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沁
微信版第1365期
已经过去四十年多了,但是,记忆抹不去这段尘封的历史——那就是轰轰烈烈的五合农业学大寨——当年芜湖地区、广德县的一面红旗。五合虽然是一个生产大队,但是在广德县农业学大寨的历史活动中,其组织架构、集体收入的核算体系、文化教育事业建设、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村办工业等等,都具有时代性、典型性、代表性和史料性。
先介绍一下五合名称的来历。1956年为了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成立了杨家冲、吴村、青吴、双岭、双升五个初级农业社,1957年春,五个初级社合并成立高级社,并命名为“五合农林社”。从此“五合“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1960年下半年,人民公社《六十条》颁发,撤掉了大食堂,大公社划分为若干小公社,杨滩人民公社和杨滩乡政府也是此时成立。《六十条》规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五合农业社也改为五合大队。
五合大队是典型的山区,桐河的源头。有升子口、大王庙、下双榨、上双榨、元屋、栗树弯、向冲、响铃、青山、吴村、杨家冲11个自然村,500余户,2000余人口。像一个人的手掌,张开手,掌根很小,五根手指是五道山梁,指缝就是四条冲:一是升子口这条冲,一是大王庙到元屋这条冲,一是栗树弯、响铃、吴村、杨家冲这条冲,一是向冲这条冲。中间两条冲长一些,80%以上人口住在这两条冲里。两边的山冲虽然也不短,但住的人相对少一些。手掌四周全是毗邻宁国地界,总面积大约是16平方公里。掌根是几条冲的溪水汇合处,所以地名叫三岔河。以下就是白马村。过去,山里的毛竹、木材,靠人的两个肩膀运到这里扎成排,趁着涨水之时顺水放到郎溪出售。即使这样也只能将一小部分竹木变钱,而大部分都老死在山上或作柴烧。
1966年,因五合是革命老区,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学江同志被县里安排先后两次赴大寨参观学习。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穷山恶水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他,更激起了他改变自己家乡面貌的决心。回来以后他向支部作了汇报,最后支部统一了认识,从1967年元月1日起,11个自然村合并成6个生产队在全县率先实行大队统一核算,得到县委、县政府和公社党委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大 队 核 算
在县委和公社党委的支持帮助下,五合大队制定了田、林、路、茶等综合治理规划,体制上实行大队一级的集体统一核算,简称大队核算(大寨模式)。
日常生产,劳动实行工分制,一个劳动日最高10分,壮劳力、辅助劳力、半劳力、妇女从高分到低分按壮实的程度划分若干等级,日工分值到年底决算后才能知晓。一般的核算程序是:大队的各项收入包括社队企业的产品销售、计划原木原竹的销售、三类产品的销售、茶叶的销售等等,统一由大队集中结算。社员即现在的村民家庭及个人开支,均在大队会计处打借条支款,年终全大队总收入扣除总支出,再扣除公共积累,除以总工分,核算出10分工值,然后计算到户。每个社员家庭的工分总和,乘以 10分工平均值,计算出每个家庭的总收入减除总支款,就是家庭的年终分配的现款。当然,还有大队的公共支出如学校开支、农田基本建设、山区公路的修建等等,这些开支在年终决算时已按一定的比例提留起来。
大队的组织结构是,大队党支部和管理委员会,两委班子由7人组成(含文书);下辖升子口、双榨、向冲、响铃、吴村、杨家冲6个生产队和6个党小组,生产队的队长和会计都是兼职。一个生产队再按劳动对象划分农业、林业、茶叶、副业等若干个小组,以免人多干活窝工。
当时,五合大队村、支两委的班子中有4人是在1948年以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革命,村委会所在的吴村1947年至1949年10月1日还是中共华东局苏浙皖边区特委、新四军苏浙皖边区支队司令部、中共郎广分工委、中共路南分工委、广南县民主政府和广宁孝县民主政府等所在地(见下图)。
这里是原全国人大常委钱敏、外交家丁浩、将军熊兆仁,以及张思奇、许道珍、彭海涛等广德革命先躯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这里有着良好的革命传统,山里人的纯朴和善良,为大队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民心基础,使五合大队在1982年之前的近20年时间里,一直是芜湖地区和广德县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
山 区 公 路
