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宛溪河记忆:看水
来源:《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 作者: 发表时间:02-08 11:23

王景福

微信版第1472期

宛溪河是水阳江支流,在宣城城东,俗称东门大河。河上古代有两座桥,一曰济川,一曰凤凰,李白诗 “双桥落彩虹”即指此。济川桥在阳德城门外,至今屹立,凤凰桥却早被洪水冲垮了。宛溪是宣城人生活须臾不可离的河流。早先是没有自来水的,喝水用水全靠一担一担从东门大河挑回家,当年三十六行中有一个行当就是卖水的,看你家离东门大河多远计价,通常是一分钱一担。河里水挑来倒入水缸,须搁点明矾,让水在缸里澄清才能饮用,特别是涨水季节更是如此。在我的印象中宣城洪水频繁,只要连降暴雨一二天,河水就会急骤上涨,冲堤漫岸,人或为鱼鳖。明嘉靖《宁国府志》中记载了南宋宣州知州张果在洪水来临时手抱“万民册”投入水中拯救百姓的故事。说是绍兴年间宣州即将发大水,淹没城郭。夜梦神人说:“我,陵阳山上神也,明日午有大水漂没城郭,公可去横涧,若遇老人,宜丐免之。”次日,公抱州籍至涧,果见一老人横笛乘牛而来,水亦暴涨。老人指点张果,抱万民册入水,可保城池安然无恙。张果为了保住城池,毅然抱册跳入宛溪河中,顿时水落数尺。张果随着洪水向下游沉浮而去,在今庙埠处,所戴官帽露出水面,里人将那里命名为“帽埠”;在今海棠湾处鞋子漂出水面,那里又叫鞋淌湾;在今硖石处遗骸夹在石缝里,里人将那里命名为“夹尸”;飘流到现在的新河庄被人们打捞上来,尸硷入棺,里人又称那里叫新裹装。后人嫌这些地名不雅,遂用谐音替代,称为庙埠、海棠湾、硖石,新河庄。府志记载说,“未几,册载一靴浮至城北铁冶里而止。郡人因求公尸,具衣衾葬焉。”与民间传说有点不一样。这则故事在宣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因为洪水带给宣城人的回忆太多。从1949年到2000年,大的洪水就兴起过十五六次,每次都少不了溃破圩口,淹没庄稼和村庄。洪水,是宣城人心中永远的痛!童年时代的我,少不更事,体会不到洪水带来的灾难,反觉得是一桩好玩的事,因为只要涨水,我们就有机会随着大人们去看水。城里人看水大多都是在济川桥附近,济川桥分水尖上立着几尊铁牛,当时铸造放上去是为着镇水妖用的,也是人们观察水位的标尺,通常,水在铁牛脚下没多大事,一旦漫到它的肚子,住在河边的人家就忙着要搬家了。水渐渐涨上来,越过河坎,走上了东门大街。这时候,我们这班孩童们异常兴奋,赤着脚,在水里奔跑嬉闹,偶尔有几个在水中滑倒,成了水猴子泥猴子,会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如果想知道城外水涨到何种地步,那就得去宝塔山远眺。宝塔山是紧挨景德寺宝塔边的一座山包,比平地高出几十米,小山上有一个木架,上面悬着一口大铁钟,那是城里失火用来报火警的。我们攀上小山,抢占木架,登得高高的,可以看见城外。只见城外一片白茫茫的水,一座座村庄浮在水面,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平静得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即便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童也感觉到事态的严重——发大水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只要是发大水,县委、县政府就忙着救灾,先是把泡在水里的灾民转移到城里来,等水退后,又忙着帮助他们生产自救。1949年7月中旬,宣城刚刚解放才3个月,发生了洪灾,河水猛涨,全县溃破大小圩口86个。新生的红色政权宣城县政府全力组织各方力量投入救灾工作。那时候政府财力薄弱,就去发动城里的商家捐款捐物,救济灾民。1954年是宣城历史上发生洪灾最严重的一年,6至7月份,梅雨季节,连降几天暴雨,山洪暴发,一泻千里。这场洪灾致使宣城县除最大的金宝圩被抢救保住外,其余的大小圩口全部溃破。水灾发生后,县政府迅速将被围困在洪水中的灾民用一只只小船转移到城里,将学校教室、堆放物资的仓库、天主教堂等等一切可以安顿灾民的场所腾空,让灾民暂时居住,同时,还倡导有条件的灾民投亲靠友,各自寻找暂时栖身之地。我的三姑妈住在小东门外的一个村庄,就是现在柏庄小区张果墓那地方。我放寒暑假常去三姑妈家玩,他们那里每家每户都把房屋建在一座座高土墩上,那些土墩离平地约三四米高,修成一级一级台阶上去。他们那里建造房屋第一件事是挑土墩,费时费工,我当时很不解,表哥告诉我,这是预防大水用的。果然发大水了,三姑妈一家人被困在家里出不来,父亲租了一条小船准备去接他们来我家,在我一再央求下,父亲带我一道乘上小船,慢慢地驶向姑妈的村庄。

