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白阳岗、瑞草魁与陈全荣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3-30 15:04

王心余

第1115期

一、发展滞后的白阳岗

知道白阳岗的人不多,但是知道茶中奇葩瑞草魁的人不少。

白阳岗,位于郎溪县姚村镇西,大约离姚家塔三公里,属于偏远山区。原来的白阳岗,我们并未有见到岗在何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深深而又蜿蜒的溪沟。崎岖不平的土石路就依附在溪沟一侧。住户沿溪沟两岸依势而建,极为险峻。溪水时而清澈见底,时而浑浊恶臭,异味是麻塘又放石灰水了(嫩毛竹截断,放在挖好的塘里用石灰腌制,作为造土紙的原料,工艺成熟时要放掉石灰水),每当至此,溪水不但异味难闻,溪里的小鱼小虾又要遭到灭顶之灾。

像大多数偏远山区的老百姓一样,白阳岗人淳朴善良,极具同情心、好客憨厚,甚至还带着狭隘,他们每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

就是这样一个偏远穷壤,却也曾风光了几年。那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他们林地资源丰富,一般四五口之家一年的林业净收入有一万多,在当年,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数字。当全国各地出现打工潮的时候,他们却在家里悠闲地搓了四五年麻将,让附近的人羡慕不已。可是好景不长,随后几年的林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一落千丈,当他们不得已也要外出打工时,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很精彩了。

更要命的是,白阳岗属双重行政管理:二轻局辖下的非农业户口和姚村乡辖下的农业户口,其结果是双方都不管,当全国各地大张旗鼓的搞村村通工程时,双方扯皮扯了七八年……这样就更加拉大了与之比邻乡村的发展距离。

二、白阳岗的能人决定创业

穷则思变。有人在面对压力和命运注定给于的低起点,往往选择消极沉沦,自认倒霉而不思进取。然而对于一个不相信命运的人来说,挫折和逆境,是他人生和事业走向成熟和完美的加速器。他不会自甘堕落,我们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精彩的翻盘。

陈全荣,一个带有刚毅性格的退伍军人,就是属于后者。

你和他交往,会发现这个憨厚朴实的山里人,谈吐举止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那种刚毅和远见卓识、果决而又极具魄力的思维、那种想办事,能办事,会办事的实干精神。1985年,年近五十的他,眼看周边的迅速发展和崛起,而自己的家乡却明显落伍了很多,为此他心急如焚,夜不能寐。他很想为家乡办点实事,但自己已经到了尴尬的五十年龄。

这个时候,他那不服输的性格站了上风,所以他下定决心:必须为家乡也为自己能走上富裕道路要奋力一搏。经过深思熟虑,他觉得,只有立足家乡特产,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才是唯一选择,而这个品牌就是曾经的五朝贡品,曾在中国茶坛享有很高声誉、却在近代失传的鸦山茶——瑞草魁。

三、瑞草魁的起源始末

说起瑞草魁,我们就不得不说鸦山。也就是说,瑞草魁茶叶的真正发源地是在鸦山,所以又有鸦山瑞草魁之称。其实鸦山与白阳岗山脉的直线距离也就在两公里左右。鸦山茶独特的茶树品种也就是分布在鸦山附近最多五公里以内的区域内。

但鸦山和白阳岗的名气自古以来就不在一个平行线上。因为鸦山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商业小镇,鼎盛时期有商埠百家,生意很是兴隆。它东南辐射广德并延伸至浙江安吉、湖州,东北交联江苏宜兴、高淳并延伸至南京,西部翻越鸦山岭,就是千年古镇宣城市的水东镇。又由于是重要的徽商古道,历史上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现有史书记载的现代战争就有几起。而鸦山茶叶型纹特别,又生长在四季野花飘香山丛里,正因为有上述巨多因素,经过特制技术烘烤的鸦山茶叶,才在南来北往的商客心中留下了极为特殊而回味无穷的印象。

鸦山茶最早载入史册的是唐代,后宋元明清都有详细描述。历代文人墨客也都曾留很多佳句,其中最著名的有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北宋梅尧臣更是注明了鸦山茶的特色和确切地址出处:昔观唐人诗,茶韵鸦山嘉,鸦街茶子生,逐同山名鸦……

我们说了半天,那么雅山瑞草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下面我就着重讲述一下鸦山瑞草魁茶叶的主要特征。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鸦山茶叶在皖南乃至全国众多茶品中,有着独特的、极为与众不同的属性:其茶树主侧脉交角偏大,形似横向纹理,故很多史书都记载为横纹茶。——所以梅尧臣才在后半页诗句里写到: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把鸦山茶瑞草魁茶叶的奇特和稀有展现的淋漓尽致。

