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树森
第1091期
清末民初,湖北、河南、安庆、浙江等地民众相继迁入皖南。在客民、土著相处中,鄂东花鼓调、河南灯曲与宁国民间歌舞合流演唱,又吸纳徽剧、京剧、高腔艺术的有益成分,经历80余年的演变,形成以宁国官话(湖北话)为语言的新剧种。该剧种由宁国播植于宣城、广德、郎溪、昌化、安吉、长兴、高淳、溧水、溧阳、句容、江宁、南京等地,1954年被安徽省文化局定名为“皖南花鼓戏”,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如果说皖南花鼓戏是当代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束鲜花,那么宁国花鼓戏则是其中最艳丽的花朵。
01
剧团成长沐浴党的光辉
1950年,政务院制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1951年4月3日成立中国戏曲研究院,毛泽东为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并在1956年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发展科学、繁荣文艺的“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改方针指引下,我国文艺战线广泛开展以“改戏、改人、改制”为主要内容的戏曲改革。“改戏”,清除剧本和舞台上的封建糟粕和有害因素;“改人”,帮助艺人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文化业务水平,将“戏子”转变为文艺工作者;“改制”,将江湖班社改为正规剧团,废除旧班社中的徒弟制、养女制等不合理制度。
在这一背景下,1951年秋,宁国县文化馆为扶持地方戏,将分散在偏僻山区卖艺或弃艺务农的艺人召集到河沥溪镇,在街头搭台唱戏。安徽省戏改工作会议(1952年5—7月召开)后,县文化馆干部薛子俊在县文教科的支持下,立即投入花鼓戏抢救与剧团组建工作。邀张继昌、傅安华、蔡秀云、陈宗美、钟汉臣等20多位艺人,开办艺人训练班、筹建剧团,9月成立“宁国县人民楚剧团”,开展季节性演出。
当时,河沥溪工商界人士捐资兴建了人民剧场(木竹结构的草棚,1200多个座位),经常接待京剧、越剧,认为花鼓戏不能登大雅之堂,将其拒之门外。文化馆几经周折,让剧团走进人民剧场,剧团才有固定演出场所;又帮助艺人解决食宿困难;艺人们要求将“土改”分得的土地委托互助组代耕并支付一定代耕费,以专职从艺,为此,1953年5月县政府批准该团为自负盈亏的专业剧团,并更名“宁国县花鼓戏剧团”。1960年1月在城关建成东风剧院,剧团迁入,从此有了住所和舞台。
剧团成立之初,收入分配实行厘头行当制 ,1955年下半年改为厘头分成制,1959年6月转为地方国营剧团,实行演职员固定工资制,剧团经费不足时由县财政给予资助,免除了演职员的后顾之忧。
花鼓戏艺人乍到河沥溪,在人民剧场首演出现冷场,加之一些市民不习惯花鼓戏的帮腔(一人唱、众人合),台下有人起哄,用石头砸汽油灯,县文教科长林荫及河沥派出所干警及时平息了事态。为使剧团扎根城区,县文教科指派薛子俊进驻剧团,帮剧团找差距,开展排练与传统剧目的整理。没有服装、道具、布景、灯光,艺人们就省吃俭用,积攒2000余元,到上海购置一批行头。年底,将冷场后重返农村沦为艺丐的部分艺人接回剧团。
