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劳动大学兴衰在宣城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7-06 11:00

陈建勇

第1171期

安徽劳动大学(以下简称“劳大”)是历史上坐落在宣城的第一所大学。1965年至1989年,在宣城秀丽的麻姑山下办学25年间,劳大(含皖南农学院)先后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以及研究生6000余人,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英才辈出。创造了令人称道的“劳大现象”,留下了苦学勤思,求真践行,进取包容,报效社会的劳大精神。劳大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高教办学的经验和教训,承载着一代人难忘的记忆。

劳大校徽(郭沫若题)


劳大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

1.劳大是安徽省特殊年代6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1965年1月1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劳大在安徽宣城叶家湾成立,属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郭沫若题写校名。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凡夫兼任劳大校长,抽调省内农业大县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各系的一把手,从凤阳农业专科学校等高校抽调干部组成领导班子,从安徽农学院等高等学校抽调教师,省内高校筹集仪器设备支援劳大。1969年12月18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调整省内大专院校,原14所撤并8所。1970年春季开学,劳大开设政治、中文、数理、农学4个系7个专业,成为省内仅存的6所综合性大学之一,且文理农齐全。

2.劳大的学术研究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

1977年6月1日至20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协作会议第四次会议由劳大主办,参加协作的单位有南京大学、杭州大学、吉林大学等11所高校。1978年10月16日至11月5日,劳大主办的“全国西方哲学讨论会”在芜湖召开,这是“文G”结束后全国第一次西方哲学学术讨论会。10月19日至11月2日,劳大与杭州大学联合举办鲁迅研究学术讨论会,22个省市自治区109人参会。1983年3月,中央召开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会上,展出的10部哲学史书籍中有劳大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欧近代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3 年版)一书,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哲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必读教材等。

劳大编写的《西欧近代哲学史》

3.劳大师生群体成长为国内各条战线的精英。

劳大创办正是文G期间,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受冲击,被下放到山沟里。也正是这里的世外桃源,给了他们安心研究的环境。建校以来,在劳大(皖农)晋升副教授的共有37人、晋升讲师的209人。文革后,这批教师迅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诸多高校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中坚力量。如深圳大学原校长蔡德麟、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原主编金隆德等。

1965至1989年,劳大在宣城麻姑山下办学25年间,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以及研究生6000余人,涌现出了许多治学大师和著名专家学者,在经济、教育、科学、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做出了突出成就。如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杨耕,中央人民政府驻XG特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骆惠宁,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肖超英,安徽省人大原副主任张俊、朱先发等。

劳大黯淡撤销的过程

1.1977年省委决定对劳大进行系科调整并提出了方案。

1977年11月,省委大学科学部部长魏心一到劳大传达了省委拟将劳大政治、中文、数学、物理四系迁到安庆办师范学院的意见。1978年10月,省委文教部部长李广涛来劳大研究系科调整问题,向省委提出将政治系并入安大,中文、数学、物理三系迁至教院的方案。

2.劳大学生两次到省里反映问题加速了劳大的调整。

由于各种原因,省里迟迟没有拿出最终方案,为了尽快改变现状,劳大学生先后两次到省委反映问题。第一次是1978年12月28日,政治和中文两系60多人(77级、78级中文系和数理系各一位代表)到省委反映问题和困难,省委答复,决定将劳大中文系、政治系合并到安大。第二次是1979年3月7日,政治系77级、78级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两个专业4个班338人到省委反映问题。

第二次反映问题后的第二个月(1979年4月),劳大数学、物理两个系全部迁入安徽教育学院(1978年恢复重建)。1982年初,劳大在77级学生全部毕业离校后,78、79级、80级政治和中文2个系706名学生,分别调给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庆师范学院。1982年9 月,省人民政府决定以劳大撤销后留下来的农学、茶叶两系为基础,改办成皖南农学院。

皖南农学院校徽

3.1989年皖南农学院撤销结束在麻姑山办大学的历史。

1985年,国家烟草总公司决定在安徽省筹建烟草学院,省政府考虑到烟草行业年上缴税利很高,而安徽省农业院校有3所,培养的毕业生数超过了农业经济建设的需求,特别是皖南农学院数次上报在宣城办学困难,报请国家教委撤销皖南农学院。1985年12月18日,国家教委正式下文“同意中国烟草总公司在皖南农学院的基础上筹建合肥农业经济学院,同时撤销皖南农学院”。1989年5月11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建校招生,皖南农学院撤销,结束了在麻姑山下办大学25年的历史。

