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宁国:东山渡桥话沧桑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2-01 16:59

程燮平

微信版第1276期

东山渡桥位于宁国市梅林镇田村境内,横跨于东津河上。两岸青山耸峙,翠竹绵延,田畴广袤,村舍俨然。稻花香里,炊烟袅袅,鸥鹭飞处,碧波涟涟,斜阳归棹,渔笛唱晚……伫立桥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恬静闲适的江南水乡画面。

这里地处梅林、中溪、宁墩三镇交界地带,东津河自东而西,宁墩河由南向北,在此交汇,交通位置极为重要。自古以来,不仅是联系两岸三镇的枢纽,更是串联徽杭、连接浙皖各地商旅往来的重要中转站。南宋时期宁国虞俦途经东山渡,曾赋诗《憩东山驿》:

征车又抵东山驿,屈指前回仅两旬。

多少路人相借问,不知何事往来频。

可见,早在宋代,这里就经常人来车往,舟行不断,客流如织,一派热闹纷繁的景象。

最初,东山渡只是一个渡口,并没有桥。后来,当地一位胡姓人家的遗孀,倡议在此建桥,石匠们都觉得很困难,这位孀妇却说:“我的心早已坚定不移,像岩石一样不可转动,难道连一座桥还不能建成吗?”众人在她这种坚定信念的感染和鼓舞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以顽强的毅力,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终于大功告成。(民国《宁国县志》)为纪念这位孀妇,这桥又被名为“寡妇桥”“望夫桥”。

东山渡桥的建成,大大便利了两岸的交通,给当地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更是加强了这里与外界的联系交流,推动了当地及宁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东山渡桥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至今仍横跨在东津河上。大桥呈南北走向偏东,为六孔满肩青石石拱桥,桥长90.5米,宽6.4米,高8米,桥基用条石砌成,桥墩迎水面建有分水尖,桥面和引桥原用青石铺砌,引桥为阶梯状。该桥规模仅次于河沥溪桥,为宁国第二大古代桥梁,且是为数不多的偶数孔桥,对研究古代桥梁规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019年3月,东山渡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行走在东山渡桥上,望东津河水滔滔而下,一幕幕往事隐隐浮现在眼前。

历史上,东山渡桥曾有过多次维修。

明朝时期,当地胡、朱、董等几个大姓家族,对东山渡桥进行修葺,使桥身更加坚固。

清康熙四十年(1701),桥身稍有毁坏,宁国义士于衡生禀请知县陈养元,对东山渡桥进行修葺维护。功成之时,陈养元撰有《重修东山桥小引》:

邑东南皆山,而环而拱翠者,东山其一也。下有深溪,水声激荡,为津渡之要区。徽浙估客多取道于此,往来如织。旧有石梁,岁久倾坏,每春夏瀰涨,两厓之间人患褰裳焉。有董、胡、朱、于等诸大族任其事,不二年飞梁跨洪流矣。但桥面未完,如人之一身,百体皆全,手足便利,而蓬首垢腻,不获崭然一出头地,又岂能久而不敝也哉?

余行春郊野,过东山之麓,私自念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九仞之亏,踵而成之,余之责也。”然以诸事鞅掌,未遑修葺。渡左右之善士慨然任之,力缵其前谋以竣斯役,且告余任事之易。余谓人之好善,谁不同然?一鸠工而趋义者鹜矣,独诸君也哉?行见斯桥结构另开面目,而青龙见水中也,因出一言以弁于首。

此文开篇点出东山渡桥所处的优美自然环境和重要的交通地位,然后记述了重修东山渡桥的大致情况,最后道出撰写此引的缘由。作者面对重修后的东山渡桥以焕然一新的面貌雄踞于东津河上,无比欣喜,挥毫而就。

雍正十一年(1733),宁国知县张斌又督派贡生于仕位和宁国名僧、雨花庵(县东三十里梅林南)住持无我捐资募修。

乾隆四十六年(1781),先有旌德县人方汝公、方永言捐资,后来方贤德、方宛山、于国宪等人继续募捐修葺。

多年以后,桥身再次损毁,给行人带来极大不便。光绪二十三年(1897),贡生陈孟儒、董浩然(曾任含山县训导,兼理教谕),禀请宁国知县郑思贤,捐钱一百余千兴修。

民国11年(1922),大桥两拱被冲坍,严重受损,旌德人方轸、方翰(方永言后裔)和董协中(董浩然之子,时任安徽省议会议员)、徐云涛(曾任宁国县议会副议长、《宁国县志》总采访兼分校主任)、熊之崑、程为端、朱衣点、叶树滋、胡猷勋、甘泽普等倡议募修。但工程将近一半时,因经费不足,被迫中途停止。

民国十八年(1929),徐云涛赴上海募捐,时任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宁国杨山人)代募银币八百五十元修复,最后修复桥面时,又因经费不足,工程再度中止。

民国二十三年(1934),杨虎独捐银币1860元,经过七十天,大桥修复工程全面完成。

东山渡桥历经几朝风雨,几百年后依旧不减当年雄姿和古朴的风貌。那青石桥面上覆盖的斑斑苔痕,深藏着几朝岁月的古老记忆;桥下清澈的流水,漂流而下的竹筏,见证着宁国发展的日新月异;倒映在水中的桥影,漂浮在水上的明月,更是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悠悠津水,流淌着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沧桑古桥,蕴含着千年宁国永不褪色的厚重魅力。

(作者单位:宁国市城西学校)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