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绩溪县城解放初期的市场商店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1-05 15:59

作者:耿培炳

制作:童达清


绩溪古城居民多为聚族而居。隋唐时期,戴、葛两族乃邑中大姓,素有“葛家一西山,戴家一条街” 之说。宋代以后,渐为章、周、胡三大姓氏取代。

章姓聚居于西山、水关巷、水圳塝下和南门外一带,其章氏宗祠位于西山脚下水关巷中段;周姓人聚族木牌楼、登云坊、项家桥、曹家井一带,周氏宗祠位于曹家井北端;金紫胡氏则聚居于城东、城北一带;胡氏宗祠位于城东北:程氏聚居于大司城及中正坊一带,程氏宗祠则位于中正坊西南;遵义胡聚居中正坊四周;另有舒姓之舒家巷、张姓之张家巷,葛姓之葛家巷,郑姓之郑家巷、汪姓之白石鼓巷等。

明清时期,临溪、埠头上等成为新安江上游之水运码头,徽商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涉足行业多种多样,其中尤以盐、酱、典、小吃最著名,其次为棉布、丝绸、纸墨、米谷、药材、木材、瓷器等。

经营方式既有行商,亦有坐贾,除本地商人外,还有徽州各地及外埠商人纷纷来到绩溪,但绩溪县城是个小山城,靠肩挑驮运往来不绝,人口渐增,粮食需求日益增大。外地人还是少数,理发剃头的占多。经营规模大的数章鼎泰酱园、盐、糕饼、南北杂货;周益昌糕点、布匹、南北杂货;胡俊记酱制品、糕点杂货等。

清末、民国初到抗战前,县城的商业分为土产(酱园、肉铺、山货、粮食、油、糖坊、酒坊、水果、漆、棕等)、杂货(南北货、盐、布、纸、药材、瓷器)、文具(笔墨、书籍)、洋货(煤油、火柴、洋货)、工艺(染坊、缝纫、木器、竹器、铜器、锡器、银楼)、金融(钱庄、当铺)、交通(轿行、客栈)、杂业(牙科、酒馆、小 吃、面馆)等。

抗战时期,绩溪为沦陷区的后方,外地商家也纷纷前来经营,居民来此避难,一时人烟稠密、交易频繁。由于战争因素,农村经济萧条,捐税加重,一般商家资金也远不如战前殷实,但为大众服务的饮食业、洗染、戏园、理发、澡堂、钟表眼镜等行业也逐渐增多。日本投降后,外地商家迁出,人口减少,市场呈现萧条景象。

解放后,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指引下,绩溪城区商业迅速发展,不少歇业已久的商店重新开业,市场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1949—1955年,县城城区计有南北杂货店22家、手工业店(经营铁器业、木器业、竹器业、铜锡器业、裱糊业、裁缝业等)19家,饮食饭店业16家、豆腐猪肉店6家、针织品、鞋店、糖食糕点、旅社各5家、酱园、棉布、中药、理发各4家、当铺、钟表、粮食、银楼、雨伞、文具、爆竹、烟店各2家,还有古董、牙科、照相、澡堂、修车、邮政、书店、轿行、瓷器、印刷、医院、染坊、棕毛、油漆、影剧、杂品、五金等行业40多种,从业者数百人。从南门头到西街、东街,共有商店百余家。北街以行政事业单位及住户为主。经营名气较大的仍数章鼎泰号(以盐商为背景)、周益昌(以士绅为背景)、胡俊记号(以官宦为背景)。

到1956年公私合营之前,四条街道商店分布详见附图一、二、三、四。

图一、1949-1955年绩溪南街市场图

(根据吴之方、汪菊萍、刘观玉、汪亦池回忆绘制)

图二、1949-1955年绩溪西街市场图

(根据吴之方、汪亦池回忆绘制)

图三、1949-1955年绩溪东街市场图

(根据高启同、汪亦池回忆绘制)

图四、1949-1955年绩溪北大街市场图

(根据李若琴回忆绘制)

到1956年底,100多家商业包含服务业中组成十多个公私合营商店,绩溪县工商业联合会会址位于木牌楼西巷。小型店则组成合作商店,手工业组成联社和集体企业。粮食、油盐等过渡到国营。

(作者系绩溪县退休干部)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