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沁
微信版第1432期
2022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开展的“新四军与党的建设”征文活动,所写“新四军武工队与五合的党组织”一文入选《征文汇编》。文中提到的五合党组织:吴村党支部在1948年春建立,隶属皖南游击队广宁县太山区委,区委书记高明山(真名李轩)兼武工队队长;支部书记余明江,四个党小组,18名党员。其职责主要是秘密协助郎广工委的武工队做好群众基础工作,开展对敌斗争,是游击队武工队的地下工作者。
全国解放以后,这些游击队武工队的地下工作者,有些同志跟随游击队下山参加了渡江战役,有些同志到外地担任了地方党委的负责人,有些同志到新成立的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成为管理者,也有一些同志留在了本地,领导了当地农民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后来的新农村建设。本文重点追述五合党组织首任书记余明江和接任书记王学江两位新四军游击队武工队地下工作者,为了山区农民过上美好生活而勤奋敬业的往事。
五合大队在1983年前的历史阶段中,确实做出了辉煌成绩,这些成绩曾得到省地县领导机关的肯定,多次获得表彰和嘉奖,支部书记王学江同志在1977年被选为安徽省第五届人大代表,与杨鸿宾、吴让祥、王永明(女)、周开友五位同志作为广德县的代表参加了1978年1月9日至14日召开的安徽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1996年版《广德县志》第十六章第一节)。当年全国农业学大寨,安徽农业学郭庄,芜湖、广德学五合。这些,都离不开新四军当年红色基因的影响,到1983年五合大队的老支委5人中(首任书记余明江从1948年成立到1961年、接任书记王学江止1983年、支委监事主任廖国富、支委章忠柱都是解放前参加革命入党的),他们虽然已先后离世,但是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不忘党的宗旨,始终为了山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勤奋敬业的精神值得永久缅怀。
01 第一任支部书记余明江
解放后,1950年9月至1952年9月,五合山区与全县同步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从1952年底开始,为了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先后成立了杨家冲、吴村、青吴、双岭、双升五个初级农业社,至1957年春,五个初级社合并成立高级社,并命名为“五合农林社”,党支部书记余明江兼任社长。从此“五合”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1957年是合作化高潮的一年,这一年五合社在书记余明江的带领下,积极组织生产,推销林木产品。革命老区的林业生产得到县委农工部的重视,于是介绍了县城两家篦料社到五合采购毛竹,就地加工成半成品,从而使当年的收入大幅提高。当时入社人口是860多人,年终总收入12万多元,每个劳动值2.1元。扣除社员平时生活开支,决算分配,每户平均找补现金100多元,最多的领了300多元,少的也有几十元。100元是个什么概念?当时一斤米9分多钱,一个鸡蛋3分钱,100元对刚刚从过去极端贫困的旧社会走出来的山区农民来说,简直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金元宝一样高兴。那年决算后,社长余明江同志,带着会计盛心志和出纳王学江同志背着24000多元现金,到各生产队去发决算分配款。每走到一个队,群众一片欢腾,都像接待远方的贵客一样迎接他们。有些社员在接到分配款时,激动得双手发抖,眼睛里含着泪花,在心底深深感谢共产党。正当人民沉浸在合作化带来的好日子之时,1958年还未过一半,“共产风”“浮夸风”一阵紧一阵地刮来。先是砍树木烧炭,接着办大食堂,单家独户都得搬到大村上去住,同时宣布农业社撤销合并一个区一个大社:人民公社,所有收入都得上交到公社,大批劳动力被调出到广德东北独山、牛头山一带县里办的煤矿挖煤,修建丁广运河,开始人们还觉得新鲜,可不久粮食越来越少,社员口粮难以为继。国家供应粮减了又减,食堂的稀饭也越来越稀,时不时地断炊。以书记余明江同志为首的党支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余明江在支委会拍板:上山开荒种小麦。1959年春又布置凡能种的山地都得种上苞谷和其他杂粮。同时要求各生产队组织劳动力上山挖葛根、蕨根、苦菜等。这些办法是得力的,五合人民度过了几年的大饥荒,没有一人饿死。但是,余明江同志却因开荒种地而在1959年被批斗,至1961年撤销支部书记职务。虽然书记职务撤了,但党员的身份还保留着,有着良好群众基础,在五合山区威望很高的他牢记入党誓词,不忘初心,全力支持新任书记王学江同志的工作,使五合在这一批老革命的带领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1960年下半年,中央颁发人民公社《六十条》撤掉了大食堂,大公社划为若干小公社,杨滩人民公社和杨滩乡政府就是此时成立的。《六十条》规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五合农业社也改为五合大队。
02 第二任支部书记王学江
