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树森
第1092期
04
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总体看,以宁国为代表的皖南花鼓戏有如下艺术特色:
一是传统剧目多。剧目形式大致分为大戏、折子戏、花腔小戏3类。从清末到解放前夕的50余年间,皖南花鼓戏积累剧目147个(大戏43个、小戏104个),经解放后历年挖掘、抢救,搜集到大戏37个、小戏87个,部分剧目由省文化局编入《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传统剧目中,喜剧较多。主题有如下方面:1、提倡勤俭持家;2、批判嫌贫爱富、忘恩负义;3、追求爱情、幸福;4、倡导伦理道德和家庭和睦;5、表现劳动人民善良互助、乐观情趣;6、反映除暴安良、平冤昭雪;7、借助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人们的精神寄托和憧憬。多数剧目人物鲜明、情节生动、语言朴实。
二是曲调分主腔、花腔两部分。以“淘腔”“四平调”“北扭子”“悲腔”为形式的主腔,富有表现力,用于大本戏;花腔有80多曲,多系灯曲和民间小调,多用于歌舞小戏,有特定的锣鼓伴奏。解放前,演唱均有帮腔(演员每唱完一句唱词,由锣鼓师及后台演员接上尾音齐唱),以渲染舞台气氛,解放后逐步用管弦乐器伴奏取代帮腔。
三是语言、鼓点风格独特。皖南花鼓戏主要以湖北话为语言;伴奏鼓点(又称锣鼓经)不同于徽剧、京剧等剧种,随曲调节奏变化而敲打,如“采花调”“佛调”;唱词(多系民歌的变体)和道白质朴粗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四是常用扇子、手巾、腰带和舞蹈动作,表现人物形象及内心情感。有“双荷花”“单荷花”“盘腰”“滚身”“燕子掠水”“大翻花”“小翻花”“双扇子”“蝴蝶飞”等表演程序;有“云步”“浪淘步”“抢步”“跳步”“喜鹊登梅步”“半蹲步”等舞蹈步伐。有的动作直接从农民生活中提炼而来,同一动作视角色不同,又有粗细、刚柔之分。丑角表演更为丰富,分为扇子丑、正丑、杂丑、丑旦、彩旦5类,均有风趣、辛辣、明快之特点,既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也有适当的形象夸张。
较之他县,宁国花鼓戏又有独特之处:①宁国戏湖北话纯正。宣城戏虽以湖北话为语言,但其地方话中夹杂江淮官话;在河南后裔较多的郎溪、广德,花鼓戏语言河南调偏重,故上世纪60年代芜湖专区文化局曾提倡皖南花鼓戏道白以宁国戏为标准。②宁国剧团坚持正规的排演制度,追求创新;要求演员全神贯注,整场演出要像“刚出笼的包子——热气腾腾”,故宁国戏更有激情。③宁国剧团创作的现代剧有时反映畲族风情,这也有别于他县。
05
宁国花鼓戏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宁国花鼓戏剧团发展过程中,三代艺人累计百余人,各有千秋。其中对花鼓戏的传承、定型、发展做出较大贡献者有:
蔡秀云(1887—1960),艺名蔡瓜,宣城县孙家埠人,祖籍湖北随县。22岁师从“金聋子”唱小生,中年改唱须生、老生、花脸、婆旦。民国年间他历尽艰辛,也常在宁国县演出。51岁双目失明,由其女扶上舞台,坚持登台献艺。1952年牵头组建宁国县花鼓戏剧团,1958年调芜湖地区艺校任教师。口授传统剧本30多个,为继承传统戏曲艺术作出积极贡献。他戏路较宽,能演京剧、徽剧、花鼓戏,生旦净丑皆通,尤擅长生行艺术,唱腔形成完整体系。他是“小生淘腔”的创始人,唱腔清脆洪亮,又略带河南“北妞子”韵味,极富感染力,扮相英俊,台风大方。
陈宗美(1917—1977),又名仲美,宣城县人,原籍湖北鄂州。22岁拜师,成为耿调生角艺术的后起之秀。1952年入宁国剧团,1958年调入芜湖专区花鼓戏剧团。他根据人物性格、感情变化和自身嗓音自创一派。其削板淘腔韵味浓郁、音色浑厚,吐字清晰、节奏稳健,人称“陈派唱腔”。表演细腻,着力刻画人物性格,以风趣幽默见长,成功塑造了梁山伯、许仙等人物形象。化妆精细、着装得体。代表作有《珍珠塔》《二会楼》《打瓦》。
涂老五,为宁国花鼓戏最早组织班社的领头人。从小随祖父自湖北迁居孙家埠,后定住宁国县。6岁随父玩灯,20岁拜师学艺。他创造了淘腔的送板、连板,广收门徒传授小生唱腔。
钟汉臣,1914年生于宣城县水东。20岁从蔡秀云唱旦角,后唱生角。1953年入宁国剧团,1956年在省首届戏曲会演中获演员二等奖。能唱“八大角”,嗓音宽厚洪亮。
