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余
1004期
太平天国战争之后,江南人口锐减,往往百里无人烟。而豫东南信阳地区却人口暴增,很多老百姓处于衣食不保的境地,在此背景下,就发生了现在称之为“环太平湖的一次人类大迁移”。
故土难离,那些甘冒风险去异地打拼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生活所迫;二是他绝对不是一个平庸之辈。
我的祖辈王永亨就属于第二种人。
王永亨(1825—1903)。约1865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携妻带子,“一旦箩筐下江南”。他们离开故土(河南光山县牢山,现在殷棚乡),碾转来到安徽省建平县石佛保(现在的郎溪县姚村乡夏桥村)扎根落户。从现在的高速最佳捷径距离测算为五百四十五公里。而一百五十年前的交通距离最少是现在的三倍还多。路途的崎岖和社会不稳定,其艰难程度完全可以想象。
王永亨迁到姚村后,由于他精明能干,很快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获得众多移民的拥戴,并且和当地土生土长的大姓望族姚氏家族做到了和睦共处。
到了王永亨的孙子辈,也就是我的爷爷王正得那辈,家业是越做越大。不但收购了方圆几十里的良田,还建筑了一栋四间三进带天井的楼房,取名“王家新湾”。房屋雕梁画栋,在当地曾经风光无限。据我父亲说,当时建此房屋,共用了足足一个两担水水缸的洋钱,由此可见当时家庭殷实程度。可惜此建筑被毁于文革后。
王永亨,只是光山祖籍地王氏家族外迁成员中的一员。由于原来的家谱派行排序已经用完,而家族成员却在不断增加。为了延续血脉香火,光山县秀才王正德(珠公第十四世孙)开始四处奔波游说,筹措资金,酝酿修订新的家谱。此举得到我的祖父王正得的大力支持,并成为家谱修订的主要资助人。
1926年前后,秀才王正德同另外两人(具体名字不清)开始搜集整理所有祖籍地外迁到江西省永修县,安徽省郎溪县,江苏省溧阳县的宗人资料和信息。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在没有交通和信息联络、特别是地区跨度大的情形下,要想完成这项任务,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主编王正德为此吃尽了千辛万苦,也为整个王氏珠公后裔家族立下汗马功劳。
据我父亲回忆,当时他们以王家新湾为中心,然后辐射周边三省,耗时三年半(1929)终于完稿。完稿后,我爷爷给足了返程的盘缠银资(包括印刷的资金)。不料想他们半道被土匪打劫一空,只好又返回王家新湾。我爷爷重新出资,并派枪兵护送至芜湖码头上船。
民国17年2月(1928),被命名为《双白果树王氏家谱》的家谱在河南光山县“义生名”印刷完毕。家谱详细地记叙了该支王氏由光山县仙居迁往牢山(殷棚乡)的经历。并记录了祠堂名称由“广槐堂”变为“双白果树堂”的原因,是因“不忘三槐之世泽”,到爱其树(双白果树,该树现仍在殷棚乡小王洼,已被有关单位列入保护对象)可与三槐争荣而易名。从中得知该支王氏远祖出自著名的“三槐堂”王氏。
该家谱图文并茂,详实地记叙了第一世“珠”及其后裔的发展历程。是一本完整的家族档案史,只要你想查阅核实哪个人,都能在里面追根溯源,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尤其是《族训八则》,更是满满的正能量。也是后世王氏家族必须谨记遵守的规则。当然,由于时代的背景不同,有的章节与现代节奏不合拍(如第四条),摘录如下:一敦孝弟,二重耕读,三习勤劳,四务正业,五戒争讼,六崇节俭,七睦宗族,八和乡党。
在此特别要提的是,《双白果树王氏家谱》编撰完稿后,祖籍地的众多社会名流雅士为此家谱留言作序,为家谱增色加彩,尤显珍贵。其中有汝南县知事夏和清,时任内阁中书、工部主事、进士杨炳震和江苏候补知事李炎康等。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传承的脉搏,也是家族亲情延续的纽带。无论你身居何职,无论你身在何地,祖籍地的名片,始终烙印在你的心里,分量很重!祖籍地的前世今生,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你永远的牵挂。
(作者系郎溪县姚村乡文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