鸦山茶经过唐宋文人雅士的品赏和明清徽商的经销举荐,使以前专供朝廷享受的贡品,逐渐在当时的上层官僚中散开。特别盛销于苏州、扬州、杭州和京城。

鸦山瑞草魁茶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略扁且肥硕饱满,大小匀齐且形状一致,色泽翠绿且白毫隐现,香气高长持久,汤色带点淡黄且清澈明亮……

就是这样一个曾经是五朝贡品,蜚声茶坛的鸦山瑞草魁茶叶,由于各种原因,他的制作工艺在解放后却失传了,我们只能在浩瀚尘封的历史文献中一睹她昔日的风采。

四、举步维艰的起步

我们都很习惯品谈他人今日成功的风景且津津乐道,但很少有人能看到、并记住创业初期的酸甜苦辣。

在家乡能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人,其本身能量能力都要远远超过外出发展的人。因为在家乡发展虽然占据天时地利,但你要面对落后的环境、面对纯朴而又固执的乡人。他们大多数人只能看到、甚至羡慕嫉妒你的成功,如果想说服他们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创业,说服成功的几率是很低很低的。所以人们常说在家乡取得成功的人才是王道!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的陈全荣照样不例外:选择什么行业?从哪里做突破口?流动资金在哪里?需要多少?政府和村民能不能支持和理解?这些他心里都没有底。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要办点事情,那就要付出,既然有既定目标,那就要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事情过去了几十年,但每每说起当初起步的那一幕幕,陈全荣依旧感慨万千,仿佛一切就发生昨天——

制茶流程是徐徐渐进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完全靠人工采摘。因为是人工采摘,各人采摘茶叶的质量数量不一样,这样就直接关系到采摘茶叶工人工资多少的问题,而把好质量关,对于能不能把鸦山瑞草魁茶叶做好、能不能一炮打响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为此陈全荣从不嫌麻烦,总是耐着性子解释做工作,最终取得了相邻的理解与支持。

还有,那个时候的供电系统不像现在,每家每户都有用电保护器,如果哪一家电路出现故障,整个变压器台区就要跳闸断电,而制茶讲究的就是一个火功,一旦停电,所有的工序都要暂停,其结果是白天采摘的茶叶全部报废,而一天的工资就有一千多,还有茶叶成本等等(几十年前的一千多可不是个小数目哟)

陈椽教授(左)与陈全荣

再者制作瑞草魁茶叶工艺虽说有原始的资料,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主要就是温度高低的控制时段没有摸清楚,以致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为此陈传荣三上北京请教我国著名茶叶制作专家陈椽教授和他的学生严洁教授。陈椽教授的团队,夜以继日的工作,最终研制出瑞草魁茶叶制作加工设备,彻底解决了制作过程中的所有难题。特别是时任郎溪县县委书记何世坤,多次亲临白阳岗瑞草魁基地调研考察,解决问题……

时至今日,陈全荣感慨地说,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是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如果不是乡邻的理解和支持,我即使有再大的本领也没用。

五、满满的收获

1986年,鸦山瑞草魁被评为宣城地区名茶。1987年,被评为省级名茶。1992年,省名茶评比总分第一,同年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银奖。1999年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00年,被中国茶叶博物馆认定为中国名优茶,并同时被收藏,向世人陈列展示。2004年,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2005年全国名优茶评比再获金奖。2006年获有机食品和AA绿色食品认证,同年2月被宣城市工商局认定为宣城市知名商标。2010年,在上海第十七届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比中获金奖。同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鸦山“瑞草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1年,获宣城地区名牌称号,并被郎溪县人民政府授予企业品牌战略奖。2013年,被选入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12月28日29日,中央电视台连续两天做了详细的报道。

如今的瑞草魁茶叶,早已经是声名鹊起。每年的新茶上市,全国各地的茶客商贾云集白阳岗。已是七十多岁的陈全荣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他没有被眼前的利好景象冲昏头脑,为了严把质量关口,他坚决杜绝外地有人冒充本地茶叶浑水摸鱼,确保了鸦山瑞草魁茶叶的高端品质,但是由于受到产地面积小的局限,以至于年年出现产不够销,供不应求的局面。

如今的白阳岗,再也不是当年的白阳岗了——青砖黛瓦,亭阁恬静,平坦的沥青路,洁白的墙壁,山民脸上的自足自信,——这一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鸦山瑞草魁的出名,没有当年陈全荣吃尽的千辛万苦,就没有今天白阳岗省级美好乡村建设。

我们赞美今天白阳岗的富裕祥和,但我们更不能忘记一个为家乡建设作出过杰出贡献人的昨天!

(作者系郎溪县姚村乡文史爱好者)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