王学江同志,1948年入党,他热爱党,对党忠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格。他是安徽省第五届人大代表,也是杨滩公社党委委员,但他从不利用这些名头为子女谋取利益,他不怕困难百折不挠。1961年至1964年,是农民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后休养生息的四年。这几年五合只是在“饱”的问题上有所改善,但仍然十分贫困。王学江同志经常在思考,怎样才能摆脱这种状况。1966年,县委考虑到五合是革命老区,派支部书记王学江同志先后两次赴大寨参观学习。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穷山恶水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他,更激起了他改变自己家乡面貌的决心。回来以后他向支部作了汇报,最后支部统一了认识:要想富先修路,要迅速摆脱山区的贫困,必须解决木材、毛竹难以运出的问题,这就是必须首先修路。这里有必要把五合的地理环境大致描述一下:五合像一个人的手掌,张开手,掌根很小,五根手指是五道山梁,指缝就是四条冲,中间两条冲长一些,80%以上人口住这两条冲里,两边的山冲,虽然也不短,但住的人相对少一些。手掌四周是毗邻地界,总面积是16平方公里。掌根是几条冲的溪水汇合处,地名叫三岔河。过去,山里的毛竹、木材,靠两个肩膀运到这里扎成排,趁着涨水之时顺水放到郎溪出售。即使这样也只能将一小部分竹木变钱,而大部分都老死在山上或作柴烧。
恰在这一年,县山区公路建设办公室兴建杨滩到白马的山区公路。王学江同志得知这个消息,利用“革命老区”这块招牌,直接找到县领导,请求把公路从白马延伸到五合。领导答应了五合的请求,但只能解决白马到三岔河经过的桥梁由县里拨款,土建工程由五合自己完成。山区修路,全靠炸药,开始修路时筹集资金买的炸药很快用完。修路用工,受益队和非受益队矛盾也难以解决。眼看资金和劳力如不及时解决,修路这项工程就有可能半途而废。有了矛盾,请全体党员来讨论解决。经过多次反复讨论,一致认为,要解决修路问题,必须进行统一核算,这样才能集中有限的财力去办大事。支部统一了思想,党员分头去做各队社员的思想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细致地思想工作,干部群众基本上统一了认识。从1967年元月1日起,11个核算单位合并成大队统一核算,并且选举了领导班子:书记王学江,主任余明江。
虽然大多数人统一了思想,但也有少数造反派召开批斗会,想夺大队的权,要王学江带着“当权派的高帽”站在台上,接受批斗。王学江同志心底无私天地宽,为了五合山区的发展他坦然相对,对提的正确意见,他表示接受,不实之词他立即反驳:“拿出证据来!”批斗结束,他不忘布置当前生产,并语重心长的说:造反造不出大米来,搞好生产才是正路。这对稳定局势起了关键的作用。为了稳定人心,支部决定,将全大队成年人分期分批集中办学习班,三天一期。毛主席指示:“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最高指示,谁敢不听?学习班上主要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以及大寨精神。经过学习,这股“造反”之风未刮起来。整个文革期间,五合没有发生“打砸抢”事件,也没有发生任何社会混乱。社会安定了,从此一个改变家乡面貌的建设热潮在五合党支部的带领下,轰轰烈烈地展开。
修路。杨滩至三岔河的公路已通,但是,三岔河到各生产队的路,依然是羊肠小道,翻山越岭。于是,王学江和余明江号召支委带头出资出工,动员全大队社员自力更生掀起了修路的热潮。1967年10月,三岔河至吴村毛路通车;又经过三年的努力,全五合四条冲都通了汽车。共修筑汽车路近20公里,架设桥梁12道,用去炸药两吨多,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木材、毛竹再也不用肩挑背扛到三岔河了,货车直接开到各生产队拉货。经济收入显著增长。
建设茶厂。五合的茶叶,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其香味堪与龙井和黄山毛峰媲美。原先制茶完全是人工,劳动强度极大,制约了茶叶的发展。1967年前,全大队茶叶产量不足400担(屯绿),1967年提出大力发展茶叶,所以产量逐年增加,支部和革委(队委)提出建一个机械化茶厂。开始派员四处参观学习,有的地方以水为动力,但五合这里水资源不稳定,经过一番考察,大家一致意见建设以电为动力的茶厂。
目标确定以后,支部分工分头去办,有的抓土建,有的抓茶机采购,最难的是电,王学江同志亲自抓。恰在这时,江苏省国防工办在杨滩建设“小三线”,王学江同志利用自身曾参加地下党的光荣历史身份,四处奔波,感动了不少领导。山里人不懂电,更谈不上办电,架电线,王学江同志不耻下问,专门步行到烽火厂找孙厂长求教,他对王书记很支持,他说:你如果想办电,首先必须得到江苏国防工办的同意,那我们支持你就名正言顺了。
1970年的冬天,江苏省国防工办将在本县柏垫公社月克冲的利民厂召开加快小三线厂建设会议,省工办的何主任亲自到场主持会议。孙厂长立马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王学江,王学江与余明江二位大队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特地赶到利民厂。何主任晚上五点才到,召开会议直到下半夜两点结束。会后孙厂长向何主任汇报:“还有一位革命老区的支部书记在等你。”何主任一听,来访的是一位曾参加地下党的老同志,立即答应接见。当听完是为了改变老区面貌,请求支援时,他被这位老区支部书记的至诚话语所感动,立即答应并指示烽火厂在建设自身的同时帮助五合解决一些困难。