五合大队500余户家庭分布在大小4条冲的11个自然村中。原木原竹的蓄积量占全公社的一半以上,尤其是木材所占比例更大。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大队核算之初没有公路和社队企业,收入主要依靠木材和毛竹,销售还要人背肩扛,拖运到公社木竹站,功夫太大,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成本过高。在大队核算之后依靠人力拖运,终久不是一个办法,社员的生活一时很难富足起来,与学大寨和大队核算初衷相背。于是,村、支两委便动员号召全大队社员义务出工修路,他们自己勘察路线,轰轰烈烈的筑路工程便首先在三岔河至吴村的8余华里沿线迅速展开。
当时公社一位领导同志听说五合大队自己在修公路,跑到三岔河一看,河边就是山,在羊肠小道上修公路跑汽车,简直是做梦!但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激励了五合大队的社员,在大队一班人的领导下,硬是在山边炸出了一条公路。到1967年初春,广德全县最早最远的一条山区公路顺利通车。
我在吴村小学参加了通车仪式,记得当时是县交通运输车队的一个姓杨的师傅开着解放牌的货车去的,小学的两位漂亮女生戴着红领巾向杨师傅献了鲜花。围观的社员更是群情激昂,有的祖祖辈辈住在山里,还未曾见过这么一个大铁家伙不要人推,就能在路上跑,还驮着人,会“叫唤”呢。
五合大队的一条主公路修通以后,木、竹、茶、柴、炭等山货,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一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日均工分值都在一元五角以上,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很富”了。1967年以后的不几年时间里,11个自然村全部修通了能跑汽车的山区公路,山里的货物再也不用背扛肩挑,或者指望老天下雨,依托河水放竹木排了。路通只是基础,要学好大寨就要结合五合茶叶多的实际,不放弃粮食生产,全面发展。
茶 叶 梯 田
五合的茶叶久负盛名,升子口生产队的茶叶曾经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过国际金奖。据传现在的升子口原来生产的茶叶是专门进贡皇上的贡品,皇帝喝的茶叶,赐名曰“圣旨口”。后来喊白了叫成升子口。五合全大队的茶叶由于其生长在森林覆盖的土壤和兰花之中,其茶质带有兰香和甘甜,至今只要能喝到正宗的五合茶叶都感觉是一种享受。
茶叶多,在大队核算鼎盛时期,全大队曾经创造了年产40000公斤干茶的记录。大队核算初期的那两年,茶叶的制作是由各生产队手工茶厂生产出来的,产量低,从杀青、揉捻、炒坯、烘干、到炒白茶,那时只做屯绿,不生产毛尖茶,茶叶做好后便装袋运送到杨滩供销社采购组。原始的制作方式限制了茶叶的产量,因为茶叶的生长周期短,过了立夏鲜叶就老了。为了提高茶叶产量,大队一方面在各生产队适宜栽种茶叶的山坡上大量筑建梯田;一方面派人到祠山岗茶场(当时叫安徽省农垦十八团)和县茶场考察学习;同时,向公社向县里申请架设供电线路通电,兴建机械化茶场,扩大生产规模。
当时有一个便利的条件就是离五合大队不远的琳塘大队有两个小三线燎原厂和烽火厂也在兴建。大队一班人充分利用革命老区老领导的资源,疏通了各方面的关系搭上了那班船,终于在1972年初完成了供电线路的架设和机械化茶厂的兴建。茶厂投产以后,大队又架通了到各生产队的电线,使全大队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户户通电。
茶叶生产效率提高了,保证鲜叶的供应就是一个重要问题了。于是,大规模的茶园建设从1972年便如火如荼地展开。土筑的梯田,石砌的梯田出现在各生产队。还有砍掉次生灌木林种茶。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石砌的梯田要在山坡上用石头垒砌成梯田那代价太大了,没有现成的建筑用石,只有炸,不像现在的矿山开采用电钻,而是人工一锤一锤用钢钎凿成炮眼装进炸药炸。这成本实在太高了,好在当时都是计划物资,价格不高,大队集体经济的提成可以应付。以通电、茶厂为标志,随后五合大队的各项建设蓬勃兴起。
农田基本建设
五合大队虽然是山区,2000多人口,农田基本面积是446亩,而且都是山冲田,巴掌大小。山里头冷水田,要以粮为纲,发展粮食生产(主要是水稻),刀耕火种在山上种包谷、小麦、荞麦、南瓜等只能是补充,还得动脑筋。
既然是全县学大寨的一面旗帜,还是学大寨。从1970年代初开始,大队决定每年的秋收以后到来年的春耕以前,实施农田基本建设小田改大田,不规则的改成条状田。没有机械化的挖掘机、推土机,全部靠人工。几个冬季下来,在主冲和村子上下的田已经改得差不多了,根据地形,一般的每块田都在1—3亩左右,可供手扶拖拉机作业了。1976—1978年是最红火的,每到冬季,农田改建一开始,其他公社的大队生产队干部经常一批批的在县客运公司包车到五合参观学习。
配套山冲农田的改造,水利的兴修也同时进行。为了保证400余亩农田的用水,使之不受干旱的影响,在有农田的冲畈上头,各生产队依山势修建了一系列的小型水库,说是水库,其实就在两山中间用土筑一条拦水的河坝而已。
建设响岭新村
