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浅谈宣州窑的箸笼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9-28 09:55

陈 亮

微信版第1405期

2022年1月18日至3月10日,宣城市博物馆推出《瓷苑遗珍——宣州窑瓷器展》,展出宣州窑瓷器130余件,它们都与我们先民的生活日用密切相关,比如茶具、餐具、酒具、文具、乐器、冥器、建筑构件等等应有尽有。这些器具中老百姓使用的普品占大多数,粗犷古拙;精品也不少,雍容华贵,样式雅俗兼顾。粗瓷与精品并存,普品和佳器同在。

在展出的130多件宣州窑器物中,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一件展品,要数晚唐五代时期的青釉箸(筷)笼。(见图一)

图一  青釉筷筒

笼高16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2.5厘米。浅灰胎,青釉微黄,底足增大略外撇,应为摆放时更加的稳固的缘故。腹部凹压四片叶印成“十字”型装饰,外壁近底处有连续刻画纹,疑似伊斯兰文字,须由文字方面专家解疑释惑。笔者做了一个小实验,口径10公分的箸笼,可收纳一般型的筷子20双以上。从该箸笼胎质细腻,工艺考究情况看,用这么好的器物摆放筷子,想必使用这种器物的主人,家境殷实富足。箸,即现在的筷子,是中国独特的进食工具,中国人使用它的历史文献记载,至少可追溯三千年前商代。《韩非子·喻老》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也就是说商王纣以象牙为箸,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见图二)

图二  商代青铜箸

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1144年前后,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精制的象牙箸。虽然古籍中说纣王乃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但它并非是中国用箸至第一人,筷箸的产生应当早于殷商若干年。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呢?从考古来看,在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筷子,筷子在中国的历史已经长达7000年以上。(见图三)

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骨箸

《礼记·曲礼》中记载:“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郑玄注:“挟,犹箸也。”中国古代原始社会,人以手抓食,新石器时代,大多采用蒸煮法,以箸挟取菜叶,而食粥用上匕(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遗址中有发现)。匕匙可能早于箸产生,也可能匕匙与箸同时产生并用。之后随着夏商的发展,箸也不断演化,从木箸、竹箸到满足贵族需要所产生的象牙箸,材质从普通到高端。

到两汉时期,箸的使用等级已经显现。西汉早期时多用竹箸,而在东汉贵族们的墓穴里,铜箸更为常见。等到了隋唐、五代时期,箸的质料更显夸张,出现了金箸、银箸、玉箸、犀箸、木香箸,这些当然都是统治者们才能用得起、大概也只限于他们使用的食具。如果从古代加工制作食物的方法来看,宋代以前以煮、蒸为主,尽管筷子已经普及,但仍然需要匕配合,匕箸并用。《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源于《三国志》。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先主方食,失匕箸”,刘备突然受到惊吓,手里拿的吃饭的器具掉到了地上。

宋代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越加考究,烹饪技艺与方法更加丰富多元,如炒菜的普及,更加巩固了筷子作为主流取食工具的地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当年北宋京城汴梁的繁华生活:“吾辈入店……旧只用匙,今皆用箸也。”这说明,至晚到了南宋时期,筷子已经取代匕、匙成为主流餐具。于是箸笼在普通百姓家的使用也更加普及。(见图四)

图四  宋元时期宣州窑酱釉箸笼

这件箸笼直筒式,口沿处有一圈内凹,高12.5厘米,巧合的是内口径也是10厘米。但器壁厚达2厘米,器型粗犷,胎重釉厚,摆放筷子后相当稳固,不易碰倒撒落。对普通百姓家用非常适宜。箸笼底部有24个漏孔,便于洗涮后筷子上的积水快速沥干。(见图五)

图五  宋元时期宣州窑酱釉箸笼

延续到明代,很多小说话本中仍然称筷子叫“箸”。随后改名称筷子,据考证缘于江南地区的船家或商贾“起彩头”“求吉兆”的心理。明成化十一年,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意思是说,江南地区的船家及商贾在行船过程中,期盼能尽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不祥之字,“箸”与“住”音同,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即传开,以致士大夫也跟着叫起来。“快儿”再加一竹字头,就成为“筷子”。明隆庆年间,李豫亨在《推篷窹语》中也说:“亦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间亦呼为筷子者,志其始也。”到了明代后期,“箸”改名“筷”,为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和引用。为节约空间或便利等原因,筷笼的摆放位置也发生变化,发现有挂在墙壁上的筷笼器型。(见图六)

图六  明清时期宣州窑酱釉壁瓶式筷笼

笼高为14公分,直径9.5公分,器型是从中间自上而下剖开的半瓶式,可方便悬挂在墙壁上,以节约桌台或灶台上的空间。亦称壁瓶式样。除紧贴墙壁的一面素胎无釉外,其余部分内外皆满釉,腹部釉面有不甚清晰的印花纹饰,酱褐釉泛玻璃光泽。虽然明清时期宣州窑的盛烧期已过,但当地民间仍在大量使用宣州窑烧造的日常生活器物,产品胎质已在半瓷半陶之间,但其中也不乏诸如这种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壁瓶式筷笼。

明代的箸(筷)制作形状演化已基本定型,与现今我们使用的筷子样式亦基本相同。首方足圆,即上部为方形,下半部为圆形。这样不仅筷箸放在桌上不易滚动,挟菜时也不易打滑,同时也方便了能工巧匠在筷箸上刻字雕花。方箸不但可以两筷相应拼组成画幅,也可十双筷箸排列组成更大的画面。

清代的筷箸,其特点为制作工艺精巧美观、用尽匠心,工艺考究且有题诗作画的箸实际成了高雅的艺术品。因此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赋有艺术感的筷笼,也在情理之中。

图七  20世纪60年代宣州窑筷笼

笔者还收藏了一件新中国建国早期的宣州窑筷笼(见图七)。高16公分,直径11公分,酱釉,笼口用四段弧线相连。腹部纹饰上方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凸印文字,下方凸印折枝花卉。笼底略收窄,器型独特有美感。

据走访了解,新中国建国早期,宣州窑仍有多处窑口继续在烧造陶瓷器。如宣州区的狸桥镇的小河口一带,湾沚区的东门渡一带,宁国市的港口镇一带,泾县的琴溪镇一带。改革开放以后,陶瓷的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彻底取代了手工业古法陶瓷烧造技艺。在这一波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宣城地方延续的古法烧造窑场其生存已举步维艰,除南边一条带的泾县琴溪、宁国港口、宣州水东现今仍有几处少量保持古法工艺烧造外,大都黯然退出历史了舞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世上人活着就得吃饭,要是按照取食方式来分的话,全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区域:一是欧洲、美洲、澳洲,主要用刀叉取食,可以称为“刀叉取食圈”;一是南亚、东南亚、中东地区,主要用手取食物,可以称为“手指取食圈”;再有就是东亚的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等地,主要用筷子取食,可以称为“筷子取食圈”。从三种人类取食方式来看,筷子无疑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文明而温和的用餐工具,简单、平凡的筷子蕴含着中国人对生活、文化、礼仪方面的丰富内涵,中国人骨子里就潜藏着使用筷子的技能,筷子运用起来灵活无比,能夹、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拿、能剥,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但其中的筷箸文化,似乎没有多少人当回事,在现代社会的影响日渐式微,有待加以研究、保护和弘扬。(作者系宣州区纪委监委四级调研员,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