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林
微信版第1391期
孙埠是我的岀生地,我的童年也是在那里长大度过的,从儿時的记忆到现在,我们孙埠人都习惯把孙埠分为上街头和下街头。日常用语都是“到上街头去有事”。问候也是:“到哪去?”答:“到下街头去。”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下街头,离镇政府不远,从孙埠老街向北走到下街头的末尾就是老孙埠镇政府所在地。老镇政府紧挨着蜿蜒的水阳江防汛大堤,而水阳江是直通长江的。再向北翻过堤埂还有一条早已凋零的小街。我小时候的小街还车水马龙的,小街上最有名气的就是孙埠木材站,是国营的。紧邻木材站的是一家民办学校,校长和老师仅一个人,一位四十左右的女性老师,她姓余,我们叫她余老师,有时也叫她余校长。我就是在这所学校里从小学一年级读到四年级,然后转到公办的孙埠小学读五年级,并于七0年转学到宣城四小而离开了孙埠。
那时候余校长的这个学校校舍即教室,就是一间仅百余平方米的大屋,学生上课自带桌椅,条件十分简陋。一至四个年级50多个学生全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余老师每节课都从一年级开始,先给一年级上课讲20分钟左右,其他年级同学则静静的看书或做作业,讲完一年级课程再给二年级讲20分钟左右,如此轮着上课,周而复始。那时候小学仅上语文、算术二门课程,课间休息因为没有活动场地,只能在学校门口的小街上玩。六十年代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余老师带着她的学生一年又一年,直到她退休了,这个民办学校也停办了。余老师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我们学校面临小街,出校门就是小街上的一座古石桥。桥下的流水自孙埠的东南乡而来,川流不息,从未间断。这是条大自然形成的溪河,从未干涸过,只是丰水期或干旱季节的水深水浅而已。到了枯水季节,桥下水浅仅一尺左右,甚至更浅,所以课间一休息,我们几个小伙伴们就跑到桥下去玩水。偶尔一次我们意外地在桥下水里摸到铜钱,还有许多铜板,甚至还摸到银元。我们几个小伙伴们感到特别惊喜,所以一有空就去桥下摸铜钱,因为每次都有收获,所以放学都不想回家,摸到铜钱就拿去换糖果和冰棍。余老师知道后坚决不让我们去桥下玩,并告诉了我们的家长,但放学后我们还是经常不回家,偷偷的去桥下摸铜钱,直到水深了无法下水为止。
年少好奇,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去向余老师打探桥下的铜钱是从哪里来的,余老师就把她知道的有关这座桥的来历和故事讲给我们。余老师说,历史上的孙埠有小南京之称,而学校所在的小街自明代就十分繁华,过去由于大山里陆路交通不便,江浙一带所需大量的建筑用木材都来自水阳江上游的宁国、绩溪的大山里。所以,大山里的山民都利用丰水期砍伐杉木、松木后,把七八根木材并排扎紧再连接成龙,由放排人经水阳江水路顺流而下放到孙埠。木材从这里上岸后再由陆路运往江浙,仅少量的木排顺水而下到水阳甚至芜湖。因此,历史上我们学校这地方就是通商码头,是木材集散地,一些当地或外来的商人甚至达官贵人也从这里乘船沿江而下去往外地。紧邻学校的木材站直到七十年代还在运作,接收从山里放排过来的木材。因为放排非常危险又艰苦,加上陆路交通改善,放木排这一行也成了历史,从人们的视线里彻底地消失了。
余老师讲,大概在明代万历年间,因为小街上的溪水河阻断了两边人们的往来,过往很不方便。坐落在孙埠上街的铁佛寺里,有位普济大和尚,乐善好施,济世救人。是他与其他几个和尚商量后,决定在小街建一座石桥,把二岸连接起来,永久解决过河难题,方便两岸人们的出行。经过普济和其他和尚及当地民众的一番努力,一座单孔石拱桥终于修建而成。
完工之日,石桥下最后一块母榫石条就是安装不上去,普济和尚知道,这是要祭桥了。按古人的说法,造桥这类的大工程肯定是要死人的,但小街石拱挢从开建到完工一直平安无事,没有死人,但不死人水神、桥神通不过就不能完工。普济和尚没办法,他想就顺其自然,该祭桥就祭桥吧!