1970年代的中后期,五合大队已经开始建设新农村了。不过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是在“以粮为纲”的基础上,腾村改田。响岭生产队,整个村子地势平坦,从村子上头到下头,估计能改出近百亩农田,但前提是一要整个村子搬迁;二要开挖一条穿山而过的隧洞河;三是把流过村子中间的河道填埋起来,涉及到40多户社员搬迁。
大队领导研究决定后,工程要上,要把村子改水田,争取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全大队粮食能自给自足。当时,请来了县水电局的技术人员在测量了响岭岗后(公路未修通以前是通往吴村的一条必经之路),工程在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山岗两边同时开工。这一条自然河流在响岭岗被人工导引进了百余米的人工隧洞河,为的就是把原河床改为水田。这一措施壮举不亚于林县的红旗渠,但其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太低下了。隧洞河百余米全部是人工打炮眼炸出来的,没有机械,炸碎的岩石全是用板车搬运的。
隧洞河打通后,新响岭生产队的新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按设计的方案都是整齐划一的排楼,青砖洋瓦,每家每户两楼两底,一个小院,和厨房、猪圈、厕所。当时设计规划的响岭新村盖好了10户,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搬了5户,还有5户的空房后来大队办了一个莹光灯厂,老村也未改田,河道只填了一段。
现在我们不去评估当时做法的得失,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得不偿失。没有科学的方法,社员的思想工作也未能及时跟上,他们舍得离开祖祖辈辈住居的老宅吗?好在当时大队的集体经济还比较雄厚,响岭新村建设还没有影响到全大队社员的生活,宏伟蓝图,美好愿景,最后未能实现,留下的是隧洞河下冲成缺口未能改成的农田。
村办工业(社队企业)
五合大队虽然是以出产木、竹、茶、柴、炭为主的典型的山区农村经济,但机械化茶厂成功的建设和运作,唤醒了五合大队领导,山区要想增加粮食产量,腾村改田、造田,保证近2000人口粮食供应,已不可能,大片的垦荒,在山坡上种粮与栽毛竹、栽树、种茶又有冲突。在总结了响岭村改田失败的经验教训后,当时大队领导班子于是把目光转向了工业和原竹粗加工。
从1970年代中后期开始,便先后派人到江苏省的无锡市、宜兴市、江阴县、华西村等地学习创办企业的经验,请人来指导技术。还派人到当时还是公社建制的本县梨山公社张复大队学习造纸工艺。到1980年代初,五合大队已经有一家机械维修部,稻米和饲料加工厂2家,食油加工厂一家(油坊),制刷厂一家、缝纫店一处,机械化造纸厂一家,彩色莹光灯厂一家,车木厂一家,木竹综合加工厂一家,安置本大队的300余名富裕劳力,工业企业的兴办,安置了劳力,又促进了商业流通和运输的发展。在1970年代的中后期,全大队已经有了6部手扶拖拉机和1部南京产的跃进牌拉货汽车。大队一级拥有汽车,这在当时已经是富裕的象征。
在兴办工业的同时,大队还在荒地较多的杨家冲生产队的一条岭办了一个大队林场;为了保证全大队社员肉食供应,在各生产队建立了养猪场,保证每星期都有猪肉供应给社员。
大队所在地已从原来的吴村搬迁到三岔河。因为这里是全大队4条冲的汇合处,从县城从公社来五合的必经处。考虑到当时生产生活和行政管理的方便,又是队办工业相对集中区,还有大队办的商业经理部,所以三岔河就成了五合大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当年从新疆调到芜湖地委的王恩茂书记、在北京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担任党委书记的张思齐同志、以及在杭州工作的彭海涛同志等革命前辈,在1970年代曾先后到过五合大队,亲身感受了革命老区在一批老共产党员带领下学大寨后所带来的新变化。
文化教育建设
1961年以前全大队没有一所学校。1962年从广德师范毕业的王学甫同志不顾左腿残疾只身来到五合大队吴村生产队,在三间破旧的老祠堂遗址上开办了吴村小学。
1962年以后,五合大队的人口,也同全国人口一样迅速增加,各生产队适龄儿童逞井喷式增长,办教育迫在眉睫。大队一班人采纳了王学甫同志的建议,先后在双柞、栗树湾、杨家冲等生产队设立了复式教育的小学教学点,后因师资力量问题,全大队分别在吴村、双柞和栗树湾正式设立了三所完小。从1970年开始,三所完小的老校舍已经容纳不下当时飞速增长学龄儿童。而且,1970年大队已向公社申请报经县教育局批准成立了杨滩人民公社五合初级中学。各校的校舍建设正式摆上了议事日程。