1953年春,省文化局派戏曲音乐工作组干部卜炎、时白林等5人来宁国辅导戏曲,挖掘整理唱腔。同年8月省文化局将宁国剧团列入全省11个重点剧团。其时,剧团雇请盲人秦可荣拉胡琴托腔,与薛子俊组成双人乐队,用胡琴过门取代帮腔。后来乐队增至7人,又添笛子、唢呐。卜炎改编的“四平调”旋律优美、顺口流畅,也启发了剧团人在音乐伴奏、服装与道具、布景制作、人物化妆、灯光设置、剧本分析、人物塑造等方面不断创新,以集体排练取代以往的口传身授,使表演有层次、剧情有高潮。重点排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连演17场,场场客满;移植传统剧《白蛇传》《张羽煮海》,同样获得好评,人民剧场日夜爆满。1954年4月,新老演员集体改编的传统剧《拦马》《绣荷包》《打瓜园》,由老艺人钟汉臣、蔡义莲、陈宗美参加徽州地区会演,9月蔡义莲等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人们开始对花鼓戏刮目相看,不少人还热衷此剧种。
为充实新生力量,1956年9月,县文教科在中小学教师、中学生、业余剧团中,经面试录取10余人,这批有一定文化和表演基础的青年,经过舞台实践,在戏曲行当中均能担任主演。从教师队伍中选调汪仕学、汪允强、晏道容、李凤生进剧团,分别担任政治指导员、团长和业务干部。政治指导员负责做演职员的思想工作,协助团长审查剧目,把握演出的政治方向;业务干部负责业务建设。后来的政治指导员、团长,由省文化局或县政府派任。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和文化局长也常来剧团观看排戏。
1959年剧团演职员增至71人,1979年73人(其中演员25人、演奏员12人、舞台美术人员2人、灯光装置人员3人、学员13人)。
党组织不仅鼓励艺人思想进步,还给出路、给荣誉。1958年,蔡秀云、陈宗美分别调入芜湖专区艺校、花鼓戏剧团任教;1963年5月,蔡义莲被推荐出席全省建设社会主义劳动模范大会;很多演员在剧团入团入党,“文革”结束后有的人被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1985年9月剧团并入宣城地区皖南花鼓戏剧团,56名演职员由县政府安排工作,徐建华等15人调入地区剧团。
有了党的关怀和领导,才有花鼓戏剧团的创建与壮大;党的光辉沐浴着这一剧种成长、开花结果。
02
坚持“两为”方向
宁国剧团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和上级文化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奉献正能量的精神食粮。
每年为县里大型会议和上级在宁国召开的现场会演出,经常赴县外为大型会议演出。如,1971年3月为“全省血防工作现场会”演出,9月为“安徽省贯彻落实全军民兵座谈会纪要代表大会”演出,1972年1—2月赴省汇演现代戏《后方前线》,1976年6月以《夺车》参加安徽省农业学大寨文艺会演,1977年5月应邀为在休宁县召开的“全国茶叶工作会议”演出。
剧团多次赴板桥等革命老区开展春节慰问演出。1961—1965年,每年送戏下乡3个月。演职员肩挑汽油灯、戏服、道具、行李,翻山越岭,演遍全县42个公社和30%的大队、生产队。“一条扁担挑遍全县”“上山到顶下乡到边”,是他们送戏下乡的真实写照。每到一地,先给烈军属、五保户挑水扫地,再清扫村道和戏场。在区镇所在地集中演出,有时应群众的邀请,剧团分成两三支演出队到偏远的大队、生产队演出。深夜散戏时,演员们在桥边、山道拐弯处,用点燃的葵花杆、汽油灯为观众照路,为欲看戏的瘫痪老人背接背送,农民称之为“雷锋剧团”。1966年6月“文革”爆发,剧团一度停止演出。1970年5—7月全体演职员下放山门、大栗树、凉亭3个大队锻炼,分成3个小组分别采风、演出、参加生产劳动。
工地、军营同样留下演员的足迹。1970年底,22人组成的慰问团步行40余里,到皖赣铁路工地12个地点慰问演出。1972年2月,应邀为祁门县驻军121部队作春节慰问演出,战士们排成两里长队夹道欢迎。
