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姚高河治水记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8-25 09:10

罗全水

微信版第1387期

姚高河——我的母亲河,我在姚高河中游河畔度过了童年至青年的美好年华;河岸边曾留下我的欢乐和梦想,留下魂牵梦绕的不舍情结。

姚高河(又名汪溪河),起源于宁国市原姚高乡宗汪村北面与宣州区、广德县交界的麻姑山,河道宽度平均约30米左右,流经原姚高、畈村、汪溪三个乡,最后注入水阳江,全程约26千米。

在修建畈村水库之前,姚高河流域两岸水旱灾害频发,可谓十年九灾。每年汛期来临,河岸两边槽田的秧苗常遭“灭顶之灾”;有些年份水稻正抽穗扬花却仍“在劫难逃”,令人痛心疾首。许多畈田、塝田(又称梯田)和冲田用水大多“望天接”;一些小堰塘蓄水量少,难以抵御旱灾。

为此,我们的先辈开山凿石历经艰辛,在姚高河上修筑小水坝截流蓄水,开沟引水灌溉农田。现畈村水库大坝下游尚遗存“上坝”“下坝”“土坝”等坝址。当久旱无雨时,先辈们便架设龙骨水车,从水坝上、水沟里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地车水抗旱。炎炎盛夏,我常目睹社员们抗旱车水挥汗如雨、精疲力竭的情景。但粮食仍然歉收,温饱问题难以解决,有些生产队时常去外地借粮度日。

1958年初冬,为解决县城电力供应和姚高河中下游防洪、灌溉,促进粮食增产,中共宁国县委研究决定,集中人力物力在姚高河中游修建一座水库。经县水利部门实地勘测,水库选址定在畈村大队赵家槽坊以东约300米处,拦河建坝,初步规划最大坝高19.5米,最大坝长225米,总库容810万立方米。

当地群众得知这一消息,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在当时的河沥溪人民公社(下辖姚高、畈村、汪溪、长虹、平兴、罗溪、西津7个大队,1961年后改为河沥溪区公所)组织动员下,1959年1月4日水库正式破土动工,拉开了姚高河治水工程的序幕。

与此同时,离坝址最近的新屋村和赵家湾共30户移民开始搬迁。参建民工是公社统一抽调的各大队以及河沥溪街道的基干民兵和青壮年劳动力,后来县委又从梅林、胡乐、虹龙、港口等公社抽调劳动力支援畈村水库建设。

那时没有任何工程机械,全靠手工挖、肩膀挑,平均每天出勤人数都在千人以上。公社还无偿征用库区耕地,统一平调各大队粮食和蔬菜大队蔬菜、各大队木竹、料石、石灰、砖瓦等建筑物资以及家具、炊具等生活用品,以保障大坝施工的需要。

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指挥部精心施策:建立党团组织,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连、排、班等军事组织,指挥武装基干民兵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建立技术管理组织,改善劳动组合,开展劳动竞赛,奖罚分明;组织武装基干民兵和水库附近社员轮换加班,挑灯夜战;组织木匠、篾匠、铁匠等工匠土法上马开展工具改革,制作空中和地面滑车提高运土效率;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组织,保障民工的餐饮服务、草鞋编制、衣被洗涤与缝补、伤病医疗、理发洗浴等等生活需要。

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热火朝天的大跃进氛围,指挥部在通往工地的途中用毛竹搭建“跃进门”,沿途插着标语鼓动牌;在山坡上用石灰浆书写巨幅标语;在大坝工地中央建立指挥台,在工地和赵家槽坊主办板报、墙报等专栏,张贴民工的挑战书、应战书、倡议书、决心书和血书以及慰问信等各种宣传材料,及时公布施工进度、竞赛评比战果。后来公社还购买了有线广播器材,并多次邀请县花鼓剧团、公社文工团深入工地进行慰问演出。

