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宣城舞蹈史话(上)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1-19 10:06

陆 娟

微信版第1461期

【摘要】宣城是安徽的一个地级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深受江南吴楚文化、徽文化的影响,并结合当地文化形成了具有独具一格的宣文化,即深富人文精神,诗词歌赋优胜等,因此宣城曾被赞誉为”上江人文之盛首”。在舞蹈方面,亦有其区别于皖北的独特江南区域特征,比如深受长江流域巫傩文化所形成的破寒酸、跳五猖等傩舞及独具特色的皖南花鼓戏歌舞艺术等,研究宣城的舞蹈发展历史是对安徽乐舞文化历史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宣城区域特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宣城;舞蹈;史话;

宣城,古称爰陵、宛陵等,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东南部区域,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最早出现的艺术,世界舞蹈史专家库尔特·萨克斯曾经说过“类人猿也跳环舞” ,因此,根据这个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我们猜想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宣城地区,早期人类在进行狩猎、部落战争、采集食物等活动时,必然少不了相应的肢体动作,并进而产生原始时期的舞蹈,但由于资料的匮乏,我们只能从有可以依据的历史开始研究分析宣城地区的舞蹈发展情况。

一.夏商时期的军旅及礼仪舞蹈

根据史料记载,商代有一种叫做“振旅”的军旅舞蹈。《周礼·大司马》对‘振旅’作了如下描述: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镯。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散之节。遂以嵬田,有可表貉,誓民,鼓。遂围禁,火弊,献禽以祭社。”文中的鼓、铎、镯、铙就是指挥坐作、进退、疾徐、疏数等舞蹈节奏、阵型的乐器,其中铜铙(见图1)是一种重要的伴奏乐器。在茅慧女士的《夏商周舞蹈》中说到:“周代大司马在中春、中夏、中秋、中冬皆有职事,以春天的‘振旅’最为具有表演性、舞蹈性。”  可见,“振旅”,原本是商周时期用于田猎、拓荒、军训、娱乐、祭祀等的大型活动,因其经过排练,有“进退疏散之节”,具备了一定的舞蹈性和观赏性,《诗经》中有“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的描写,就是表现了军队和着威武的鼓声进退有节的样子。近年来,在安徽境内包括宣城在内的池州、潜山、寿县城等多个地区都有出土铜铙,该类乐器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些区域可能会有“振旅”舞蹈的流传。

图1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养贤乡石山村出土的商代后期“铙”(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

除了“铙”以外,在宣城地区还发现有西周时期的乐器“甬钟”(见图2),这种甬钟,在周代时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周人祭祀时必不可少的礼器以及歌舞演奏时的乐器。“从考古发现看,西周的甬钟在使用时有着严格的规定,它是墓主人生前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西周青铜器组合中,凡有甬钟出土者均为高级组合,往往是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俱全,这种组合是中级或高级以上的贵族才能使用的。” 因此,可以判断,西周时期的宣城区域内,极有可能存在祭祀歌舞活动。

图2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正兴村出土礼乐器“甬钟”(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

二.汉代时的属舞

汉代时,有关宣城区域舞蹈的是一个有关“属舞”的历史典故。“属舞”是汉代起至魏晋时期中原地区都流行的一种礼节性舞蹈,常用于文人宴饮聚会中,一般由主人先舞(可能也是一种转的动作),以舞相属于客人,之后,客人起身舞动旋转回礼,假如被属之人不肯跳舞,或不肯旋转,则被视为失礼不敬。在《三国志·魏书·陶谦传》中引《吴书》记载:

郡守张磐,同郡先辈,与谦父友,意殊亲之,而谦耻为之屈。与众还城,因以公事进见,坐罢,磐常私还入,与谦饮宴,或拒不为留。常以舞属谦,谦不为起,固强之;及舞,又不转。磐曰:“不当转邪?”曰:“不可转,转则胜人。”由是不乐,卒以构隙。

张磐和陶谦都是扬州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人,而张磐后来在庐江(治在皖城,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做了太守,同郡陶谦为庐江郡舒县的县令,张磐既是陶谦的先辈,又与陶谦的父亲是朋友,所以常常会有意亲近陶谦,并常常邀他一起吃饭。但不知为何,陶谦却不以为然,并常常以身为张磐下属而感到耻辱,所以常常拒绝张磐的邀请。有一次陶谦和同事一起因公事进见张磐,公事处理完后,张磐留陶谦一起吃饭,陶谦推辞不了便留了下来,张磐又邀请陶谦一起跳舞,陶谦也不肯,张磐只好把陶谦强拉起来跳,但是跳着跳着该陶谦转圈的时候,他又不肯配合转圈。张磐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转呢?”陶谦回答:“转不得,我若一转就不会再屈居于你之下了”,古人把升官视作“日转千阶”。陶谦借机对张磐进行了嘲讽,所以惹得张磐非常不悦,两人关系便越来越差,直到后来,陶谦不得不弃官出走。

