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民国时期的一份宣纸调查报告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7-14 09:35

叶彩霞 吴小元

微信版第1364期

朱一鹗(1891—1983),北大商学学士。毕业后在中学任职,后又相继任报社编辑、通讯社主任、中央民众训练委员会总务主任等职。1933 年后,朱一鹗走进学术研究机关,先后出任中央农业实验室(南京)文书主任、安徽地方银行(芜湖)经济研究员,又兼安徽物产远销处调查主任、安徽学院教授等。在任经济研究员期间,朱著有多篇调查报告,《宣纸调查报告》就是其一。

该篇调查报告共10805字,内容详实,它采用现代学术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文献价值突出,为民国时期经济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处于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的安徽农村,金融日趋枯竭,农业生产萎缩,农民生活极其艰难,安徽地方银行负有调剂农村金融,增加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的责任。因而在民国25年(1936)作为该行研究员的朱一鹗深入皖南撰写了《宣纸调查报告》,对现实金融救助的目的性明显。所以,此报告兼有宣纸研究和现实救助的双重意义。

该调查报告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介绍宣纸历史及在泾县的发展变迁

此篇报告第一次给宣纸产地正名:宣纸实出于泾县,并且自唐时即有生产历史,宣纸品种中的罗纹纸只有泾县一地生产。徽州唐宋时也出过类似现在的宣纸,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由黟、歙而至绩溪,又至宣州。《徽州府志》载:府虽贡纸,然无佳者。唐宋元明各朝书画用宣纸者历千百年而不变色,光润如故,故俗有千年纸五百年绢之说。

元明间,泾北乡赤滩及曹溪一带宣纸盛极一时。明末清初,造纸中心转至泾县西乡的小岭。清康熙年间宜兴进士储在文在《罗纹纸赋》中形容当地宣纸舂碓之时响彻云霄,“匝地杵声,得入宣曹之里。”同时点明了两处造纸点,一是越枫坑而西的小岭,一是渡马渎(马头)而东的漕溪。而距作文时间已有二百二十七年之久的小岭,“罗纹”“白鹿”两个宣纸品种,小岭的曹恒源纸厂仍在生产。此时小岭全村八百户、三千余人,全部以纸为生,有四十余纸槽,占全县总产量的十分之八。各纸厂悉依天然形势,据山傍水,导溪置碓,藉水力以研料。同时又活流淘漂,石滩露炼。另一造纸点在泾县东乡,从小岭分出的上榔坑曹恒源步记、漕溪曹兴泰、乌溪曹怀远等厂。另有坝头的汪同和汪惠通,愚坑的朱六吉等厂。这类资料对小岭和泾县东乡宣纸厂的品牌及其发展变迁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2.明确提出造纸的相关产业链

造纸分工由四部分组成,原料、制作皮料、捞纸、制帘。原料中分稻草、檀皮、杨条藤。制皮草料有二,一是燎草,一是燎皮。燎草须选择沙土田所产,每担五角,其质地洁白柔软,而泥土田的稻草为褐色不宜造纸。燎皮是取檀树皮而做,每担价值七元。因其含织纤量多,可制上等纸张之用。成料后的燎皮每担二十五元,燎草每担七元。此报告把滤帘制作作为宣纸生产加工的一部分。有专门的滤帘业调查报告,列出滤帘的种类价格、尺寸大小,销售数量,甚至还注意到编帘的丝线质地和产地,说明调查者的用心和前沿眼光。

泾县历史上有涉及宣纸的文章,如民国时胡朴安的《宣纸说》着重强调对料的选择,清光绪年间李耐庵《皖南制纸形略》对檀皮加工、燎草制作的各个阶段及每道工序的加工方法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对使用石灰、碱的配比也作了介绍。但无原料的价格记录,无辅助工具滤帘的制作规格与销售数字,因而是不完整的。

3.详细描述了造纸的工艺流程

如制燎皮,为缩短时间,将原先砍下的檀枝在水中浸泡去皮改为蒸煮去皮后,开始剥 、揉、渍、蒸、踩、沤、洗、漂、晒等步骤,报告中记录:皮剥下后揉成皮块,皮百斤用石灰五十斤腌渍,约二十日再入大锅蒸煮,约经十余小时,取出踩踏后复堆十五日,此为皮坯。皮坯百斤用碱十八斤和水烧沸溶化后泡煎、蒸煮、洗涤、晒干、雨淋日晒,制成青皮;青皮百斤用碱十二斤泡煎蒸煮淋晒,制成燎皮。制燎草:稻草捣碎草节后,在水中浸泡,洗去草籽,草百斤用石灰六十斤,腌渍六十日后再翻一次再腌六十日。入水洗再晒干制成草坯。草坯每百斤用碱九斤腌渍,滤去水分放入蒸锅,蒸煮后捞出用清水浇淋,置石滩两面翻晒,成白色后成为青草坯。青草百斤用碱九斤腌渍蒸者、淋晒成燎草。此调查报告对宣纸制作过程中的工序步骤、时间节点、用料分量一一记录在案,让人有些惊讶。因为当时的宣纸制作工艺属于保密状态,所以此报告应该为内部数据,属于秘级资料,不宜公开。

