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郎溪中学创办始末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11-17 17:25

吕斌  

第1428期

一九四一年(民国30年)二月,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当时,郎溪全县仅有小学三十余所,每年小学毕业生才一百多人。由于郎溪县没有中学,这些小学毕业生大部分不能继续升学,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也只有到邻县溧阳、宣城等地求学。可是那时交通不便,兵荒马乱,外出读书也是十分困难的事。

于是,在一些士绅的要求下,当时已迁驻在姚村乡陈梅村的国民党郎溪县政府决定要办一所中学。三月,县长梅光庾正式具文呈请省政府,请求批准建立郎溪县立初级中学。经省教育厅核准立案,并颁发了批准文书后,梅光庾即委派姚村乡国民中心小学校长杨树圃着手筹建郎溪中学。

杨树圃受命后,就开始勘察校址,修缮校舍,置办课桌椅,及教学、办公、生活用具。他以小学校长的身份,选定了原姚村小学校址,即姚村的“下姚村祠堂”(已于一九四三年十月被日寇烧毁)作为校舍;利用姚村山区的丰富竹木资源,就地取材,整修房屋,置办了连座双人课桌、竹床、办公桌等设备用具。到七月初,建校的物质条件即已准备就绪。

本来,杨树圃作为县政府驻所的小学校长,又是姚村乡以及本县南乡地区较有影响的人物,还是创办郎溪中学的动议者之一,又为筹建学校尽了全力,应该是郎溪中学第一任校长的当然人选了。县长梅光庾在委派他筹建学校时,也就有让他出任校长的意思。但在提请省教育厅进行校长资格审查时,却因为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历而被驳回。

这样,郎溪县政府又重新提名梅渚小学校长、上海法科大学毕业的陶然(1903—1951,又名陶柳塘),经省教育厅审查批准,梅光庾正式任名陶然为郎溪县立初级中学校长,让他出面聘任教师、招收学生,准备如期开学上课。

陶然是个商业、教育两栖人物,当了八年梅渚小学校长,担任过官办的食盐统制运销处主任,私人开办了炭行,在郎溪、溧阳两县有广泛交际,活动能力较强。因此他很快从溧阳、高淳聘任了几位教师,如房家驹、宗秉心、陈仲美,又从梅渚小学教师中荐举了吕茂荣、岑佩芬等人,师资基本调配齐全了。这时,经国民党中央政府教育部核准的文书也已下达。于是陶然就匆匆通告全县,八月二十日开始进行招生,八月二十五日正式开学上课。由于十分匆促,没能及时举行开学典礼,直到十月十日(“双十节”)才补行这一仪式。当时,只有初一、初二两个年级,三个班,共有一百一十个学生,而且有些学生是来自溧阳(随溧阳籍教师来的)等地的。

这样,郎溪最早的中学——郎溪中学的前身、“郎溪县立初级中学”正式创办起来了。但是,后来的十几年,郎溪中学仍然经历着创办的艰难路程。

郎溪中学在姚村开学后,杨树圃被陶然聘为总务主任。陶然知道,杨树圃未能担任校长心中是很不满意,于是,陶然有意经常不到学校视事,让杨树圃代行校政,既是对杨的安慰,自己又乐得致力经商多赚钱。

但是,当时的中学校长是个政治地位很高的职务,他又不愿长期委权于他人。于是,一九四二年二月,他以“学校日用必需品采办困难”为理由,呈请省教育厅批准,将在姚村办了一学期的郎溪中学迁到岗南,校址设在岗南村王家祠堂,真正地当起校长来。

杨树圃眼见得自己一手筹办的郎溪中学被陶然一句话就轻易地搬走,十分恼火。当时,郎溪存在所谓“南乡”和“北乡”(以郎川河为界的南北两个地域)两个派别的矛盾。在“南乡”的一些士绅的支持下,杨树圃没有去岗南,重新筹集资金,以不愿去“南乡”的学生为基础,在下姚家祠堂办起了“建国中学”(名义上隶属于屯溪建国中学),杨树圃作了校务主任。这样,一南一北,郎溪中学与建国中学形成了竞争局面。

建国中学因为在山区,比较安全,吸引去了一批郎溪中学的学生,而郎溪中学处于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北乡,又靠近溧阳,学生来源也有扩大。后来建国中学改名为“江苏私立东南中学”,发展为完中。一九四三年十月受日寇侵扰而解散。到了一九四三年,郎溪中学已有初一、初二、初三共三个年级四个班,一百五十人。十月初,因日寇侵扰自行解散,办了两年的郎溪中学夭折了。

一九四四年七月,有六位从沦陷区准备到后方去上大学的青年知识分子,因不识路途而滞留在郎溪,汪伪郎溪县政府就胁迫他们参加筹建郎溪中学并担任教师。八月下旬,郎溪中学招生开学,校址设在宗氏祠堂。校长方孝本,教导主任胡佐之,教师有姚文翰、马挚鸣、张鸿华、姜卓颖以及日籍教师等十余人。这所学校,在政治上与前郎溪中学无联系,但为后来的郎溪中学留下了物质基础,应该说是郎溪中学的第二次创办。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四日,国民党郎溪县政府任命吕璜为校长,接管了汪伪时期的郎溪中学,重新招生开学。这虽然与两年之前解散的郎溪中学在政治上一脉相承,但校舍、教学设备、教学人员都已人事全非,因此,这次重建实际上是郎溪中学的第三次创办。

直到解放前的四年当中,郎溪中学一直保持着初办时的规模,几乎没有发展。特别是解放前夕,校长吴国光对学校进行法西斯统治,导致学校处于瘫痪解散状态(详见《解放前郎溪中学的几次学生风潮》。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郎溪中学,对学校进行了改造、整顿,濒于解散的郎溪中学恢复了正常。这可以说是郎溪中学的第四次创办,这次是真正地创办起来了,并从此开始正常地向前发展了。

郎溪中学创办至今已有四十五周年了。侵略者曾经扼杀过她,反动派曾经虐杀过她,她经历了苦难漫长的岁月,才在共产党的怀抱中重生。

(本文选自《郎溪文史资料》第一辑)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