师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没有公办老师愿意到山区去的,有一年教育局分了一个师范专科毕业生到五合中学,一学期未下来就打包走人了。分不来,自力更生。就在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回乡的知识青年中择优聘请民办教师。到1976年8月,三所完小和一所中学的校舍基建基本结束,4所学校最多在校学生曾经达到300余名。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也不亚于一般的公办学校。1980年的全县中考,五合中学当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还考出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这得益于大队领导的重视,集体经济的保障和教师认真负责的精神。
在大力发展保障教育的同时,大队的各项文化建设也未止步,每个生产队都建设了一个能容纳300余人的“忠字室”(文化大革命期间读毛主席书,唱革命歌曲,跳忠字舞,忆苦思甜,开批斗会,进行文艺表演和放电影的地方),室内还搭建了一个永久性的舞台(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小型剧院);建立了篮球队,建设了篮球场;大队建立了广播站,除转播公社广播站的节目外,还有自己开办的栏目。每个自然村有一个高音喇叭,户户都有小广播,上下工都是以大队广播站放出的上工号和下工号为准,颇有一点军营的味道。大队部还建立了电话总机台,电话通到各生产队队长和大队领导班子成员家里。
正月里玩旱船,在重大的节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组织各生产队文艺宣传队进行汇演,各生产队还排练出演了花鼓戏版的样板戏。那时,为了解决山里头看电影难的问题,大队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电影队轮流在6个生产队巡回放映。医疗卫生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大队在公社医院的支持下,在响岭新村新建了一所近300平方米、有10张病床的合作医疗站。
农业科学小组
虽然只有400多亩的水田,移村改田也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大队一班人抓粮食生产的劲头一直没有松懈。山区日照时间短,过去种的水稻都是一季头,产量很低。当年三系杂交稻还未研究出来,大队决定由革委会副主任盛心志同志牵头组成农业科学小组,探索在山区种植双季稻的可能性。
农业科学小组设在吴村生产队,因为吴村的水田面积要占全大队的近三分之一,并且是农田改造得最快最好的生产队。农科组成立后就派人到县农科所学习,请水稻专家吴让祥老师实地察看。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分析,再加上五合全大队农田基本建设的现状,县农科所认为五合可以试种双季稻,如果成功还可以在全县推广。这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山区种植双季稻也可以说是一种创举,顺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也与五合的人气相称。
也许是天地人和,再加上科学的态度,当年试种一举成功。之后,五合便在全县、全地区的农业大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经验。
后 记
大队核算在1982年终结后,原大队兴办的企、事业单位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而自然消亡,有的如合作医疗站、粮库、猪场等等卖给了私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农田已不再种水稻,而是种上了如茶叶、毛竹、板栗、山核桃等经济林木。
进入新时代以来,五合以最美茶村展示在世人面前,已有6个自然村修通了平坦的水泥公路. 5个自然村还连通了镇政府到杨家冲的标准化三级公路——杨杨路。茶叶的品牌战略已初见成效,五合村在镇政府和市直相关单位帮助协调下,不断提升五合茶叶的加工工艺,加强宣传推介,使五合茶叶的品牌越来越响亮,2020年不仅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还在首届长三角名茶评比大赛中荣获了五星金奖。
为了更好的展示推介五合茶叶,村里还建设了茶文化博物馆,馆内设有茶叶制作工具、茶叶饮用器具区等等,展示茶文化。镇村两级还结合五合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精心打造茶文化品牌,使茶村面貌更加秀美如画,并将茶产业同文化旅游相结合,绘就茶旅融合发展的新画卷,使五合的环境更优美,以五合茶叶品牌搭台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一个生态文明的新五合正在向着未来昂首前进。
(作者系广德市税务局退休干部,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广德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广德作家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