在那计划经济时代,从江苏镇江购得高压水泥电线杆60多根,在本省巢湖地区水电局购得25毫米平方钢芯铝绞线二吨,烽火厂为我们购得50KV变压器一台,县水电局派人来帮助测量,港口电厂派师傅来帮助架线安装。从1969年提出计划到1972年春茶开采前的四月上旬安装结束。共计两年时间,架设高压电4.5公里,建起三幢剧齿形厂房,安装2台杀青机,6台揉捻机,1台烘干机,4台炒坯机,四台炒干机,配套电机共约50千瓦。通电那天,全大队能走得动的社员都来到茶厂观看。当王学江同志激动地宣布“通电”!这一霎那,1000多平方米的茶厂内灯火通明,社员欢声雷动。试机开始,一台台茶机随着电闸一合,立即转动起来,人们兴奋不已。五合大队是全县最早用电的大队之一。
科学种田。毛主席提出“以粮为纲”,五合是个山区,446亩水田。这里光照短冷浸田多,为摸索山区增产门路,大队成立了农科队,以四五名爱探索的社员为骨干,进行学习和实验,在县农科所几位老师的指导下,终于试种双季稻成功,部分田还做到“油、稻、稻”一年三熟。“农科队”在全县大队一级是绝无仅有的。到198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已达45万多斤,比1966年翻了一番半。同时在4个水田稍多的生产队,还开展了平整土地,将小田改造成条状大块田,有利于耕作和使用拖拉机。五合,虽然田少,那时却搞得有声有色。
发展队办企业。
有了电好办事。五合先后建了一座年产1000多担的表芯纸厂,还兴建了萤光灯厂、车木厂、竹刷、斗笠厂、轧米厂,创办了林场、供销经理部、机械维修部、运输队(当年五合已经购买了江苏南京产的跃进牌货车1部和6部手扶拖拉机)、大队粮库等等,为了改善丰富山区人民的生活,还在各个生产队兴办了养猪场。
兴办文化教育。解放以后曾在吴村办了一所初级小学,因生活艰难,留不住教师,所以,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就停办了,全大队没有一所学校,家庭条件好的把子女送到白马和杨滩学校念书,但是,大多数适龄儿童辍学在家。1960年代初期,师范毕业的王学甫同志(张思齐内弟)为了开辟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带着残疾的身体,到吴村任教,启动吴村小学。后来,因生活不便,他又把妻子,从宁国县针织厂会计岗位上辞职到五合助教。在他的建议下,五合党支部在制定山水田林路规划的同时,把兴办教育列入规划,后来统称为“六治”规划。根据规划,到1979年先后新建了三所小学新校舍和一所初级中学,未向国家要一分钱,小学入学率98%以上,1980年队办初级中学的中考升学率在全县名列第二。在公社医院的支持下兴办了有十张床位的合作医疗站。建设了全大队广播网和广播站,还自办了“新五合”广播节目,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广播。在县邮电局和公社邮电所的支持下接通了通往公社和县里的电话线,在大队部设立了总机交换台,直通每个生产队。为了丰富社员的业余文化生活,6个生产队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在建党节、国庆节、春节汇演。当年在五合山区农民还排演了皖南花鼓戏版的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
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67年大队核算第一年总收入就达到17万多元,比1966年增加3万多元,到1982年总收入已达55万多元,整劳力年收入平均400多元,与当时乡直企业职工收入相当,已经接近国家干部24和25级的工资水平。年轻人婚嫁的“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已经普及,在大队办企业就职的小伙、美女都骑自行车带手表上班,开始“洋货”起来。
五合党支部在两任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核心堡垒。那期间尚有十几名解放前参加游击队武工队地下工作者入党的老同志,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极强,党支部一旦形成决议,他们都坚决带头去执行。严格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按党章规定“三会一课”,按时交纳党费等,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般半年进行一次。会上有时火药味很浓,但从不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严格执行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组织原则。两委会好的民主气氛。两委经常合并召开会议,每次会上先是书记、主任提出主要议题,再请所有入会同志提出议题,各抒己见,争论是必须的,一切摆到桌面上讲,一旦形成决议,都必须执行,没通过的议题,可以保留到下一次再议。
(作者系广德税务局退休干部、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广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