由此可见,“属舞”是汉代宴饮时常常会跳的社交性礼仪舞蹈,如果不能应对得当,便会破坏人际关系。《宋书》作者沈约说:

魏晋以来,尤重以舞相属……近世以来,此风绝矣。

说明“属舞”在汉魏时期非常盛行,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便不再多见。陶谦和张磐的故事发生地虽然不是今日的宣城地区,但作为当时的省会城市,应当会有属舞的流传。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戏歌舞及其他

百戏,又被称为“角抵戏”、“大角抵”、“角抵奇戏”等,是融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正因为其内容丰富,所以秦汉时被称为“百戏”,至南北朝后又称“散乐”,唐纳于清商乐,属立部伎。“角抵”最初是一种摔跤类的竞技运动,据《乐书》载:

角抵戏本六国时所造,秦因而广之,汉兴虽罢,至武帝复采用之。

在后来的发展中,百戏除了角抵之外,还包括了寻橦、戴杆、走索、舞剑、弄丸、吞刀、吐火、扛鼎、冲狭(钻刀圈)、燕濯(象蜻蜓点水一样从水面掠过)、倒立、叠案倒立、马术等,还有乐队、歌唱、鼓舞、拟鸟兽舞(鱼龙曼衍)、盘鼓舞、巾舞、袖舞、侏儒、俳优配搭或穿插演出。而且,据《中国舞蹈发展史》中所记载,百戏中还有《总会仙倡》和《东海黄公》这种既有人物,又有情节的节目。

《宋书·乐志》载:

魏晋讫江左,犹有《夏育扛鼎》《巨象行乳》《神龟抃舞》《背负灵岳》《桂树白雪》《画地成川》之乐焉。

由此可知,《夏育扛鼎》《巨象行乳》《神龟抃舞》《背负灵岳》《桂树白雪》《画地成川》,是魏晋时期江左一带百戏表演中的主要节目。江左,即长江以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次成为一级政府驻地的宣城地区也在其范围之内。因此也留下了百戏流传的痕迹。在宣城县和青阳县曾先后出土了三只青釉堆塑罐,上面都有西晋时期的乐舞表演塑像,其中宣城县向阳凤凰山河北窑厂出土的两只西晋时期堆塑瓶(见图3),两面有人物表演百戏,有吹排箫的、吹笛的、抚琴的、拍板的、击鼓的,以及倒立、弄丸、舞袖和腾飞等杂技和舞蹈表演等百戏内容。在青阳县庙前镇出土的西晋时期陶罐(见图4),有抚琴者、吹箫者、喊歌者、舞蹈者,还有以手拍节助兴者,形象生动,情绪热烈。

图3  宣城县向阳凤凰山河北窑厂出土的两只西晋时期堆塑瓶(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除此之外,在宣城的近邻马鞍山出土的东吴大将朱然墓中,出土了一幅描绘宫廷生活的《宫闱宴乐图》漆案(见图60),它长82厘米,宽56.6厘米,画面中有肆意享乐的贵族、忙碌的宫女侍郎以及一群表演百戏的艺人,生动地描绘了汉魏时期贵族生活的庞大场面。在贵族们宴饮的时候,一群艺人正在表演“百戏”,在表演百戏的人中,有耍剑、弄丸、转车轮、鳖(可能就是神龟抃舞)、击建鼓舞、倒立、寻橦(顶杆)、舞蹈以及模仿猴戏等。说明了百戏乐舞在江左一带的繁盛。

图4 青阳县庙前镇出土的西晋时期陶罐图(现藏于青阳县文物管理所)

图5  马鞍山朱然墓中的漆画《宫闱宴乐图》(现藏于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

除了百戏之外,宣城地区还“俗以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类似摔跤比赛,各科强弱相敌,事类讲武如斗力之戏。” 说明宣城地区的“角抵”类活动,仍然兴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宣城境内的敬亭山歌舞。在宣城市区北郊,有一座山名为敬亭山,原名为昭亭山,后来为避帝讳,在晋初时更名为敬亭山。后来,这座山因历代诗人们的诗歌而为世人知晓,比如李白(701-762年)的《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和《独坐敬亭山》,明代王思任(1575-1646年)《游敬亭山记》等,在南齐诗人谢朓(464-499年)的《赛敬亭山庙喜雨》和《祀敬亭山春雨》中有提到舞蹈的情形,在《赛敬亭山庙喜雨》中有:

排云接虬盖,蔽日下霓裳。会舞纷瑶席,安歌遶凤梁。

在《祀敬亭山春雨》中有:

歌风赞灵德,舞蹈起轻埃。高轩乍留吹,玄羽或徘徊。

表现了人们以美食和歌舞祭祀、娱乐敬亭山神的场景。

敬亭山歌舞始于何时无人知晓,但根据历代诗歌的描述,在山中的祭祀活动里,少不了歌舞吟唱一番。

四.隋唐踏歌及“险竿歌”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提到了唐代在泾县地区所盛行的踏歌舞蹈。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他曾经多次游历皖南地区,并在那里结交了一批的好友,留下了千古佳话。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李白游泾县,临行时好友泾县令及诗人汪伦前往相送,同时村中百姓亦来送行,她们在岸上载歌载舞表演《踏歌》,李白感动于好友以及乡民们的深情厚谊,所以以诗相赠,留作纪念,也让后人们了解了唐代《踏歌》在安徽的存在情况。至今,在宣城建有“踏歌岸阁”,见证了李汪的深情厚谊。

除了踏歌,隋唐时期在宣城还有盛行着杂技艺术。杂技在三国时期的庐江便有演出记录。晋、南北朝时期,从西域来的幻术、杂技等流传到长江流域。隋唐时期,由于专业性发展,舞蹈、杂技开始各自逐渐朝着专业方向发展,唐代杂技承袭汉代百戏杂技中的寻橦(爬竿)等技巧,进行惊险刺激的表演。唐代诗人顾况曾在《险杆歌》中描绘在宣城观看“险竿”表演的内容:

宛陵女儿擘飞手,长竿横空上下走。

已能轻险若平地,岂肯身为一家妇。

宛陵将士天下雄,一下定却长稍弓。

翻身挂影恣腾蹋,反绾头髻盘旋风。

盘旋风,撇飞鸟;惊猿绕,树枝褭。

头上打鼓不闻时,手蹉脚跌蜘蛛丝。

忽雷掣断流星尾,矐睒划破蚩尤旗。

根据诗中所描绘,杂技艺人在长杆上上下行走,如履平地,艺人中有反绾头髻的女性,也有天下雄的男性,他们“翻身挂影恣腾踏”,盘旋起来如风一般轻盈自由,比飞鸟还快,比猿猴还灵活。可见,当时艺人们的技艺是相当高超的。

另外在宁国和宣州出土过两件盛唐时期的铜镜,都是有关嫦娥的描绘,其中在宁国出土的《双鸾月宫纹葵花镜》(见图6)中,背面不仅有喜鹊展翅、龙风飞翔的造型,还有月亮、桂树、玉兔捣药,以及嫦娥起舞的画面,在这里嫦娥舞动手中的长袖,表达了人们对天宫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长袖舞,是对唐代丰富乐舞生活的反映。在宣州西南郊出土的《唐月宫纹镜》(见图7)中,画面就更清晰了,这块铜镜背面正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桂树,树的两侧,一边是玉兔握杵捣臼,下面还有一个跳跃中的象征吉祥和财富的蟾蜍,然后就是翩然起舞的嫦娥了,不同的是这个嫦娥不仅肩上的披巾随风飘动,脚上也有丝巾的飘飞,似她整个人都是离地在飘飞的状态,同时手中还拿有一个类似四个拨浪鼓的乐器,边鼓边舞,生动形象,应该是受到唐代敦煌乐舞伎乐飞天的造型影响,反映了唐代不同乐舞间的交流

图6  宁国出土的《双鸾月宫纹葵花镜》(现藏于宁国市图博馆)

图7 宣州西南郊出土的《唐月宫纹镜》(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

五.元朝时的莲花伎乐鎏金高足银杯

元代时安徽的歌舞鲜少资料,但宁国出土了两件相关器具,一个是元代“莲花伎乐鎏金高足银杯”(见图8),上面有两人表演舞蹈,三人伴奏的乐人形象,还有一个“八仙祝寿鎏金银托盘”(见图9)的元代银质生活用具。其直径17厘米,高0.5厘米。八瓣葵形,平底无足。盘内以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了众神仙上天祝寿的神话故事。其中一仙翁盘膝坐卧,后立侍童,上悬莲灯,中置香炉,旁伴松梅,另有八位神仙,或奏乐,或起舞,或围坐,神态各异。此盘制作工艺繁复,构图紧密和谐,造型独特新颖,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是一件元代时期的精品银器。也反映了元代时人物的舞蹈形象。

图8  宁国出土元代莲形乐伎鎏金银杯图(现藏于宁国市文物管理所)

图9  宁国出土元代八仙祝寿鎏金银托盘(现藏于宁国市图博馆)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教研室讲师)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