蔡义莲,蔡秀云之次女。年14拜师叶富贵学花旦。1952年协助其父筹建宁国剧团。她是花旦和旦行艺术的主教老师,曾任剧团副团长。在华东区、省、专区会演中获奖,1963年5月出席全省建设社会主义劳动模范大会。
傅安华,1901年生,原籍无为县,12岁始学戏。曾口述大戏7个、小戏23个,占整理传统剧目的40.3%。在整理《卖花记》《四姐闹东京》中付出很多心血。
孟正华,郎溪县人。23岁拜张宗棠唱小生,后改唱老生。对传统剧目的语言、音韵做过修订,“仙腔”“阴司腔”“取经调”“高拔子”等唱腔均由他吸收高腔艺术改变而成。
陈正义,擅唱皮影戏,也唱花鼓戏。他制作的刀枪、剑戟、步枪、手枪等精美逼真,与詹金鳌共同制作的140多件道具于1965年9月选送北京展览,受到文化部副部长和首都文艺界专家的好评。
刘明公,1957年调入宁国剧团,从事配曲、演奏。编写的《皖南花鼓戏花腔曲集》,记录、整理传统、现代戏曲花腔80多种。
高卫国,宣城县水东人。自小随叔父吹唢呐,1954年入宁国剧团。在《摘南瓜》《儿女婚事》中各有一唱段全用唢呐帮腔,其演奏婉转缠绵、迷人心醉。
徐建华,1952年生于宁国县城关。1970年考入宁国剧团。主演《杜鹃山》《秦香莲》《碧玉簪》等数十个剧目,以唱腔委婉、表演细腻深受观众喜爱。1982年主演现代戏《春嫂》,被省委省政府推荐为中共“十二大”演出,受到北京文艺界、新闻界的好评。1985年调入宣城地区花鼓戏剧团。1987年、1997年均获省级“个人表演一等奖”。
王本儒,1937年生于宁国县默林乡。6岁随伯父学唱京剧。1956年考入宁国剧团,1958年8月参加省艺专开设的第一期表导演培训班。常演丑角,导演数十个剧目。执导的《秦香莲》《十五贯》《霓虹灯下的哨兵》场场爆满,自导自演的《假报喜》为1995年安徽省乡镇企业“1235”工程现场会演出,掌声经久不息,剧组演员受到省、地、县领导的接见。执导的畲族民歌剧《金竹岭》被省文化厅评为导演二等奖,受到戏剧评论家刘亮的高度赞赏。退休后多次应邀随京剧联谊会、社区艺术团在宁国市内外演出。
王本儒演出《假报喜》剧照
周荣华,宁国县东岸人。1960年入宁国剧团。在宣郎广演出时,用录音机对各团老艺人现场录音,记录东路、西路花鼓戏唱腔。他谱曲的《龙江颂》经典唱段,随人物感情的变化与板式的转换,将花鼓戏糅合得恰到好处,令观众拍案叫绝。
06
宁国花鼓戏在创新中传承
虽然宁国剧团并入宣城市剧团已30余年,但花鼓戏仍在三津大地传承。
——2012年6月,对花鼓戏情有独钟的原剧团一些艺人偕同其他剧团演员成立“凤鸣皖南花鼓戏剧团”。
——2015年12月成立宁国市戏剧家协会,2017年1月剧协成立“皖南花鼓戏研究会”。市剧协成立以来,积极支持市内华金皖南花鼓戏剧团、常春戏剧艺术有限公司等团体的创作、演出活动,使之取得长足进步。
华金剧团创作的小戏《爸爸抱我过去》,2018年入选省文化厅剧本孵化、打磨计划。小戏《妈妈的布鞋》,2018年由市剧协(受市纪委监委委托)打磨成廉政题材的戏剧作品,巡演15场,近万名党员干部观看;于2019年11月获宣城市戏曲大赛一等奖。2018年9月,国家艺术基金地方戏青年评论人才培训班学员前来宁国调研,观看了这两部戏并给予好评。
常春公司创作的小戏《水文小站》,于2019年4月入选2019年省文旅厅剧本孵化计划。该公司于2019年携《妈妈的布鞋》《扫花堂》《水文小站》,代表宣城市赴上海参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首届民营院团戏曲交流演出;10月携小戏《妈妈的布鞋》参加安徽省优秀现代小戏汇演。2020年4月,小戏《寻找平一》入选2020年省文旅厅剧本孵化计划;5月小戏《逆行者》入选全国抗疫题材重点剧目(全国仅34个剧目)。
凤鸣剧团在宁国市社区、厂矿、学校、乡村演出200多场。
——市剧协在传承花鼓戏方面亦积极作为。2017年11月,举办“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研讨会”,邀请时白林、侯露、李龙斌、钱桦等1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协同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成立“皖南花鼓戏”非遗传承班,首期招生10余名。2020年5月,会同常春公司完成皖南花鼓戏声腔的录音,使该剧种音乐得以永久保存。
(作者系宁国市委党史和地方志室干部,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