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福如
微信版第1437期
本文原载《宣城历史文化研究》2023年第4期
北村祭社,是该村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乡村民俗活动,以祭祀社公社母为主题,以由村中40岁男丁及其家庭轮值和贡、抬社猪、发社包为鲜明特点。每年举办一次。每到年关,村中男女老少都充满期待,十里八村的民众也常常赶来观看。
祭社这一民俗,原本并不是北村独有,在我国汉人居住的广大地区都很流行,“文革”之后各处停办。绩溪伏岭镇北村的祭社活动,在“文革”后约停办二十年,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程光宪等村中长者的回忆、整理和组织下恢复,使这一乡风民俗得以完整传承。村中年届40的男丁家庭,都得提前一年养一只社猪(全黑毛、无病的猪),于大年三十那天宰杀后,留下褪毛的全猪,还得给猪戴宫花,插帽翅,系围脖,嘴含金黄大明珠,身披大红绸,留鬃毛,结尾辫,然后绑在专门定做的架上。轮值的人家还得提前做好硕大社包(一斤面粉3只的圆馒头)。
大年初一早上,唢呐声声,敲锣打鼓,焚香鸣炮,由40岁男丁抬着社猪,其他宗亲排着队伍跟在后面,浩浩荡荡送往程氏宗祠。其中年龄最长者(40岁男丁中出生月份最大)为主祭,他家的社猪摆在祠堂最中间,其他人的社猪依年龄长幼分摆其左右,猪头对着神位。神位前案桌上摆满各色用琼碗盛着的贡品。摆放停当后,又排着队伍,唢呐开道,敲锣打鼓去请由上一届祭社时年纪最长的那家保管的社稷明公(社公)和大母夫人(社母)容像,悬挂在祠堂寝室正中。然后由年龄最长者带领着宣读祭文,叩头祭拜。最后发放事先准备好的社包,程氏家族中20岁以上者每人可领到1只。
2010年,该活动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闻名省内外。每到年关,不少外地人背着长枪短炮,早早来到村里等候,希望不要错过民俗活动的每个精彩细节。结束后,这些外地游客总是不忘在网上发表他们的所见所闻,无形中成了北村祭社活动的推介人。
然而,除了北村老人,本地年轻人和外地人鲜有知晓,如今该活动已在两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做法:
第一个是活动时间的改变。如今的北村祭社活动,都是在大年三十就开始着手准备工作,整个活动主要在大年初一那天完成,让人以为祭社活动就是过大年的一个组成部分。这让人感觉有点怪怪的——乡里有句古话,叫做“赶忙三十日”,就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都在忙着过年的事;又有一句古话“清闲初一朝”,就是说人们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大年初一这一天无论如何也得好好休息休息。一般来说,大型活动绝无可能安排在这个时间举办。绩溪境内的其他活动,如花朝会、跳五猖、祭太尉等,都在正月十五至二十五之间举办。
为解开这个疑惑,我抽空去北村采访了几位程姓老人。一打听,果然在初一举办祭社活动,是有缘由的。其实,北村祭社活动与他乡一样,原本都在“社日”进行。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土地是民众生存的最重要资源,是命根子。所谓“社日”,是中国民间对土地神的一个公祭日,社有春、秋两社。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而祭社活动都是每年春社日举行,大约总在春分前后,民间有“春分不离社”的说法。
北村祭社在“文革”期间中断了二十年,改革开放之后恢复时将祭社的日子改在了春节,可能是因为这个时间村民更集中。因为改革开放后,大量劳力外出务工,如果让他们在春分前后请假回家举办活动,会增加举办难度,而在春节期间举办,可操作性更强一些。
第二是活动地址的改变。当下北村祭社都是在程氏宗祠内举办,由40岁男丁将社猪抬进程氏宗祠,然后去上一届40男丁家请容像(社公社母像)挂于祖宗牌位前。——社公社母是土地神,是全中华汉人心目中的重要神灵,又不是程氏祖宗,活动怎么会在那里举办呢?其容像又怎么挂在祖宗牌位前呢?仔细了解,才知原本活动是在社庙前举办的,所谓“社庙”,就是祭祀社公社母的庙宇。只因“文革”期间社庙被毁,只好将社公社母像请进祠堂祭祀了。
原来如此!这是智慧的北村程氏面对这一重要乡村民俗活动濒临灭绝的处境,因时因地制宜地改变时间地址,才得以创新性的传承。当下已成为绩溪县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也成为安徽省乡土文化的经典之一。北村程氏一族功莫大焉。
(作者系绩溪县血防站退休干部,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