经过民工两年时间艰苦卓绝的奋战,截流姚高河的水库大坝高度达到13.5米,总库容约250万立方米,开始发挥部分灌溉效益。由于当时饥荒蔓延,水库工地人力减员,物资匮乏,财力紧张,施工难以为继。在1961年1月党中央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整顿“五风”,纠正“一平二调”政策的形势下,宁国县委研究决定畈村水库工程暂停。至此,水库大坝累积投工达到39万多个工日,国家投资建材费用共12.4万元(含西津河刘村坝建材开支)。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1970年8月,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号召全国各地“下苦功夫,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宁国县革委会闻讯,及时召开全县各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央会议精神,部署全县水利建设。河沥区立即布置畈村和汪溪公社分头组织六个水库受益大队的干部社员开会学习毛主席语录和中央有关文件,要求痛下决心,联合起来续建畈村水库大坝及其渠系配套工程,以根除姚高河中下游水旱灾害,增加水库受益面积。

由于水库初建时水利部门规划指标偏离实际,在水库续建施工之初,县委便组织技术干部和社队干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提出“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洪、监利养鱼”的指导思想,对原规划指标进行调整:原设计坝高降为16.0米,总库容降为450万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降为130千瓦;重建溢洪道,提高大坝泄洪能力和安全系数;新建水库配套工程即开辟一条底宽2.0米、深度1.1米以上、长22.5千米的盘山北干渠,提高水位,增加水库灌溉面积。

调整方案报批后,河沥区迅速成立施工委员会,10月14日,六个水库受益大队迅速抽调劳动力奔赴水库开始续建施工。水库上游贺干村和胡家南共50户移民顾全大局于11月底开始搬迁。

上千名民工发扬“红旗渠”精神奋战了两冬一春,于1972年3月提前完成了大坝加高2.5米的续建工程任务,一条长218米、高16米、底宽119.4米、顶宽4米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新建的溢洪道顺利完工,水库总库容达到484万立方米。

1973年6月底,北干渠沿线各社队干部群众顺利完成“分段开挖”北干渠的工程任务。除32万多立方米土方工程外,沿途还开凿隧洞两处,架设石拱渡槽两座、钢筋混凝土渡槽4座、跨河倒虹吸一条;劈开石山4座,垫平山谷14处,新开公路5千米。北干渠工程的竣工,让水库下游约7千亩农田受益。姚高河两岸人民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谱写了一首改造山河的壮丽诗篇,永久载入了宁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史册!

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财政支持下,畈村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工程,大坝加做了1.0米高防浪石墙,使坝高增至17米;培厚加固大坝内外坡,将溢洪道拓宽至30米;改造导流墙、防洪堤埂;后来还进行了坝体渗漏防治、放水涵洞改建和发电站建设(1979年建成,后因厂房地基沉降而报废,未再重建)等工程建设,使水库总库容增加到650万立方米,成为20世纪宁国市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小型一类水库,也是水阳江流域最大蓄水工程,大坝防洪标准可达300年一遇。

为了了解畈村水库防洪、灌溉等实际效益,我特地走访了水库下游红星、灯塔、立新、建国和向阳(原名分别为赵家槽坊、杨堡塘、竹园、严村、鲍村。文革时期改为现名)五个村民组老村民,估算受益情况为:

五个组农田合计受益面积约占总面积972亩的88.06%(山冲田共130亩不受益),其中槽田 160亩、畈田305亩、梯田298亩,均实现自流灌溉、旱涝保收,且由种植单季稻改为双季稻,平均亩产增加约200千克,每年共增产约15.3万千克。另外他们将老河滩、荒坡等改成农田共95亩,每年可多打粮食约3.8万千克,各组不仅年年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公粮、余粮任务,还有富余粮食外借,农民家庭副业也得到发展,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由此可见,畈村水库防洪、灌溉取得显著效益。兴修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的我们这代人深有体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等论断千真万确。

仲夏时节,当我重归故里,再次登上巍峨的水库大坝放眼眺望时,只见库区两侧的群山绵延起伏,苍翠欲滴;浩淼的库水碧波荡漾,倒映着蓝天白云和青松翠竹;大坝背水坡上绿草如茵,郁郁葱葱;大坝下方农田秧苗长势喜人。一幅生机勃勃、风光旖旎的库区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当我来到赵家槽坊大冲口北干渠边,久违的泥土芬芳顿时扑面而来,回首1973年春我高中毕业回乡劳动锻炼,同灯塔队社员们一起在这里挥洒汗水的情景,不禁心潮澎湃。

姚高河治水工程,虽然无法与红旗渠比肩,但也堪称时代的壮举,不仅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们可以通过这项工程教育子孙后代,要发扬老前辈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宁国中学退休教师)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