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鲜明 汪伟强
微信版第1528期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见证者。绩溪县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挖掘绩溪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对赓续红色血脉、谱写新时代美丽幸福绩溪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绩溪红色资源现状
全县范围内具有红色革命遗存总计21处。红色遗存在种类上以革命历史旧址为主,有15处,另外5处烈士墓和1处纪念设施。21处革命遗存在文物保护级别上较低,仅有1处属省保单位,5处属县保单位。目前,这些革命遗存保护不甚理想,保护状态一般。
旌绩边革命历史纪念馆
二、绩溪红色资源开发主要工作
一是实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昔日根据地·今日新农村”项目建设资金35万元,从2016年以来,分别在长安镇梧川村、板桥头乡考溪村、伏岭镇江南村、板桥头乡龙丛村、荆州乡下胡家村、伏岭镇大鄣村、上庄镇旺川村等7个村庄建成梧川旌绩边游击根据地革命纪念馆、九华农民协会纪念馆等红色纪念设施,修缮提升改造了炮竹坑战地医院、陈村战斗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投入100多万元,对“中国核司令”程开甲院士祖居“洛源堂”进行修缮一新,多方征集资料,完成程开甲生平事迹展陈,制作完成《大业光寰宇》事迹专题片。
二是编纂出版红色书籍。会同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纂出版《绩溪英烈》《难忘岁月》《九华风云》《绩溪红色故事汇》等红色书籍,坚持每年编辑2期《徽山烽火》会刊。积极向国家档案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申报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课题2项。三是大力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徽山烽火”微信公众号、“绩溪党史”抖音和县融媒体平台开设“绩溪红色记忆”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介宣传全县21处红色遗存遗址,传承红色基因,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四是严把意识形态关口。组织对全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展陈及解说词等进行审核把关;对许家朋烈士陵园、县委党校皖南革命斗争史馆等红色旧址图文展陈全部审核过筛,并督促相关乡镇、部门落实整改。
三、绩溪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
1.红色资源管理权责不一。全县红色资源丰富,但在管理上还存在权责不明、职责难分的现象。如革命烈士墓属退役军人部门管理,革命文物则由县文物管理所负责实施保护,而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则是县文旅局、县委党校、县委党史地方志室等协同负责,部门单位之间缺少必要联系,往往是各行其道,没有形成合力,红色文化资源的管理与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红色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绩溪县地处皖南山区,每逢汛期,山洪、泥石流频发,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导致部分红色遗存被冲毁或掩埋。如伏岭镇南天凹红军战壕遗址就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存,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目前战壕遗址仅存部分浅浅沟痕。我县是欠发达的山区小县,受资金等因素制约,少数地处偏远地区的遗存遗址出现倒塌损毁情况,亟待抢救性保护。
3.红色资源开发力度不够。目前全县红色资源的开发还处在比较滞后的状态,没有把红色资源真正融入文旅大开发之中。现阶段,仅仅是依靠上级拨款,实施了部分的红色项目,但绩溪属于革命老区,遗址众多,红色资源的开发,还需进一步加大。
四、对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1.加大红色资源宣传力度。整合宣传、文旅、党史等部门,通过网站、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绩溪红色资源,并在相关景区内设立提示标语简介解读遗存基本情况,增强红色遗存保护的全民意识;采取瞻仰、凭吊、缅怀红色遗存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2.完善红色资源保护机制。一是要根据《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建立健全管理保护机制,负责全县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具体工作。二是配备专门力量。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要配备专业人员,分工负责红色文化遗存管理维护和解说解读等工作。三是通过见证口述、资料征集,多渠道做好红色文化遗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由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开发领导小组统一管理。
3.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一是将红色资源保护开发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县财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解决。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借助绩溪是革命老区的优势,利用周边景区开发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共同开发红色遗存。三是充分调动社会公益力量,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开发募集资金,谋划乡村振兴和红色资源的有机结合。
绩溪县打造原创合唱音乐史诗《红色之路》
4.合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红色资源的开发要合理,最大程度发挥红色资源的优势。红色革命遗存是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制文旅开发项目时,要将红色资源纳入,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整合各个地域内红色资源,将红色资源连点成线,形成一个整体,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现象,形成红色旅游大开发的新格局。
(作者穆鲜明系绩溪县委党史地方志室主任,汪伟强系绩溪县委党史地方志室党史股股长)