我们是从东门大河边上的船,一路上只见零零散散的房屋浸泡在水里,有的屋顶上还坐着人,甚至还有人攀坐在大树上,我看了非常害怕,担心他们随时都有被水冲走的可能。船驶近三姑妈居住的村庄,我熟悉的土墩不见了,只有土墩上的房屋半截被浸泡在水中,就像汪洋中的一条破船。三姑妈家的茅草屋门大开着,小船靠近门口一看,屋里把桌子板凳和一些家俱捆放在一起,搭的像是一座戏台,略略高出水面,一家人就窝在那台上。见我和父亲来接他们,三姑妈一把抱住我激动地哭了。父亲让他们带上换洗衣服,依次登上小船,把他们接到我家住下,一直到水退了才让他们返回家里。

看水是我儿时到青少年时记忆比较深的事,它既让我兴奋,也让我知道水患给宣城人带来的磨难。正因为水阳江、宛溪河水患频繁,宣城百姓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不断实施了一些根治措施,比如,在城东那一片建起了城东联圩,但是,也只能防御一些小的水灾,遇到大一点的洪水还是无济于事。

1975年,宣城县委制定出华阳河整治规划,力图从上游阻隔来水。硬是从全县抽调民工120万人次,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这一工程。华阳河的工程设计在当时“农业学大寨”的特定环境下,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其后不断造成堤毁水泄,淹没农田,也给下游防洪带来压力,成了多少年来人们议论纷纷的失败工程。

真正让宣城人中止看水的,是港口湾水库的修筑。宣城乃至邻县郎溪每每洪灾,大体都是上游宁国县西津河汇聚来的山洪。为了彻底根治水阳江水患,宣城地委、行署经水利专家们认真勘察规划,决定在西津河中游修筑拦水大坝,控制住上游的来水,并利用蓄水发电,造福于民。工程经国家计委批准,1998年6月正式动工,2001年下闸蓄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20平方公里,可有效灌溉农田55万亩。水库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泄洪洞、电引水隧道、发电厂、升圧变电站及副坦组成,它的建成提高了宣州区、宁国市等重要城镇和皖赣铁路及318、205国道的防洪标准。

港口湾水库建成确实给下游宣城带来了福祉,水库因为拦住了上游的水,该蓄时蓄,该放时放,调节自如,自2001年后,宣城一带很少发大水了。原先城东一带因为地势低洼,容易被洪水袭击,人们不敢在那里建厂办企业,不敢在那里盖住宅楼。这几年那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各类市场企业林立,新汽车站、高铁站耸立,公园星罗棋布散落其间,显示出一派都市的景象。这一切将我们的母亲河宛溪映衬得更加优美、典雅!

(作者系《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主编)

【责任编辑:zhanglingyan】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