建团以来,为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剧团发挥着宣传党的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鼓劲的作用。50年代为宣传《婚姻法》,上演过《绣荷包》;1959年10月县委“大战三秋广播大会”后,剧团将三秋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编成演唱材料,运用花鼓戏、快板、相声等形式,通过广播站向全县广播,鼓舞了社员的干劲。1964年10月后,移植京剧样板戏,或创作思想健康的现代戏,上演《血泪仇》《小二黑结婚》《两个母亲》《丰收之后》《红岩》《龙江颂》等数十个有教育意义的节目。1965年下乡演出,先以幻灯片宣传雷锋、王杰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和农业科普知识,深得农民的喜爱。
03
执着艺术追求
演出质量是剧团的生命。多年来,剧团及艺术工作者努力提高思想觉悟,砥砺演技。
1956年10月至1957年,剧团成立以老艺人傅安华、蔡秀云为主的剧目整理小组,对105个传统剧目和80多曲传统唱腔摸底,发掘剧目138个、记录114个、整理11个。对观众较为熟悉的《大清官》《小清官》《荞麦记》《卖花记》《采茶》《假报喜》等60多个传统剧目,边整理边演出,逐步形成固定脚本,改变过去言传身授、随口编词的“唱水戏”做法。
为提高演出水平,剧团坚持正规排演、新老演员帮带制度,追求创新。逢重要演出必“战前动员、战后总结”;讲求舞台监督;注意选送学员到外地培训,如1958年8月送王本儒参加省艺专首期表导演培训班,1979年3月安排汪勇等9人参加徽州地区首期文艺训练班,选调吴宗良参加1984—1985年省艺校举办的导演培训班。
为增进演技,演员们视戏如天大,特别敬业。平日排演或正式演出,即使家里有人重病或去世,也不中断演出。演员刻苦练功排戏的事例不胜枚举。如:1977年在安吉县章村演出时,徐建华面部浮肿仍坚持演出;蔡义莲、甘瑞琴、余次凤等多位演员常常深夜在被窝里用电筒照着看剧本,记诵台词;下乡行路脚底磨出泡或身体跌伤,在乡村“打地铺”都不在话下;早晨练功、白天排戏、晚上加班,成为演员的常态。无论剧本分析、舞美设计,还是演出中的招式、唱腔、表情,演职员都精益求精。
在剧团如火如荼的岁月中,多次赴徽州、芜湖、安庆、武汉等地演出。1957年7月底在宣城县城,与不期而遇的庐江县黄梅戏剧团、淮阴京剧团形成擂台竞演,宁国剧团胜出,连演40多天。1960年6月在安庆上演《四姐下凡》轰动全市。1961年3月在武汉演出《红楼梦》《假报喜》《扫花堂》,历时两个多月,受到湖北省京剧院的好评和《武汉晚报》记者的采访。1977年初在杭州连演一组小戏24场,场场座无虚席;1978年8月在南京市连演《秦香莲》22天;1979年1月现代小戏《金竹岭》赴省调演,受到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等领导的接见。
1995年,安徽省农村工作会议专场艺演,宁国演出结束时,卢荣景、回良玉与王本儒合影
经过演职员多年的努力,宁国花鼓戏达到较高水准,获得奖项多多。据不完全统计,剧团存在的34年间,排演传统戏193本、现代戏173本,其中创作或改编剧目54个,有35个剧目参加地区以上会演调演。如:1956年7月省首届戏曲会演中,《摘南瓜》剧本获奖,团体获演出奖、演奏奖,6人分获配曲奖、演员奖。《两个饲养员》《绣荷包》剧本曾由安徽、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摘南瓜》《龙江颂》《夺车》中的唱段,为安徽、江苏、浙江、江西、中央广播电台录播。《人民戏剧》刊登现代小戏《夺车》的剧本及两幅剧照。1973年1月省广播电台前来录制《龙江颂》唱腔,之后安徽、浙江、中央广播电台相继播放选段。1979年安徽省文艺创作调研,宁国剧团王本儒获导演二等奖,周荣华获作曲二等奖,黄宝趁获舞美设计奖,徐建华获演员二等奖,胡永杰获编剧三等奖,宋根国、陈艾香获演员三等奖。
(作者系宁国市委党史和地方志室干部,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