样朝夕相处。偶尔有些表现,也只是表现在那招工招生后的关注的眼光中。它主要是在少数掌权者(比如生产队长或大队支委)闭门开会研究知青去向时,才更显现出它的无情和无理。

一直到了1977年,到了中国历史大变革的这一年,到了粉碎“四人帮”,左的禁锢被打碎,“阶级斗争为纲”将被唾弃的这一年,也就是我高中毕业十一年,上山下乡十年后,并随后即将彻底结束的这个重要时刻。随着共和国命运的巨大转折,随着历史风云的彻底变幻,我们才迎来了人生道路上的一片光明前景。

1977年,再度复出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技教育工作座谈会,透露要在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停止十年的大学招生考试。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这条重磅消息,举国震荡,世界侧目。

当时,我还在公社中学任代职教师。下乡这么多年,我大多数时间,经同学介绍,在乡下初中任教。书本知识倒没有完全丟掉。直到听到广播、看到报纸上大学恢复招生,并且凭考试择优录取的消息,我那颗蛰伏已久的上学欲望,悄悄地自然而然地萌动了。特别是对66届高中毕业生,年龄放宽至30周岁,婚否不限的优待政策,更激起我毅然决然报名参考的决心。这也是改变我目前状况的唯一最公平的出路。

这时候,离安徽省高考时间也只有不足一月。我一面正常教学,一面利用晩间备课之余,加强复习巩固。主要是数学和史地。我报考的是文科。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政治和史地。1977年12月10、11日两天考完。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具拨乱反正的一次冬季高考。由于本人此前曾获得一套发给下乡知青的《青年自学丛书》(上海市革委会委托出版发行,慰问上海知青),语数理化史地以及社会发展简史、辩证唯物主义基础等方面内容都有所涉及,因此对我加深知识印象,扩大知识范畴,更好应对考试起到不少帮助。整个考试下来,我总的感觉不太难,卷面上的内容也大都能答之十之六、七。特别是文科数学,考的基本是初中内容。因此总体自我感觉良好。

果不其然,半个多月后,安徽省高考成绩出炉,初选名单公布,我果然名列其中。我记得我们广德中学66届高中毕业生全县只有33人。在当时全县40多万人口中,可谓是凤毛麟角。但由于十多年后,这届高中毕业生大都工作、结婚、生子,有了家庭,远离课本也已多年,尽管1977年报考条件放宽,真正参加这届高考的也只有两三人,且只有我一人进入初选名单,值得庆幸,值得自豪。

随后得到通知,集中到县医院进行了身体检查。我只看到同公社的一名中专达线女生也参加了体检(后此人录取了芜湖卫校)。此后,我便顺理成章地等待入学通知。然而同时,我还有个十分棘手和焦虑的事困扰于心。当时政策规定,正式职工五年以上,可带薪上学。而代职教师非正式职工,即无法带薪入学。而我已结婚,有了家庭和孩子,真的无薪上学,那经济上的困难和家庭生活的窘迫是无法想象的。如不去上学,那又怎能彻底改变现状?真正到了进退两难,难以抉择之地。

谚云,天无绝人之路。恰在此时,公社因我髙考初选入围,认为文化基础牢固,特推荐我参加全县教师选拔招干考试。当时全县共三十一个公社,每个公社推荐一名民办或代职教师参考,择优录取前十名为国家公办教师。考试地点在县教育局会议室,来自全县三十一个公社的31名考生同堂竞技,共考了政治、语文、数学三门。

一周后,成绩公布,我以第三名成绩成功入选。当年底前就办妥了所有选调、转干、入编手续,成为一名正式的国家公办教师。这是我1977年参加的第二次,也是关乎彻底改变我工作和生活窘况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后来有知情者告知,当时县里正召开宣传工作会议,为了1977年十个招干指标临近年尾,各公社宣教干事纷纷竞争,相持不下。正好此前高考恢复,于是就决定每个公社推荐一人参加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才有了我参加的第二次考试。

1977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最不可忽视的一个年份。是中国由动乱转向大治的转折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始点,是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准备点,更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实事求是作风回归的重要节点,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奏年。我有幸躬逢其盛,参加了难得的两次考试,并且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在回想起来,确实值得记录在兹,以纪念那个伟大的时代。

【责任编辑:靳琼靓】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