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再奇
第908期
内容摘要:文化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条件之下,依托一定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中心往往同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一个同心圆。皖江两岸,宣城因地处皖南山区向长江沿岸过渡地带,开发较早。公元前323年,今宣城市区即为楚国在长三角地区的贸易中心,自此从未迁徙过。汉唐时期,宣城始终是皖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唐至北宋初期,明清时期的池州府(治今池州市区)、太平府(治今当涂县)、广德州(治今广德县)相继从宣城分离,宣城也因此更名为宁国府(治今宣城市区)。从皖江地区文化发展来看:汉代至明代,宣城文化与皖江地区其他地方文化相比处于领先地位,唐代达到巅峰,明代保持微弱领先,清代安庆桐城文化兴起,宣城退居其后。清咸同兵燹,宣城因瘟疫受灾最惨,居民损失90%以上,文化断层。近现代以来,宣城经济社会地位相对沿江城市下降,加之宣城文化缺少研究,因而不被人知,甚至被人为贬低。关键词:宣城文化 皖江地区文化 研究
一、宣城与皖江地区其他城市之关系
城市历史,大体上可以体现该地文化在区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从皖江七市建市历史来讲,今宣城市建城最早。据出土文物《鄂君启节》载,公元前323年,今宣城市所在地即为楚国在今长三角地区的贸易性城市,城中设有水关,驻有税官,向来往此地从事贸易的商人收税。战国时为楚国宛陵邑,秦为爰陵县,汉改宛陵县,隋更名宣城县,1987年更名宣州区, 2300多年来城址从未迁徙过。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在此设丹阳郡(相当于今省级政府,南京是其管辖的边缘县)至今,始终是地方一级行政区(相当今省级政府)或地方二级行政区(相当今省辖市行政区)驻所,从未中断过。这种现象,在安徽省16个省辖市中唯有宣城市,在全国280多个地级市中也很罕见。
今池州市,唐武德四年(621)第一次从宣城辖区分出,贞观元年(627)又并入宣城管辖;永泰元年(765),第二次从宣州分出至今,明清时期政区地名池州府。
今铜陵市之前所在的铜陵县,唐末析分宣州南陵县置义安县,南唐保大九年(951)更名铜陵县,明清时隶属池州府,1969年铜陵市正式成立。
今芜湖市之前所在的芜湖县,元封二年(前109)至太平兴国元年(976)一直隶属宣城,太平兴国二年(977)改属明清时期的太平府(治当涂县),1952年芜湖市正式成立。
今马鞍山市之前所在的当涂县,元封二年(前109)至南唐昇元元年(937), 一直隶属宣城,南唐昇元元年(937),当涂县更名建平军,太平兴国二年(977)升为太平州,明清时为太平府,1956年10月马鞍山市正式成立。
今安庆市,其建城史可追溯至南宋嘉定十年(1217)知府黄干修筑安庆垣,景定元年(1260)沿江制置大使马光祖筑成周“九里十三步”的城墙,奠定了城市基础,明清时政区地名安庆府。
二、宣州吴语在皖江地区范围之分布
方言是地域文化核心价值之一,是同一地域人们的情感认同,是共同历史和文化生活的载体,具有彻底的地方性。宣州吴语,属于吴语的一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宣州吴语的范围,西晋后期,部分地域被江淮官话侵蚀;清咸同兵燹后,又被湖北、河南等移民方言所侵蚀;但这些被侵蚀的地区仍属宣城地域文化的范围。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方言分布区域普查时,宣州吴语主要分布在皖南芜湖、铜陵、池州、宣城、马鞍山、黄山市黄山区北部,江苏西南部及浙江西北部。宣州吴语区起初被定名为“铜太方言”,取铜陵、太平两县名首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来皖南调查方言时,根据这些地方古时属宣州或宣城郡,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将其更名为“宣州吴语”。此外,地处长江以北的安庆和滁州东南部从方言来讲属于赣语方言区。
三、宣城文化与皖江各地文化关系之演变
(一)夏商周时期,宣地与皖江其他地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为青铜文化。据《吴越春秋》和《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公元前21世纪和前12世纪,越、吴相继建国,皖江两岸进入方国文明时代,但在中原王朝看来,属于蛮荒之地,民风尚武崇霸,多从事青铜矿开采、冶炼和铸造,并被迫向中原王朝进贡,开始与中原王朝产生文化交流。
现代地质勘探表明,今宣城市的宣州区和泾县同属于长江中下游皖南铜、铁、硫、金等多金属成矿带,境内的铜矿多属鸡窝型富矿,埋藏浅,易开采。其开采史自商周延至唐代,后因资源枯竭而废弃,因而其青铜文化常被今人所忽视。文献及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均有佐证。如:《元和郡县图志》载:“宛陵县(注:今宣城市宣州区)铜山者,汉采铜所理也。”《括地志》载:“铜山,今宣州及润州句容县有,并属章也。”
(二)春秋战国时期,宣城与皖江地区其他地方建有都邑性城市,为后期的文化中心形成奠定了基础。有的是经济中心,有的是军事堡垒。如:爰陵,据出土文物《鄂君启节》(楚怀王时期免税牌)载,前323年,楚国拥有150艘船只的贸易船队水路东线终点在此,秦在此设爰陵县。鸠兹,《左传》载:“鲁襄公三年(前576)春,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1978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侯仁之率领研究生实地考察,证实鸠兹邑在今芜湖县黄池镇境内水阳江南岸残蚀丘上。宣邑,位于今南陵县弋江镇,以吴、楚名邑显扬于开发较晚的江南地区。陵阳邑,战国时为楚国重镇和边邑。潜山梅城镇为古皖国都邑,汉代置皖县。从古城邑的遗址范围来看,虽然只有零点几平方公里,但是,具备了城市的雏形,为后世城市选址提供了基础,也为成为区域文化中心奠定了基础。
(三)西汉武帝时,宣城因其独特优势在皖江两岸率先崛起,成为区域中心,为其后成为文化中心奠定了政治基础。秦一统天下,宣城与皖江地区其他地方虽然纳入中华大版图,但由于远离中原,民轻悍、好斗,多变,“丈夫早夭”,中央朝廷认为“取之不足以更费”,亦即开发耗费多而所得少,得不偿失,视为偏远的蛮荒之地。秦汉时期,皖南境内尚居住许多山民,服饰简陋的“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史记货殖列传》载:“越、楚则有三俗。”皖南所在的南楚,民俗是“好辞,巧说少信”。西汉元鼎、元封年间,闽越、东越民多次叛乱,“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
宣城,可能是因为其“地控荆吴”和“既有山川之胜,又兼海陆之丰”的优势,也可能是有为阻止越人沿春秋末期吴国伍子胥讨伐楚国的水道重返故里的考虑,元封二年(前109),武帝刘彻在今宣城市区设丹阳郡。丹阳郡时辖县17(东汉时宣城县一度并入宛陵县),疆域包括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脉以西、浙江新安江支流武强溪的以北地区。历史学家劳干认为当时的丹阳郡管辖面积为5.97万平方公里 。而位于长江以北安庆地境隶属庐江郡。南京大学历史系胡阿祥教授认为: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武帝刘彻在宣城设丹阳郡,宣城是包括今南京在内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政府驻地(相当今省会城市),直接说明了宣城为其时的江南或曰江南西部的政治中心 。
(作者系宣城市史志办副主任,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