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华
微信版1082期
石栏溪,又名下洋溪。发源于青罗山,经岭下、汪村、眠犬形,北流至白地,汇南北诸支流后,西北经下洋在上兰塘与玉水汇合。玉水古名玉水溪,系专指支流下洋河而言,如今成了玉水总称了。
书 声
在旌德,没有哪一条河比石栏溪听过更多的琅琅书声。
清乾隆年间,洋川有个叫谭子文(1733—1813)的商人,从小家境清苦,弃学经商于六安双河集。五十岁以后,家业渐丰。这时候的谭子文,决定干一件积大德大善之事。他拿出一半的家产,白银二万多两,从1794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创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毓文书院。
书院随着洋山山势高低曲折筑有亭、馆、廊、庑。房舍除正屋楼上楼下37间外,左右两侧前后共三层,每侧各有廊舍30间。正屋右首花园内,还有“生云阁”“文渊所”“适野别境”楼上楼下39间。全院共计136间,分别编成108字号。另外,未编号的还有“文星楼”三层、“适意亭”一座、宝塔一尊。房舍之间有甬道、游廊,云衢外有栏杆、旗杆、石鼓、方池、井塘、苑墙、照壁等。各厅堂均置桌、椅、凳,房舍内还置有床铺及各色家具。师生生活所需,无不兼备。正层楼上为“月午楼”,为读书之所,后改为收藏书版之处,曾藏经史子集60种,4213卷;其中史部26种,3355卷,以供学生攻读。楼下“亦乐堂”为讲坛,坛之栋间建小阁以供紫阳文公。
徽州是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号称“紫阳阙里”。朱熹曾到旌德讲学,风流余韵,影响颇大,故书院供奉紫阳文公神主。至于书院办学之初,以宋明理学为宗旨就顺理成章了。以后书院为培养人才,摈弃门户之见,所聘山长重在学识,不局限于学派,凡能善于育人成才者皆可聘用。如此一来,书院的教学方针,也就因所聘山长教学思想的不同而不同。
史学家洪亮吉主讲时,倡导经史训诂;夏炘、赵良[雨/澍]、包世臣等名流主讲时,以朴学为主而为世所称。正因为书院的创办人不拘学派,不干预教学思想,所以江南各学派名流纷纷慕名而来,各尽所长,培育人才。江南四府一州(宁国、徽州、池州、太平府和广德州)的读书人纷纷前来书院学习。谭子文节衣缩食积攒资金,用于奖励优秀师生。仅据嘉庆九年(1804)以前的8年记载,取得功名的就有76人。
谭子文自己也酷爱读书,每日两次到书院听学生读书声以为乐。
今天想象一下这样的镜头,都是一种奢侈。
山长洪亮吉在《毓文书院碑记》中说,当时县内富商大户财产十倍、数十倍于谭子文的不下20家,数倍于他或与他相等的不可胜数,然疏财办学者仅谭氏一人。清政府因此授予他四品知府衔以示褒奖。
抗日战争前夕,安徽省图书馆吴景贤先生在撰写《安徽书院志》《安徽图书馆沿革考》时,披览了全省宋、元、明、清269所书院的有关记载后,将毓文书院与同时代各书院进行比较,赞誉毓文书院是:乾嘉时代安徽讲求汉学书院之翘楚。非特可补紫阳书院之不足,实亦堪与当时杭州之“诂经精舍”、广州之“学海堂”鼎立媲美。
毓文书院的最后下落是令人心寒的6个字:“同治五年(1866)水圮”(《安徽通志馆·教育考稿·旌德县书院》)。算起来,毓文书院的历史前后只有70年。
渐行渐远的毓文书院,至今还在历史深处飘荡出隐隐约约的读书声。
茶 香
石栏溪依然富有生机。近年,洋川人卢小国种出一片闻名远近的白茶——寒山七根。
知道“寒山七根”名字是2015年,旌德县城梓山广场高悬一块广告牌,云雾缭绕的茶山作底赫然“寒山七根”四个大字。不过,“百亩茶园,万棵兰草”8个小字,让我猜想是茶叶。
同是这一年,旌德通高铁,客运站候车室巨幅广告仍然是云山雾绕的茶山照片,同样是“寒山七根”四个字。同样的广告牌,还有一块出现在旌德县城通往蔡家桥公路右手边一个山坡上。
见过“寒山七根”广告的人,都会在脑子里过一下,“寒山七根”是什么?