劳大撤销的原因分析

1.劳大撤销是国内教育形势发展和全省高校布局调整的需要。

“文G”结束以后,全国进行拨乱反正,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劳大虽有其独特的优点、优势,但是其本身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劳大调整改办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434所全日制高等院校中,有177所开办半工半读试点专业,至今仅存江西婺源县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一所,继续沿用“劳动大学”校名。

在国内对劳动大学呈否定的大背景下, 1977年省委决定调整劳大,根据省内教育布局加强其他学校。1979年2月12日,省革委会8号文件决定将劳大数学、物理两系调入教育学院。1980年5月23日、24日,时任副省长魏心一在劳大传达教育部、安徽省委关于院系调整的意见,除了农学系、茶叶系,全部进行调整。1982年,省政府正式下文撤销劳大改办皖南农学院。1989年皖南农学院撤销。这些都是省政府综合考虑全省高校布局的结果。在劳大(皖农)调整、撤销的同时,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料充实了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等省内其他学校。

2.劳大撤销是对叶家湾办学困难的助推。

在劳大(皖农)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工作,生活物资供应有了好转;宣城至郎溪的高压线路架设到学校,改变了过去经常停电的现象;增开了由学校到宣城的班车等,但是,总体上影响劳大生存发展的居多现实因素依然没有根本性改变。

劳大校园周边因生产资料缺乏造成的社会矛盾问题突出。如1974年,一是8月中旬,因近一个月的干旱无雨,洪林公社二十余名村民,带着镐头锹铲,强行将校园内大水塘的水放走了一半以上,导致劳大校园空前水荒;二是9月3日,上述村集中了六个生产队人员,来劳大校园抢夺了部分教职工储备过冬的柴草,并打伤了两名劳大教职工,导致了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双方对峙并相互防备(晚间都组织了巡逻)。很多劳大人提及,劳大搬迁的心理情结就在这时种下了。

学校办社会,生活上困难重重。一是户口问题一直制约着部分劳大教职员工的生活。1977年至1984年,除获讲师职称可以农转非以外,宣城县仅批准了两个农转非指标。至1985年,由洪林乡代管的农业户口就有56人,全校需要解决的农转非专用指标涉及73户、367人。1979年8月6日,劳大给省革委会的报告提出,现有讲师中有11人要求调离,因为“最近以来,淮北煤炭师院、安庆教学点等单位均表示同意接受,并答应解决他们的家属农村户口问题”,这些同志都是教学、科研中的骨干力量。二是基本生活保障没能得到解决。由于独家办学,学校要投放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学校办社会,人力、物力均显得捉襟见肘;学校物资供应十分困难,饮用水、电等问题突出,因供水水库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多年来一直影响办学,特别是1978年暑期大旱,因严重缺水导致下半年开学不得不延迟到10月份。

皖南农学院在城关建立生活区不了了之。1984年8月14日,时任安徽省委副书记兼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海波,在皖南农学院调研时指出:宣城的发展将来不亚于芜湖、安庆,很需要一个综合性大学,你们要看到整个宣城地区,要对宣城地区的发展起支持作用、咨询作用、知识库的作用……杨书记的讲话给了皖农人一份坚持信心。9月19日,皖南农学院上报省教育厅,拟在宣城城南征地50亩,建设生活区。11月2日,皖农与宣城县相关生产队签订了征收协议。11月24日,上报省委省政府和有关单位,要求拨给征地费用。在这之后,直到1985年皖南农学院确定撤销,在宣城城关建立教职工生活区没有再提起,据说是因为地方担心大量人员进入城关,物资供应无法跟上,这在档案上没有找到相关资料印证。让我们痛心的结果是,1985年初,皖农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一致决定,搬迁校址。

3.劳大撤销是劳大师生人心思“迁”的结果。

劳大校址偏僻,客观环境影响教学开展。劳大地处洪林镇麻姑山下农村,交通比较闭塞,专业图书资料来的迟,造成与兄弟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联系、协作和交流比较困难;开展科研工作不仅设备较差,而且土壤综合性矿物质多,自然条件在江南地区缺乏代表性,特别是水质严重不纯,师生人心思迁。

涉及到以上原因,文革后师资队伍极不稳定。1978年,自传出劳大系科要作出调整的消息后,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研究部门、省直有关单位和省内外有些大学纷纷来信来函商调教师、干部达200多人次。1979年统计,教师260余人中(包括数学物理两系),劳大毕业留校的青年教师达80多人,仅77级应开而未开的课程就有33门。1985年,皖南农学院确定撤销前,160人的教师队伍中,文革前毕业的仅占20%,无副教授以上专家,53名讲师中,20多人要求调出。

随着1989年皖南农学院撤销,一所省内曾经的名校就此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者系中共宣城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二级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