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漫说泾县赵氏家族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1-11 16:20

赵春林

第949期

始祖简介

泾县赵氏的始祖是北宋宗室。据家谱记载:赵不吝,宋太宗六世孙,字子野,生于元符二年己卯(1099)四月十三日亥时。以进士身份于绍兴十二年壬戌(1142)春正月任泾县县丞。

后升任江西德化知县,绍兴十八年戊辰(1148)秋九月初五日庚寅时逝世于官舍,次年(己巳)春二月庚申,由六子善惠扶梓归葬宣州泾县水西白云院伏虎禅师道场之左,赠朝议大夫,谥号简静。后因水患于元至正三年(1343)迁葬于县治东十里铺榔树口流庆巷,甲山庚向。墓冢高大,墓前有神道、石人、石兽,墓碑为宋开封王敏所撰,现均毁。

妻子王氏,封安人,生元符元年戊寅岁(1098),卒淳熙三年丙申(1176)四月二十三戊戌,同年六月二十四丁酉附葬公墓之右,生七男四女。

赵氏宗祠

泾县赵氏宗祠原址位于泾县城关一小位置,公安巷和公园巷交叉处,大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被拆毁,仅存一两间边屋,现七甲宗亲赵静居住其间。

据十甲宗亲、原水电局职工赵仲庆讲述,当年祠堂大门正对老县城小东门,建筑面积2000平米左右,格局与江南一般祠堂大体相同,分前后三进,前面一进是礼堂,中间是天井,后面一进是享堂。解放后,赵氏宗祠曾作为县政府办公地点。

另据被下放到汀溪大南坑的宗亲赵宗陆讲述,祠堂左右各有一角屋,门前左右栽种了冬青树,院子四周是用石头砌成的围墙,祠堂左边是赵宗陆家。

最后一任祠长是泾县黄村平垣栗树赵元润(字泽之),董事乃赵伯高,会计是大个子小毛,赵明茹的祖上是保管赵氏家谱等典籍的文职人员,而泾县赵氏总谱也在那特殊的年代被付之一炬了。

祠田在泾川镇董村、蔡村镇等地,董村还有赵家田之田产名称呢。老辈子说当年蔡村三分之二的田地都是赵家祠堂的,现在那儿有的地方尽管没有姓赵的居住了,但因为历史的原因,还习惯把当地某些山叫做赵家山。如果把祠堂的田产分配下去,按照当年划成分的标准,赵氏每家都能划成地主。

其他姓氏,一般人到了家族的祠堂要捐点款什么的,唯独赵家祠堂,本宗人去了还能蹭点粮食回家,尤其是穷人。传说在赵家祠堂当粮食保管员是份很不错的差事,每到粮仓陈稻换新稻之际,光稻仓角落里零零碎碎的一些稻子扫扫扒扒,都能扒好几担回家呢,可见当年赵氏宗族之富庶。

抗日期间,族人在祠堂聚餐,忽遇日军飞机轰炸,正在聚餐的大部分人吓得作鸟兽散,而我们村子里赵玉珠的祖父,其时却能淡定席间,海吃海喝,饱餐一顿;归来津津乐道于乡邻,一时传为奇谈。

关于赵家宗祠还有一个传说:邻近的王家祠堂不知何故,火灾频繁,所以经常翻修,故而王家祠堂看起来总是很明亮、惹眼,而作为邻居的赵家祠堂相形之下看起来就有点破败之感,族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族长们商议来商议去,怎么办呢?好好的祠堂又不能拆掉重建,最后,有人提议,给祠堂飞(镀)金;如此一来,民间就传下了这样的顺口溜:王家的祠堂一色新,赵家的祠堂一色金。

族人聚居地分布

泾县赵氏族人世代繁衍兴旺,人口众多,聚居地分为十甲,分散于泾县各地。听族人讲,泾县赵氏没有五甲和八甲,缘由主要有两个版本。

第一版本是,某日,一族人来到祠堂,族长问其来自哪个甲分,来人支支吾吾了半天,嘟哝了一句,五八甲呢呐,族长愠怒道:到底是五甲还是八甲?其人还是嘟哝了一句,五八甲呢呐。族长勃然大怒道:讲个话都讲不清楚,我们赵家没有五八甲。之后宗祠断然取消了五甲和八甲的甲分,从此以后泾县赵氏便没有了五甲和八甲之甲分。

还有一个版本是,广德县赵氏一族人考取功名,骑着高头大马兴高采烈来泾祭祖,也许是祖上没有交代好本支的甲分,待族长问其甲分的时候,寻思了半天冒出一句:五八甲呢呐。族长怒言道:我们赵家没有五八甲。同理,此后,宗祠取消了五、八甲甲分。

族人讲到这一段历史时,跟我解释说,大概祠堂不想拿出赏钱给来人。还有一种说法,为什么没有五甲呢,是给赵家外甥顶了支,那支姓左了。

下面我把个人所了解的泾县赵氏族人聚居地大概分布情况简要梳理如下:

一甲聚居地琴溪旵山。

二甲主要聚居地有晏公镇的茶冲和巧峰以及汀溪半岭、大南坑草塌和叶坑組,琴溪乐疃和窑峰。

三甲主要聚居地在黄村平垣栗树和龙埠以及丁桥镇新渡村赵家,城区和水西庙那里也有几户人家。

四甲聚居地琴溪陶窑。

六甲(族谱记载是双浪都六甲)主要聚居地在孤峰赵村。

七甲主要聚居地城关岩潭赵家、凤村赵家岗及蔡村毛田赵家,还有汀溪郭冲和红星村茶坑。

九甲,主要聚居地在苏红村赵家,以及无为县濡须和桐城。

十甲,主要聚居地在城区。

另外,城关镇董村田湖里赵氏、童疃桐园村赵家、蔡村月亮湾赵氏甲分不明。

资料来源:

平垣赵仲明提供的神祖簿,丁桥赵正炉提供的家谱,《泾县志》,泾县水电局赵仲庆、汀溪大南坑赵宗陆还有平垣赵允财和赵元兵、赵宗寿等人的口述以及网络等。

(作者系泾县中学教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