当了解到“寒山七根”是白茶名时,许多人都会说这名有文化。
了解“寒山七根”主人卢小国性格后,觉得这人也算是茶中的“奇人”“怪人”。
“寒山七根”茶山与黄山一脉相承,山高路陡。从山脚到茶山,是一条碎石机耕路,弯道不少,坡度不小。外人要想上茶山,要么走路,要么坐卢小国的柴油皮卡车,那是他茶园干活的专车。走路得走半个多小时。绿色葱茏的山道上,或野草莓或蒲公英或野蕨菜,会逗得人童心勃发。坐皮卡车上下,快是快点,但难免有颠簸之累。认识他五年了,不管有没有钱,也不管给不给项目资金,卢小国就认准了目前的碎石道,死活不改水泥路。
云雾缭绕的寒山七根茶园(江建兴摄)
“寒山七根”茶山,在旌德是我见过的最陡的茶山,坡度大概有六七十度,海拔800米。一条山谷,两面山坡全是茶园。这片茶园,原是卢小国经营的山场,杉木砍伐以后辟为茶园。茶山土质大都是风化的碎石,如《茶经》所言,宜于茶。相对的两面坡也就二百亩,茶苗从安吉引进,小苗数有百万余棵。为便于茶园管理,光是开机耕路,就花去二十多万元。
卢小国文凭不高,但认死理,种茶就想种品质最好的那种。首先想到的是茶叶的生长环境,尽管山上云雾缭绕,泉水叮咚,林木葱郁,茶园中间还有枫香、桂花、香榧。卢小国觉得还不理想,自己向来喜欢兰花,琢磨着在茶园多种些兰草。于是,请人挖加收购,茶园里外栽了上万棵。为防止夏日曝晒,还为兰草一一搭起小遮阳棚;为避免除草时伤害兰草,每棵兰草均系上红绳子等明显标志。小小兰花一项,卢小国就花了十来万,想想这样的痴茶人,实在是不多。
这还不算,卢小国的茶园不施化肥,不打除草剂,不打农药。肥料用菜籽饼,除草请村里人上山拔,一年三五次,少量的虫子用生物办法治理。这样一来,卢小国的茶棵明显比别人长得慢,茶叶瘦小,产量低。但卢小国是旌德白茶第一个拿到有机证书的。在他的茶山上,我不仅认识了白茶,还见到了黄茶,更见识了好茶叶要在怎样的环境中长成。可以说,“寒山七根”茶园,是我见过的最美的茶园。
“寒山七根”采摘大致在清明前一周,清明后十天,采一叶一芽。对于采茶工,卢小国不计斤两,按天计酬,下雨不采,确保采摘质量。有斑点的茶叶,焦尖的叶芽,一律不加工。卢小国的茶叶加工车间干净有序。茶叶晾摊在竹簾上,杀青用汽或用电,烘干用柴。第一年制茶,卢小国让当兵复员的儿子跟着师傅学。说:“大胆炒,炒得不好就倒掉,成品一定要讲质量。”哪一垄山采的鲜叶?哪天采的?谁采的?卢小国一一做记录。这样能准确知道每块地的茶品质量。开园第三年才制干茶120多公斤。虽然价格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算起来还要亏不少钱。新客户买茶,卢小国总是劝人家买一二两,喝喝看。好,再多买。显然,卢小国是有信心的。一路走来,市场证明卢小国种出了旌德最好的茶。
卢小国不仅细心管理茶山,对茶厂营造同样上心。很想把那片天地打造成一个制茶、品茶的好地方。卢小国的茶叶加工厂在通往黄山的国道边,又是旌歙古道的入口,交通方便,环境清幽。若是弄点民宿,肯定红火。提到这,卢小国同样倔,认为茶厂就是茶厂。边琢磨边建设四五年,大致成了徽派民居的样子。以后,又在松林间建成了一间颇具特色的品茶室。
不仅如此,卢小国还到处拜访种茶制茶名家,听专家教授品评,听大师建议。这样痴迷的人种茶,怎能不好?
要说石栏溪畔出奇人,二百多年前的谭子文,是绝无仅有;今天的茶农卢小国,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作者单位:旌德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