谁知道到了祭桥的那一时辰,却过来了一个孕妇,普济一想。如果让这孕妇祭桥一下就死二个人,出家人的慈悲让普济没有多想,他连忙让人拦住那个孕妇,而他自己迅速冲到桥下,快速顶托桥下的最后一块石条并顺利地安装完工。石桥建成了,而普济和尚也在那一刻倒在桥下圆寂了。从此小街两边民众及外来商人因为有了这座桥,来来往往方便了,而普济和尚却为这座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此直到民国,石拱桥上往来的人们过桥时都往桥下扔铜钱或铜板,以纪念普济和尚的恩德!
几十年过去了,余老师讲的有关古石拱桥的故事,不仅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更时常让我们想起小学那几年,在石桥边的学校学习生活,那是童年最为难忘的日子,石拱桥也是我的童年最为快乐的地方。如今学校早已成为过去,而石拱桥依然屹立在那里。
近日,我们一同从宣城出去当兵的战友老许从广州回来省亲,他爸老老许原是孙埠镇政府的秘书,老许也是从小在孙埠长大的,就住在下街原镇政府的宿舍里,共同的愿望促使我们几个从孙埠走出去的战友,又一道回到孙埠的小街,故地重游。那天下午到了小街,老许他们去寻访故友,而我直奔石拱桥,就想看看给我小时候带来许多快乐的地方。
昔日的小街就象落魄的乡村,除了几个老人,没有一点生气,没有了昔日的繁荣。踏上古石拱桥,这是座宽约6米,长约20米的完全由大块的青石条构建的单孔石拱桥,桥下单孔跨度约7米,成半圆拱形,桥面随桥型高出地面成坡道,桥上二侧围栏均是青石条,结构简洁富实。铺在桥面的青石板经数百年一代代人的踩踏,均已支离破碎满目疮痍,几乎找不到一块完整的。因为小街的冷落,这里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里。但小桥依旧昂然地屹立在小街上,注视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风霜雨雪,人间磨难,它像个风烛残年的老者守护着属于它的一方领地。
来到小街边闲坐的几个老人中,本想从她们那里了解得到一些类似余老师讲的有关石拱桥的故事,但她们对旧时的人和事还记忆犹新,当问到石拱桥时,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这座石拱桥建于何时,桥名叫什么,何人所建。有关古桥的信息没有一个人知道,大家只知道叫小街石桥,老一辈就这么叫的,不能不说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说起来也不奇怪,在光绪十四年孙埠设镇之前,这里就是皖东南的各种商品集散地,各地商人云集,陆路交通至四乡八邻,到民国己修通了芜屯公路,在芜屯公路上,也就是小街石桥上游也架了桥,因此分流了一部分过小街石桥的人流量。民国至解放初为防水阳江水患,孙埠镇从上街头到下街头沿水阳江边修建了河埂大堤,当时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大堤修到下街与小街连接处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把小街硬是挡在了堤外,导致水阳江一涨水,小街就被淹,不少居民也因此陆续搬离,致使小街变得冷冷清清。
而水阳江堤埂也在石拱桥上游200米处靠河埂边修建了涵闸,遇到洪水涵闸关闭。涵闸上的河埂也成了通途,因此分流了更多的人走堤埂,走石拱桥的人因此更少了。走的人少了,自然对它的保护也好,古桥才保持了原汁原味原来的模样,否则今天的桥面也许是水泥的,也许改变了原来的面貌。老人们讲前几年街上一住户翻盖私房,图省事汽车拉着建材过桥,小街住户们硬是拦着他没让汽车过去,因为她们每天还要从桥上经过,绝不能让桥压塌了,老人们也知道保护古桥是当地人的责任。
小街古桥也是孙埠唯一的一座古石拱桥,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观,但承载了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小街人的生活。如今石拱桥被宣城市文物保护部门列为古建筑登记在册,相信古桥的未来会得到更好的呵护,也希望这座古桥一直能保持原来的模样。
离开小街石拱桥时,又禁不住回望几眼掩映在树丛中的石桥,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忘不了的石拱桥,那个时代的童年真好!
(作者系宣城市文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