在皮料草料制作完成后开始捞纸,描写准确生动:“槽两端之工人,一抬帘,一掌帘,掌帘者右手提帘竹,左手把着额竹将捞起之纸,提置身边湿纸板上,缓缓放平。抬帘者两手捧帘随掌帘者左右挽水,下水时须先推开浪头,帘床放平,起水时倒放余水,动作须要齐整。”“缓缓放平”“推开浪头”“倒放余水”等句将捞纸的要领一一揭示。纸捞起后开始烘焙,“俟纸块疏通后,用薄竹板轻轻鞭扑,扭松额头,卷起纸角,左手牵纸,右手执刷,从壁之一端贴至他端,则初贴之纸已干,剥下再贴。”朱一鹗一定是深入纸槽前、烘房边观摩并熟记下来的,这种负责任深入基层的踏实作风让人赞叹。

4.清晰记载宣纸品种名目及大小重量、销售渠道

报告记录了四尺单宣、四尺夹宣、五尺单宣、五尺夹宣、六尺单宣、六尺夹贡、八尺疋贡、一丈二尺的白鹿、白面(京榜)的尺寸,每刀数纸张数量、重量,还提到了扎花、棉连、罗纹、夹连、藏经谱等品种。其中的八尺疋贡,长七尺二寸,阔二尺五寸五,而1996年泾县志中《民国时期宣纸品种一览表》中记录八尺疋的尺寸是长7.2×宽3.6;一丈二尺的白鹿宣,长十尺六寸,阔四尺一寸,而县志记载为长10.6×宽5.2,不知是其中一方记录有误还是八尺疋和丈二宣的尺寸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因为小岭生产的宣纸离青弋江较近,可直接上帆船顺流而下,但东乡的各厂距城三十里至六十里不等,要先挑至城西泾河下船,出马头至芜湖运往上海武汉。规模大的宣纸厂一般都在大城市设立批发处,小户委托批发代销。各厂家销售都有固定的方向,如曹允源的货品销往北平、天津,曹义发的货品销往广东、香港,曹恒源的货品销往日本等等。这种固定的销售渠道对宣纸的品种、质量数量要求都有所不同,很有研究的价值。

宣纸相较于机制纸销售不广的原因,报告分析有二:一是机制纸用途广,政府作用状、学校证书、商业凭照、结婚证及请帖等用纸,而宣纸只适用于书画及高级政治机关信封信笺,二是宣纸在销售时各纸店须再次加光着色,让纸色坚洁,花样入时,加工费运输费相应成本又大大增加,因而不利于推广。

5.提出改良的对策

泾县宣纸生产存在品质、费用、规模、厂址等诸多问题,所以要改良品种,要去除家庭造纸中传媳妇不传女儿的保守观念,提高村民的教育水平,在改善宣纸品质迎合社会心理上下功夫。要减少生产费用,如制燎皮时先将粗皮刮去,制草料时要先将稻叶除去。扩大生产规模,将小厂并成大厂,组织生产合作社,降低生产费用,同时可以以连环担保关系向银行贷款,免除高利的盘剥。要合适地规划厂址。历年小岭诸山树木砍伐殆尽,燃料及原料来自远方,成本较东乡要高,可否考虑移址。等等。

在调研报告中,宣纸的药料一节提到“石灰、碱和漂白粉年需3万元,约占出产全额的二十分之一”,由此分析当时宣纸生产产值全年当为60万元,其中小岭每刀成本3元,东乡每刀2.4元。若依据3元的成本,再加上泾县民国档案中记载的27年(1938)每件30刀计,那么民国25年全年生产的宣纸件数为6670件。而民国27年8月泾县全年宣纸生产只有3000件,这意味着以抗战爆发后,泾县宣纸产量当减少一半以上。

民国28(1939)年安徽地方银行明确业务目标:“扶助内地小工业,省府已定皖南、北各十万元,皖北以铁砂厂、纸厂为主;皖南以火柴梗片、宣纸为主。”决定对皖南宣纸业制造注入资金。因而朱氏此份调查报告对泾县宣纸生产的振兴功莫大焉。

(作者叶彩霞系泾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吴小云系泾县高铁站职工、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